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朱两会宗亲莅临台山朱沛国楼访问交流

 朱觉超 2022-05-13
图片
图片
5月9日,佛山市海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海锋、佛朱两会首席会长朱伟强、广东省朱熹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朱雪莲、佛朱两会常务理事朱海兴、朱铭全、朱劲滔等到朱沛国楼进行访问交流,台山市紫阳文化促进会会长朱翠凤、副会长朱典新、朱楫宪、朱惠怡、《紫阳月刊》副主编朱沃茂、上川宗长朱达华等接待来访。

图片

佛朱两会常务理事朱劲滔伉俪赠送陶瓷摆件(左),台山市紫阳文化促进会会长朱翠凤(右一)代表接受赠礼

图片

佛朱两会常务理事朱劲滔伉俪赠送南天竹盆景

图片佛山市海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海锋(左三)赠送黑骨茶、小叶紫檀盆景

拜谒朱文公
上午11时,朱文公拜谒仪式开始,台山市紫阳文化促进会会长朱翠凤、副会长朱楫宪、朱典新、朱惠怡偕同佛朱两会宗亲逐一上前拜祭,祈求朱熹先祖庇佑我们朱族子孙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合照留念

茶话会
下午2时,茶话会正式开始,大家围绕朱熹文化、乡村文旅、台山特产、顺德特产等等话题进行交流,朱海锋董事长与朱翠凤会长一拍即合。为了宣传推广《紫阳月刊》及台山/顺德特产,朱海锋董事长与朱翠凤会长决定结盟,在其家乡仙涌成立台山市紫阳文化促进会《紫阳月刊》仙涌联络站

图片


图片

广东省朱熹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朱雪莲提议定期组织广佛两地的宗亲到台山进行朱子文化研学之旅,充分利用朱沛国楼的硬件施舍和台山的文旅资源

图片

佛朱两会常务理事朱铭全(左一)、朱海兴(左二)、广东省朱熹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朱雪莲(右二)、佛山市海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海锋(右一)

图片

佛朱两会首席会长朱伟强发言

佛朱两会首席会长朱伟强表示,朱翠凤会长上任后,给朱沛国楼带来了很多变化,楼业翻新改建,《紫阳月刊》亦越办越好。以后我们要加强与国内各地朱氏宗亲的联系,大家一起努力将台山特产、顺德特产推往珠三角及全国各地。

图片台山市紫阳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朱典新发言


              

图片台山市紫阳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朱楫宪(右一)、朱惠怡(左一)发言


《紫阳月刊》副主编朱沃茂表示,文化的基础是经济,现今多媒体是大趋势,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结合电商模式,以商养刊。

图片《紫阳月刊》副主编朱沃茂发言

仙涌简介

仙涌村,位于顺德区陈村镇西北部,辖6个村民小组,唐朝末年渐成村落。相传,当时村中涌边有花园,风景优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到此游玩并到河涌中洗浴,因此将该涌叫作仙涌,村名沿袭。

在仙涌村,朱熹后人在此繁衍生息已有800多年,为仙涌打下了独特的文化烙印。相传朱熹三儿子朱埾与妻小失散多年后,在仙涌团聚,朱熹后人自此定居仙涌。朱氏在仙涌繁衍生息已有800多年,族人众多,朱埾之下已有28代。时至今日,聚集仙涌的朱氏族人3000有余,是仙涌的第一大姓。村中传统民居有100多座,宗祠13座。其中,朱氏始祖祠翠菴朱公祠被列为顺德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仙涌村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村容的改貌,2000年初被授予“广东省卫生村和广东省生态示范村”,2009年被定为“顺德新农村建设”试点。2015年,被列为陈村镇花村建设试点规划,推广陈村花卉文化旅游线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建设。2017年被列入推进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示范村,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图片

朱氏始祖祠
朱氏始祖祠建于明万历乙酉年,奉祀南宋教育家朱熹的儿子朱埾,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几年历史。
2017年,为活化朱氏始祖祠,在祠堂内新建了“朱氏文化陈列馆”,通过开基立业、宗族建设、族中先贤、建筑欣赏和朱子文化五个部分介绍了仙涌朱氏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图片

朱氏文化陈列馆内部

图片

翠菴朱公祠

位于仙涌心屋路心南三闸巷,始建于明代嘉靖甲申年(1524),清咸丰元年(1851)重修,祀奉朱氏淋西菴房九世祖朱瑞(讳翠菴)。原为四进,现存头门、牌坊、中堂等三进及左侧的青云巷门。主体建筑总宽15.2米,总深48.8米,牌坊正面阴刻“义德流芳 ”背面阴刻“仁心为质”等铭文。该祠设有牌坊,形制较独特(目前所知在顺德祠堂中与杏坛昌教黎氏大宗祠两祠特有)兼具明清建筑风格,能反映顺德祠堂发展历程,有一定价值。2009年7月14日被评为顺德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景校园
1929年,朱氏族人开办小学,以朱熹之号命名为“紫阳学校”,由朱氏太公田(公尝田)统筹,不分姓氏均可到此读书。1948年,乡民捐款,乡公所以太公地(公偿地)与私人换地,重建校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名为“仙涌二小”“仙涌小学”。1993年,扩建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和标准运动场。2008年,进行第二次扩建。该校被列为顺德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广东省“百大新发现”建筑物。

图片

紫阳学校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学校以朱熹之号“紫阳”命名,校名更是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提写。紫阳学校结束了仙涌村住宅私塾、祠堂教学的历史。该校建成之后,所有学生都到新校就读。

 图片

仙涌小学除了保留解放初期的校舍、还保留了改革开放后80年代的校舍,以及近期新建的校舍,成为省内不多见的三个阶段校舍并存的校园,可谓校舍的“历史博物馆”。



年桔文化

作为闻名海内外的“千年花乡”,陈村种植年桔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初期。其中,仙涌村是陈村年桔种植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村居。连片的桔田里,春天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夏天花团锦簇,十里飘香;秋天硕果累累,一片金黄;冬天人来车往,热闹十足。

仙涌村还将借助轨道交通的发展,推动年桔种植从传统的耕种业向体验式休闲农业转变。下阶段,作为“耕读传家-仙涌村乡村振兴促进计划”之一,仙涌计划在佛山地铁2号线仙涌站附近,打造一个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年桔种植体验区。今后游客从地铁站一下来就能看到金灿灿的桔田,在此观光体验种植年桔的乐趣,也为仙涌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商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