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味藥和何首烏是“至親”,不僅助眠更能止痒。 来源:云南中医 何首乌,是一味大家并不陌生的中草药,很多人都知道它有乌发的功效,其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实,除了根部之外,何首乌的藤茎也是一味的不错的中药,即夜交藤, 亦名首乌藤,也是我现在要重点介绍的这味药。
临证应用: 夜交藤,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何首乌的藤茎。味甘、涩,性平。入心、肝经。功能养心安神,养血止痒。主治虚烦失眠、周身酸痛、皮肤痒疹等。
用于虚烦失眠,常与合欢皮、酸枣仁、龙眼肉、柏子仁等味配合,以养血安神。 用于周身酸痛,常与当归、地黄、鸡血藤、桑寄生等味同用,以养血通络止痛。 用于皮肤痒疹,则与白鲜皮、地肤子、荆芥、防风等味同用,以疏风清热止痒。 常用量为1日15~30g,水煎服。外用煎水熏洗适量。 成方举例: 1、养血安神汤(经验方) 【组方】夜交藤30g,合欢皮、当归、白芍、熟地黄、龙眼肉各15g,莲子、珍珠母、龙骨各30g,酸枣仁18g,炙甘草6g,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 【功能】养血安神,镇静安眠。 【主治】心血不足、虚烦不眠、头晕心烦等症。 2、养血祛风止痒汤(经验方) 【组方】夜交藤30g,地肤子、白鲜皮各24g,荆芥、防风、赤芍、僵蚕、蝉蜕各12g,紫草18g,土茯苓24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药渣宽水再煎,熏洗患处或全身。 【功能】疏风清热,养血止痒。 【主治】皮肤痒疹,瘙痒难耐,皮肤干燥,痒痛交加,以及湿疹、风疹、荨麻疹等。内服外洗,消疹止痒甚良。 治验病例: 余某,男,57岁。2009年5月9日首诊。自诉:“近两三年来干糙发痒,以春秋两季为甚,有时抓致流血还痒,甚至越抓越痒,干痂后自行脱落,皮肤颜色正常。四季之中唯有冬季稍微好些。皮肤专科医院检查,说是'瘙痒症’'皮肤干燥症’,吃啥药都无效。可是痒起来实在难受,用了不少土办法熏洗,只能暂止一时,难道就没有办法治疗吗?” 视其形体尚健,精神气色正常,能见到的瘙痒部位犹如荆棘刺破一样,血痕成长条状,干痂脱落的皮肤色泽正常,不留痕迹;舌质偏红,舌苔薄黄乏津;切其脉,并无明显病象,微显细数。 问患者是否经常饮酒、爱食鱼虾辛辣之物?余某回言:“以前是的,以后不敢再沾,因为吃喝了那些东西,无论冬夏四季,身上立即开始奇痒,起初认为总是治不好,索性不忌口,谁知道越吃越严重,实在受不了才忌口。” 腥辣过度,助湿生热,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此患主因。 【辩证】血虚风燥,肤失润养。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养血祛风止痒汤为主加减。夜交藤30g,地肤子、白鲜皮各24g,荆芥、防风、赤芍、僵蚕、蝉蜕各15g,生地黄30g,当归15g,紫草18g,土茯苓24g,甘草6g,5剂。 【用法】水煎温服。四煎药渣加墨旱莲、槐树枝、桃树叶各约150g,宽水再煎,煎开后先熏全身,不烫时洗涤至水不温时。 【注意】饮食尽量清淡,切勿饮酒,避免接触水湿寒凉,谨防感冒。 5月18日二诊。自诉:“谨遵先生交代,内服外洗,注意忌口,效果还是很好的,这两三天基本未再出现奇痒难忍的反应,痛苦减轻多了。” 患者舌脉本无明显病象,只要用药对症有效,即应续服治疗。仅原方的前3味药量各加6g,续服5剂,服用法及注意同首诊。 5月27日三诊。自诉:“这次算是治好了,秋季是否又会复发如初,再痒得难受?”仔细观察患者皮肤与常人相近,看不到有何异常。为了争取痊愈,嘱其将二诊方取5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15g,日服2次,用千里光15g开水冲泡,取汁送服。外用熏洗继续,忌口不能忽略。 顺访近3年,余某瘙痒症治愈,基本未再明显复发。偶尔出现瘙痒,遂以外用方再加夜交藤、千里光各约90g,煎水熏洗一二次,便可止痒。身体正常,劳作无误。 【按语】以上外用熏洗的5种药,在农村及城市郊区伸手可得,熏洗皮肤治瘙痒、湿毒、肤癣等症,不花钱而有效。 夜交藤的主要功效为养心安神,故常与合欢皮同用,以治心神不宁、虚烦失眠等症。再加灵芝、酸枣仁、莲子等味,其养心安神功效更佳。心血不足失眠者,再加龙眼肉适量。病情不重者,小方调理,多可治愈。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原文有增删修改,仅供中医爱好者分享学习参考,若需请咨询资深医师,谨遵医嘱,切勿盲目用药!侵删!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悦读中医,由 云南中医编校推荐。
原文链接: https://feeds-drcn.cloud./landingpage/latest?docid=1051167763448290efe568f738ac99f7843f7b6&to_app=hwbrowser&dy_scenario=sourcehomepage&tn=0eb6520deda36a345adde982f451bc0001a9d54713b4697fa5cc47008a3d348c&share_to=weixin&ctype=news&appid=hwbrowser&cpid=666&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