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大禹划分九州,并铸九鼎。鼎在大禹之后,便象征着天下,谁要是敢举鼎,那便是要举起天下,可有几个人不信,结果举鼎之后,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商纣王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正史记载,商纣王不仅天生神力,而且能够单手举鼎,他还干过倒拽九牛的奇事,虽然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商纣王的力气在当时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 商纣王对自己的实力太过自信,好大喜功,觉得自己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根本不听从臣下的建议,稍有不对就要被砍头,对待子民也是如此。 再加上妲己祸国殃民,经常在商纣王面前吹耳旁风,导致商朝逐渐没落,最后被周武王讨伐,自己落了个自焚身亡的下场。 秦武王嬴荡是第二个举鼎之人。 嬴荡生平喜欢与人比拼力气,秦武王四年,嬴荡率领部队进入洛阳,第一件事就是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 嬴荡举起千斤重的“龙文赤鼎”,但是奈何力气不足,最举鼎举出了内伤,双眼充血,最后鼎砸到了他身上,当晚就不治身亡。 ![]() 有人会觉得嬴荡死法很可笑。但是古代的人们就是以比力气来决定自身的武力值,力气越大越受人尊敬,而且嬴荡天生好战,自然喜爱与人比力气。 如果没有嬴荡的英勇好战,韩国的重镇宜阳也不会被拿下,只能说有好有坏。嬴荡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实力最后被鼎砸死,也算是举鼎之人死的最冤枉的了。 最后一位举鼎之人是西楚霸王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是对项羽中肯的评价。相传项羽起兵之前曾举过一口千斤重的巨鼎,以此奠定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 为了扩大反秦的实力,项羽想要联合其他势力一起剿灭秦朝,一个名叫恒楚的人很不服气,他看项羽傲气凌然,俨然一副盟主的派头,于是决定羞辱项羽一番。 楚恒命四个大力士把一口千斤重的巨鼎搬过来,只要项羽可以一人举鼎,那就听从他的意见。 四个大力士抬着巨鼎移动了不足五米就已经抬不动了,这时项羽走了过来,大喝一声,巨鼎手中的玩物一样被项羽轻松举起,还是三起三落! 所有人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恒楚立马跪地,为项羽马首是瞻。 ![]() 项羽通过举鼎建立威望,使他后面的每场战争都格外自信,百战百胜。时间一长就变成了刚愎自用,再也听不了下属的一句劝言,最后落了个自刎乌江的局面。 无一例外,他们都对自己的实力太过自信才导致落得如此下场,自信变为自负不是一个好的事情,做所有事情都必须要刚柔并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这么一看,这鼎谁举谁倒霉,各个下场都挺惨。这鼎也不是说举就能举的,即使有足够大的力气,但是德行不够,依然举不起这“千斤巨鼎”。 作者:缘木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