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当正常的生活被疫情一次次阻断,当朴素的愿望被现实一次次掩埋,当曾经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你是否还有一些小小的愿望,在内心升腾和期盼? 自2019年底到现在,新冠疫情反反复复。 每一轮疫情,被封控的时间都在半月之久。 这一轮疫情,我所在的城市已经连续做了十一轮核酸检测。 今天,社会面全面清零,胜利在望,曙光已现。 我们忍不住对解封后的生活满怀期待。 疫情结束,你最想做什么呢? 02 今天在社区,街道的一个姑娘说,她最想回家吃她心心念的椰子。 疫情开始前,她买了两个椰子,刚收到货就来了疫情。 她一直在街道和社区坚守,吃住在社区,至今还没见到她的两个椰子。 疫情结束,她要回家,把她的两个椰子吃进肚里。 疫情前,一个朋友把孩子送去爷爷家玩。 结果,爷爷所在的小区出现确诊病例,整个小区都成了封控区。 他已经十几天没见孩子了,也担心孩子在爷爷家网课上的是否认真,是否好好吃饭。 疫情结束,他要第一时间把孩子接回来。 03 疫情前,我妈回南阳照顾生病的姥姥。 疫情后,她回不了许昌,只能去了郑州姐姐家。 孩子很想外婆,生怕他的外婆被表哥抢走。 和外婆视频时,不停的宣示主权,这是我的婆婆,不能在郑州照顾哥哥。 最近,我下沉崔代张社区支援,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来,他也没睡一个囫囵觉。 早上睁开眼给我说,妈妈,我梦见婆婆了。我说妈妈对不起你,让你也没睡好觉。 他喃喃地说,要是婆婆在就好了。这样妈妈就可以不用陪我睡觉了。 妈妈在郑州,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整日担心在村里参加疫情防控的我,整天惦记留守在家的娃。 疫情后,我想第一时间把妈妈接回来,接回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和孩子我们一起,继续往日的岁月静好。 有朋友前几天还说想念我妈做的葱饼饼了,等疫情结束,等妈妈回来,我送给她们吃。 小娃娃说,等疫情结束,他要坐高铁去郑州找婆婆。 双向奔赴的不只是爱情,还有亲情。 04 因为要去社区支援,我只能把孩子送给奶奶。 和他说了原因,他倒也乖巧。 后来接到通知说,要吃住在社区,不能回来。娃听到立马就开始哭,我不要妈妈去,不要妈妈去。 我哄着他说妈妈答应你,晚上一定回来陪你。 奶奶说,和妈妈说再见,让妈妈一定平安回来。 他说,妈妈,你一定要把细菌怪兽打败,这样我就可以出来玩了。 我说好的,妈妈一定会努力打败怪兽。 然后转过身,擦掉眼泪,努力不让自己回头。 一个同是公职人员的朋友说,这段时间,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活着就行。 奔赴战场时,再多的不舍也只能狠心,再多的担忧也只能置后,再多的歉意也无能为力。 一份工作,是一份责任。一个承诺,是一个使命。一个选择,是一次取舍。 普通民众尚且能置个人安危不顾,选择身披战袍护城而战。退休干部尚且能够躬身入局,白首初心矢志不移。 作为党员,我们只能更加义无反顾。对这个称谓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是荣光,更是担当。 期待疫情结束,生活回归正常。 我可以好好陪陪孩子,给他做一日三餐,陪他一起做学校作业,补偿下缺失的母爱。 即使他闹情绪发脾气,也可以把他抱在怀里好好安抚。 疫情结束,我还可以带他继续去许都广场练习轮滑,陪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陪他去户外写生,陪他去河里网鱼,去公园捕蝴蝶。 希望他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底色,是天真浪漫的快乐,是肆无忌惮的玩耍。 05 小舅在机场工作,因为疫情,他已经被封在单位两个月,家近在咫尺,回家却成了奢望。 这期间,姥姥一直生病,对这个小儿子念叨一次又一次。 孝顺的他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 舅妈开了一家店,被封在一个小区的商业街里。 家里,大表妹只能担起父母的责任,督导和小表妹写作业,照顾妹妹的一日三餐。 疫情结束,大表妹就该去香港读研了。 舅妈那么努力,店里的生意应该会慢慢好起来。 小舅想第一时间回南阳看看,陪陪姥姥,尽尽孝心。 想多陪陪孩子,趁她们还在身边,多爱他们一些。 06 在上海的朋友,在单位封控了将近两个月。 