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民第一桥

 老魏的新视界 2022-05-13

何玉川  文

沿黄河走进什川,首先扑入眼帘的是一座钢索吊桥。这座看上去普通的黄河吊桥,却无处不渗透着什川农民的智慧和汗水,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国农民第一桥”。这座20世纪70年代初由农民自己建造的桥梁,曾经是通往生态古镇、“陇上小江南”什川唯一的通道。

什川被蜿蜒的黄河拥抱在臂弯里,自然条件虽得天独厚,以前交通却十分不便。过去进出什川,主要靠五架山道和十字沟道两条曲折盘山的小道。据统计,解放前夕仅什川的上车、南庄、长坡三个村每天上驮道的垛子就有150多个,穿梭往来于二道,日运货量达8吨左右。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农民,出行除了靠这两条驮道外,渡河只能靠原始的羊皮筏子。每当盛夏汛期,河水暴涨,羊皮筏子便难以摆渡,两岸隔绝,可望而不可及,百姓倍感惆怅。就是在平日,羊皮筏子往来河面也多有危险,常有筏翻人淹之事发生,真乃“一人出门,全家提心吊胆”。人们只能祈求天神显灵,确保后人安全。解放后,什川人民在黄河上配备了用钢丝牵引的驳船,这比羊皮筏子先进、方便、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驳船越来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什川每年有数以万吨计的瓜果、蔬菜要运出去,又有大量的日用品要运进来。尽管人们半夜三更排队装卸货物,叫号渡河,但驳船一次运渡的物资和行人是非常有限的,往返一次最快也要个把小时。人们因渡河心切,多有争吵,常常“阻塞”船道。

黄河天堑难不倒勤劳智慧的什川人。1969年,什川南庄、长坡、上车三个大队农民自筹资金24万元,成立建桥委员会,在省交通厅、兰州铁路局、甘肃冶金公司、兰州通用机器厂、阿干煤矿等二十多个单位的支持下,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一座钢索吊桥。建桥工程于1969年11月13日动工,1971年5月20日竣工。桥长435米,其中主桥165米,引桥270米,桥面净宽7米。桥两端耸立着15米高的钢筋混凝土龙门,每根重2吨的14根粗壮钢索凌空悬挂于桥的龙门与桥栏之上。桥面由木板铺成,载重8.5吨。桥两侧有人行道。最大汛期,水距桥面3米。

在修建黄河吊桥的过程中,什川人民靠集体的智慧攻克了就一道又一道难关。要在激流滚滚的河床上筑起两座15米高的桥墩子,缺少筑堤堵水的麻袋包,他们土法上马,用麦草包裹石头代替。虽说时值深冬季节,但群众争先恐后地跳进过膝盖的冰水中投石探底,逼水改道,成功地筑起了草堤围堰,保证了施工安全,顺利地找到了水下岩石板。基础打好了,钢筋扎成了,为保持灌筑混凝土的连续性,确保桥墩质量,在浇铸龙门架的日子里,干部群众风餐露宿,吃住在工地。小工轮流换班,干部技工“连轴转”。没有起重设备,几吨重的钢筋骨架无法运行,他们群策群力,几十名壮汉站成“人墙”用背扛、肩抬、手拉、脚踩,硬是把钢筋骨架一寸一寸挪到了固定位置。龙门架如愿立起来了,只有一根横跨河面的工字钢相连,脚下是滔滔黄河,左右无依无靠,谁上都有危险。人称“老黄忠”的刘正海身背倒链盒,不顾个人安危,爬过工字钢,拴好工作绳。龙门架的工作绳拴好了,高空的第一个吊斗谁敢坐?铁工组长王立华、魏应中抢先争坐。冬季施工没有保暖设备,质量无法保证,群众献策,编制草帘保温,生上“土火炉”取暖。为了解决夜间施工照明难的问题,数十盏气灯把黑夜照的通明。就这样,四班轮流筛砂洗石,二十四小时连续浇灌,保证了工程质量。铆铆钉是钢架上的一道主要工序,没有铆枪,用大锤怎么也铆不紧,怎么办?他们把烧铆钉的烘炉挪到铆件跟前,铆钉一烧红,闪电式塞入铆孔,紧接着一面用力顶死大件,一面让三个壮小伙挥动大锤,分三进(砸)一,终于铆好了了2100多个铆钉。在修建吊桥的全过程中,群众中涌现出了 许多无名英雄。魏周存为建吊桥,多方奔波,疏通渠道,筹措物资,到省市县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土建组长,共产党员唐应章,手握混凝土震动器,夜以继日坚守在工地上,冻烂的手震出了血,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哪里有重活、苦活,哪里就有他,终因劳累成疾,桥修好后时间不长,唐应章就去世了,群众都说“老唐是为修桥累死的”。为修桥,刘正海、魏应中、魏永芳等人受伤了,流血了,可他们谁都不肯吭一声,重活干不成干轻活,可就是不下工地。被当地人称为劳动模范的魏世中走家串户,苦口婆心,发动老人和学生砸石子、修便道,动员人人为修桥献一片爱心。时至今日,还有人提议应为修吊桥立过汗马功劳的英雄们树碑立传。

 什川吊桥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什川地区交通极为不便的状况,结束了什川人民祖祖辈辈靠木船和羊皮筏子渡河的历史。1971年6月8日,《甘肃日报》发表长篇通讯予以报道;《人民中国》杂志用17种文字并附吊桥照片向海外介绍,引起海外极大关注;日本共同社发表《中国农民修大桥》的新闻专稿,称什川黄河吊桥为“中国农民第一桥”,赞誉中国农民自力更生、勇攀科技高峰、敢于改造自然的英雄气概,对什川人民勤劳、智慧、善于创造的精神予以高度评价。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桥是路的补充部分,没有桥,路就不会向前延伸;没有路,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桥和路真是一对孪生姊妹。近四十年来,这座桥给什川工农业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连通了什川地区与全国各地的经济动脉,在什川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从这座桥上运往全国各地的瓜果、蔬菜约2000多万公斤,运回什川地区所需的商品、化肥等近1000万公斤。是什川人民的“致富桥”、“命脉桥”、“连心桥”。

什川吊桥当时设计建设使用年限为30年,期间进行过四次维修加固,1979年和1988年,县乡政府先后投资21万元,进行了两次加固和维修。吊桥路面原来铺的木板经过雨淋车辗,不能继续使用,于1979年改换成新木板,但因木板耐久性差,1988年又改换成钢板,铺筑了柏油,基本成为永久性路面;1996年和2007年先后投资9万元,对吊桥又进行了两次加固和维修。随着2002年12月18日投资800万元的梨花桥建成通车,大大缓解了什川吊桥的运输承载量;2009年10月,镇党委、政府考虑到什川吊桥已超期服役近10年,存在安全问题,果断采取措施,将吊桥桥面主干道封堵,禁止车辆通行,改为步行桥,将永远被作为文物保护下去。   


近期热读
1
野花的香味
2
一夜蒙尘
3
什川古梨园农耕文化博物馆在桃园街揭牌
4
乡村启示录(2)乡村振兴靠青年
5
乡村启示录(一)为什么会“人养地”
6
那时候,我们养一头猪
7
过了梨花,不要错过什川网红桥
8
央视直播什川梨花  大美梨园风光无限

“写留言”
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