分享

《“讳疾忌医”者鉴》王礼民

 作家文坛 2022-05-13

         ——《扁鹊见蔡桓公》人物形象之分析

  《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喻老篇》,是战国时代重要思想家韩非子的一篇寓言故事。这则故事通篇不足200字,以极其简洁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前者医术高明,职业道德高尚,处事谨慎;后者固执,倨傲,刚愎自信。下面就将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简要分析。

  在这则故事中,蔡桓公是中心人物,他讳疾忌医,难免一死,是文章抨击的对象;扁鹊算是一个主要人物,姓秦,名越人。扁鹊本是人们传说中上古名医的名字,时人以此称之,可见其医术的高明和人们对他的尊敬。

  扁鹊与蔡桓公有四次相见。从文章内容看,扁鹊去见蔡桓公,决不是桓公请他去看病,也非他主动前去给桓公作什么体检,似乎是有什么事情要向桓公进谏。但他“立有间”,发现了桓侯“有疾在腠理”,作为医生,当然要指出并说明任其发展下去的危害。于是道:“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这是符合常规的,也表明了对君王的忠心。

  扁鹊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见人有病,就要劝其医治,就像作老师的见到什么地方有错别字就想指出来一样,也可称作是一种职业习惯吧。但除此之外,或许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那就是也好以此观察考验一下桓公是否有接受进谏的诚意。

  我们再来看看桓侯的反应:“寡人无疾”。初闻其声,冷冰冰四个字,一个固执、傲慢、武断的君王形象便跃然纸上。他不仅拒绝了扁鹊的善言规劝,还在扁鹊退出以后说什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真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别人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实在是令人气愤。如此君侯,又怎能接受臣民对国事的进谏治理好国家呢?然而,自古以来医生就是把治病救人当做自己天职的。于是,“居十日”,扁鹊再次去见桓公,指出“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尽管“桓公不应”,再居十日,他还是又一次去见,再次指出:“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这无异于给桓公下了最后通牒。

  两个“益”字,与前文的“恐”字起到照应作用,表明扁鹊判断的准确和桓侯病情发展的严重性。此时的扁鹊多么希望桓侯能正视自己的病情,赶快医治呢。可桓侯面对扁鹊的忠告和规劝所表现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文章分别用了“不应”、“不悦”,与扁鹊的善言相劝形成鲜明对比。他针对医生的诊断、规劝干脆听而不闻,不予理睬,一副不高兴的面孔,一言不发,冷若冰霜,简直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

  面对这样一个讳疾忌医,刚愎自信的人,按说扁鹊应当退而不见了。俗话不是说“再一再二不再三”吗?那么为什么还有第四次的相见呢?文章写道:“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我以为,这次的见面已经不同于前三次。前三次都是扁鹊到宫中主动地进见,而这一次相见恐怕不在宫中,也许就在出诊的途中或什么地方。他一望便看出桓公的病已入膏肓,不可救治,只好转头就跑。试想,扁鹊在第三次为桓公指出“君之病在肠胃”十天后,根据病情发展,他完全可以推出桓公已病入骨髓,无法救治,不可能再去主动进见。面对一个如此顽固不化的君侯,无论是对他的病情还是治国还能报什么希望呢?不跑而何?

  对扁鹊一反常态的表现,桓公并没有醒悟什么,而是好生奇怪,“故使人问之”。扁鹊答使者的话,讲述了桓公病情发展的全过程和对应的治疗办法以及桓侯讳疾忌医将带来的后果。“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这番诊断准确,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案多么让人信服。那么他为什么不在初见,二见,三见之时亲口对桓公讲明呢?大概有两个原因:一、初见,桓公则一口拒绝有病,扁鹊不好再说。二三次进见,扁鹊刚指出其病情,桓侯不仅不予理睬,还极不高兴,若说多了,是否会被加以罪名呢,扁鹊心中定有顾忌;二、扁鹊是否也有检验桓公是否是一个“明君”之意呢?很有可能。既然不是一个明君,说之何益?治之何益?之所以给使者说明,一则证明自己并非“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二则是否也有让桓公死个明白:讳疾忌医的后果是可悲的这层意思呢?我以为是可能的。但不知桓侯听了使者的回话有何感想,是否还在以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呢?大概是的。因为他并没有马上派人索扁鹊,而是在“居五日”体痛之时才这样做,然而,此时的扁鹊“已逃秦矣”。话说回来,扁鹊即使不出逃,对桓侯的病也已是乏力无术。用扁鹊的话说,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他只有一命呜呼了。

  《扁》文在刻画蔡桓公和扁鹊两个人物形象中,以语言描写为主,辅以神情描写,运用对比的方法使二人的形象十分传神。学习这篇短文,认真分析两人的性格特征对理解故事的寓意定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先秦散文中,韩非子的文章向以说理见长,尤其擅长运用比喻以增强说服力。《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范例。它虽是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即,身患疾病若讳疾忌医,小病就会酿成大病,以致病入膏肓,无法医治,丢掉性命;但更主要的却是在阐发一个哲理: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一味拒绝他人的批评帮助,任其发展,必将断送自己的前程;而一个国家,如果不能革除弊政,亡国之虞,不可不虑。俗话说,“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作者简介王礼民,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曾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爱好诗词杂文写作,喜欢书法摄影等。有各类体裁的文章及诗词在报刊发表,有些杂文并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