疫情结束,他想赶紧回家看看孩子。 陪着孩子玩耍,给孩子讲故事,好好尽尽当爸的责任。 他还想去吃顿小龙虾,慰劳下自己的肚子。 这段时间,他在网上跟着刘畊宏学健身,成功瘦身。 在上海的闺蜜,疫情结束想回来看看在老家的孩子,视频里,三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刷牙,每天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疫情隔断了见面,但是别担心,亲情和爱一直都在。 07 L是我的同事,她家在汝州,来许昌已经二十多年,这里也早已是她的家。 她特别勤快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工作和自己的小家打理的都很好。 疫情开始,她就就地转化为志愿者,积极投身所在小区的防控工作,每日穿着防护服协助上门采集核酸扫码登记,汗水浸湿了衣服,头发也凌乱不堪,但想到和无数战士一起守卫这座城就又斗志昂扬。 今天,她和我一起来社区工作,我问她疫情结束想做什么。 她说她已经半年没回过娘家了,对家里的爸妈想得厉害。 疫情结束,她想回趟娘家,回到那个自己出生和长大的地方,让自己漂泊的心真正放松和歇息。 在那里,她可以不是妻子,不是妈妈,不是单位的某某职务,只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可以睡个懒觉,醒来吃妈妈做的饭。可以和爸爸唠唠嗑,陪爸爸喝杯小酒。可以和兄弟姐妹聊聊彼此的近况。 闺蜜桃姐姐也说疫情结束想回安阳,去看看爸妈,这两年,她都没有回去过了。 还想带着孩子去旅游,去看看这大千世界。 之前,常回家看看是种幸福,如今回家看看却成了奢求。 远嫁的姑娘,回不了的娘家,是心里难言的痛。 08 闺蜜xq说,疫情结束想去绍兴,在古镇的小巷里走一走,身前是流水人家,身后是霞光万丈。 这世界很大很美,还没有和爱的人一起走过千山万水。 远走高飞真的成了梦想,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越来越奢望。 可美好,是人们永远的向往。 09 一个阿姨说,疫情结束,她想去吃火锅。 吃完海底捞的,吃巴奴的,吃完巴奴吃德庄的,吃完德庄吃巴蜀记,小日子。 朋友蘑古力也是火锅爱好者,她怀孕四个多月,疫情期间去做医院做了四维彩超。 疫情结束,她最想做的也是去吃顿火锅。 她说她先生说最想做的是赚钱。 他们做外贸,不断地停工封控已经严重影响了收入。 第二个孩子马上出生,他的肩上又多了份责任。 曾经侍弄花草弹琴吹箫的文艺青年,如今却被生活的五斗米折了腰。 一个朋友说,疫情结束,他想去吃一大碗热干面,带汤的,素的,多放榨菜。许昌的热干面店快吃了个遍,但还有几家新开的没有尝过。华山论剑,名次还未分出。 朋友B说,等疫情结束,要理理发,然后骑着他的破摩托到新兴路西头,在朝阳下喝一碗肉杂两掺的羊肉鲜汤,要奢侈一把,吃一碗30块钱的。 食物永远是最好的治愈。 胃里填满了,心也就满了。 这人间的烟火气遍布大街小巷,热气腾腾五味俱全才是生活。 10 朋友Z是一所高中的校长,学校的防疫工作同样艰巨。 这段时间,他时刻紧绷着弦,吃住在校,很久没有回家。 他说,疫情过后,想去四处走走,爬爬山,看看海。 去看看家里老人,约上好友小聚一下,做做手工,种种花。每年带孩子去一座名城。 朋友L说,等疫情结束要赶紧把耽误的工作处理完毕,去看望长辈,和伙计们聚餐喝酒,请年休假旅游。 朋友也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 因为疫情,想见就见、想聚就聚成了奢求,好多朋友好久没有见过,约定好一起出游的计划还没有实现,可好朋友一直在心里,从未忘却。 待到疫情散去,依旧把酒话桑麻,依旧谈天说地欢,依旧携手共游乐。 11 朋友H开了一家百货店,疫情期间,他全部转线上销售,每天不停配货送货。 家里七岁的儿子带着三岁的女儿,还自己上网课。 疫情期间,因为连续奔波,他瘦了快十斤。 他说,疫情结束,继续下力,送货,上班,带小孩收拾家务,挣钱。 在杭州工作的朋友,从郑州返回后又被隔离,我问他有什么心愿,他说,赶紧工作,努力赚钱。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矫情,只有现实。因为睁开眼就是房贷车贷,孩子的奶粉学费,所以赚钱是首要事情。 成年人的生活,有疲惫但没有停歇,有抱怨但没有放弃。 12 今天,在崔代张协助做核酸检测时,一个阿姨说,赶紧解封吧,这每天做核酸像交作业一样,只想尽快做完,晚交一会就心慌。 疫情结束,再也不用每天定时定点排队做核酸,不用每天被白签签捅喉咙,不用每天等着红管管里的检测结果,不用担心自己的绿码是否变黄变红。 