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坡子街•大家说】“坡子街”的审美意趣追求|常康

 冬可燃冰 2022-05-13


图片

任何一家媒体、刊物、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拥有自我独特的审美意趣标准。《泰州晚报》“坡子街”倡导“非虚构、接地气、抒真情”文艺风尚,使“坡子街文学”风生水起,影响越发深远。

“非虚构”主张“我手写我事”。“坡子街”作品大多记录亲身经历的事情,描述叙写讲究翔实确凿。不浮夸,不粉饰,少修辞,追求“原汁原味”写作旨趣。作者笔下的真人实事皆源于生活,从不着意“构思立意”,行文如流水,不注重“谋篇布局”,更不苛求塑造所谓“美妙意境”,不着意描摹所谓“高于生活”的扣人心弦场景画面。这种“非虚构”的写作行为和审美旨趣追求,在西方文艺界往往被称为“第四类”写作意象。此类文艺形式因其特殊的叙述特征,昭示着一种文艺创新型审美风范的可能性。从泰州文艺发展史角度观赏,“非虚构”写作旨趣呈示着“泰州学派”的某些文化传统特色基因。

“接地气”就是“我手写我境”。“坡子街”作品大多回忆叙写普通人生场景,直接追忆老百姓现实生活画面。字里行间反映作者自己或身边“小人物”的油盐酱醋柴和辛酸苦辣甜。通过勾勒民众的生活习性去呼唤百姓诉求。“坡子街”选用泰州风土地域画面,雕刻出一个个鲜活百姓形象,调用泰州风味的鲜活方言土语,传导出千家万户基层群众的心声。通篇风土人情,洋溢出泰州人文气息;通过描绘“本土地气”去塑造“泰州人气”。在这里,鲜活“地气”与蓬勃“人气”融汇,本土地域风貌与泰州古老文化意象贯通。如此浑然一体,致使艺术作品人气更旺,地气更亲。这种文艺意趣的审美追求所彰显的强大影响力和冲击波,令人叹为观止。

“抒真情”就是“我手写我心”。众所周知,抒真情是文艺创作的生命线。真情讲究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坡子街”作品大多情真意切,动人心弦,能激起读者共鸣。作者从不板着面孔说理,亦不装腔作势抒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情厚谊绝非笔端写出,而是从作者心底里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坡子街”筛稿,注重作品性灵与文艺天性的抒发,摒弃虚情假意,反对无病呻吟。谁都知晓,任何矫揉造作的所谓“抒情”,味同嚼蜡,声同噪音。

“坡子街”所主张的“非虚构、接地气、抒真情”,构成了“晚报文学”三要素,彼此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当下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真人真事的“精彩瞬间”,描述妙趣横生的真善美的“场景片段细节”,哪怕一个眼神、一汪倾诉、一扇窗户、一匹瀑布都不放过,一一写来,皆成佳作。至于小桥流水、鸡鸣狗盗、炉火炊烟、春风沉醉的一片蛙声,庭院中的雪人思恋,傍着断桥旋飞的鸿雁书信,驮着生活大山的苍老父辈的背影,昼夜奋战在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老百姓现实生活的细枝末节,林林总总,皆可一五一十地抒写成章。近些年来,风生水起的“坡子街”文学,为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提供着雅俗共赏的文化大餐。我们期待并坚信:《泰州晚报》“坡子街”作者们,将进一步秉承泰州文艺的历史传统特色,更加准确把握文艺新时代主旋律,抒写基层百姓现实生活的真善美,写出更多更好的“非虚构、接地气、抒真情”的文艺作品,为创建泰州文化强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2022年5月13日《泰州晚报》8版)

作者简介

图片

常康 泰州学院三级教授,巨著《泰州文献》编委。政协泰州市最美委员,江苏省劳模。江苏省突贡专家,江苏省十大藏书家,江苏省高校“写作精品课程”负责人。迄今正式发表出版论文作品著述300万字许。代表著作:《中国古典散文研究》《写作学》《泰州文学史》《中国泰州文艺美学理论史》(2014年中国戏曲出版社4月第一版)。现正撰写《中国文化通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