崔代张的王书记和我一个小区,他已经在社区坚持了十几天。 这个看着有点匪气的社区书记,其实心思很是细腻。 他放心不下家里的妻子和孩子,常让我帮忙捎些水果蔬菜回去。 昨天,他让捎了些面条和豆芽,说楼上的邻居去参加防疫,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五岁的孩子想吃卤面,他让妻子做了给他们送去。 捎回去的东西比较重,他打电话让孩子陪着妻子一块下来拿。 骂的了街,控得了场,又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他说,感觉他不在家,媳妇每天都做好吃的。 我笑着说,嫂子故意引诱你呢。 嫂子似乎已经习惯了他的缺席,每天只是督促他好好吃饭,多休息,注意身体。家里不用担心,一切有她。 疫情结束,他想回家好好吃顿媳妇做的饭,想好好睡一觉,再精力十足地投入工作。 家人永远是坚强的后盾,你在前方冲锋陷阵,她在后方照顾一家老小。 如果有荣光,也请不要忘了她。 13 Z是我的租户,疫情前,我在中原新村的房子刚租给他。 他和女朋友一起居住,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和女朋友拌嘴,女朋友一气之下回了老家。 疫情忽然来袭,他自己被封在这里。 他不会做饭,整日只能点外卖为生。 5月1日,他路过重点区域思故台,所以也被赋了红码。 按照规定,他不能出家门,不能下楼。 团购买来的菜只放在门口,他也无法取到。 楼下的邻居知道后主动说把帮他取后送给他。 后来团购的东西没及时回来,他没有储备足够多的食物,说家里已经断粮了。 中原新村业主群里立马有人说给他送点面条。 其实女朋友早已不生他的气,只是担心他不会做饭,会不会挨饿。 疫情结束,他想给女朋友道个歉,让女朋友赶紧回来。 有伴的生活,才是家的感觉。 他也会尽力去帮助小区的其他人,把温暖无限传递和延续。 只要有爱,租的房子也是家。 14 H是刚认识不久的街道干部,疫情开始后,除了分包社区,他还兼任了宣传员,每天绞尽脑汁地宣传抗疫。 看到个朋友圈都想着能不能做成宣传材料,我说你已经走火入魔了。 他说已经有点职业病。 其实这不是病,这是基层干部对工作的热爱和坚守。 疫情结束,他想陪孩子打场足球游戏。想吃碗妈妈做的正宗手工捞面条。想约好友打一场兵乓球。 说完以后,又来了句,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 想和亲朋好友打打麻将,太久不碰,手艺都荒废了。 我忍俊不禁,其实这才是接地气的真实生活,大俗即大雅。 15 朋友圈里还有个姑娘,她自己开了个小店,因为参加婚宴,婚宴上有确诊病例,也被隔离了。 她在禹州方舱,常常发隔离区的配餐,面包牛奶,蔬菜水果,被照顾的很好。 她说方舱里面的工作人员很少,大白特别辛苦,一个人要做很多工作。 她看了很是心疼。 疫情结束,她要尽快出来,继续搬砖干活。 我还想约三五好友,去她家的小院吃饭。在院子里喝几杯果酒,看四方天空,感受下她的文艺情怀。 还有朋友说想去鹿鸣湖跑步,想见见家里养的小狗,在身边时老觉得它贱兮兮特烦,不见了又想。 有朋友说,想吃炸鸡,配个RIO。 有朋友说,想收快递。买的各种生活物品还有漂亮衣服都在路上,至今未到。 有朋友说,想让孩子赶紧开学,别在家上网课了,眼睛都坏了。 有朋友说,想要好好睡一觉,这几天早出晚归身体都被掏空了。 写到这里,我已经问了好多人。 多数愿望都是关于家人、朋友,关于美食、风景,关于工作、爱好。 众生各不同,众生又相同。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愿望,也没有什么惊世核俗的奢求。 一边谋生,一边谋爱。 16 活在世上,芸芸众生所求不过是平安健康,凡夫俗子所盼不过是团圆喜乐,等闲之辈所望不过是国泰民安。 时光无法倒流,2019年不会重现。 但我们依旧要心怀憧憬和希望,在这万变的世界里过好每一天。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去适应生活。 疫情消散,但防范不变。 生活不能如常,我们只能尽力减少风险。 少些聚集,少些挥霍。多一点防范,多一点自律。 如果无法行万里路,那就去读万卷书; 如果无法正常工作生活,那就好好珍惜拥有的时光。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爱所爱的一切。 愿心之所念,皆能成愿。 完 疫情结束,你想做些什么呢? 如果有人问你,可以贫一点回答,想见你啊。 想去哪里?想去你的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