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岂肯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05-14

岂肯

岂肯甘当碌碌公,平生处处欲称雄。

偏成未有兴家富,只剩难无悲路穷。

佼佼多存颓势里,庸庸反在幸功中。

回眸千百年来事,怎否情形今古同?

【注释】读元代诗人王冕的《寄徐仲几》诗,依韵而咏别事。原诗云:“僦得城楼枕卧龙,储无甔石是英雄。吟诗不愧杜工部,乞米或如颜鲁公。兰省异于霄汉上,草堂却在画堂中。故人相见无多论,笑指松花落晚风。”依韵诗作于2022年5月12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哪里肯甘当一个碌碌之公,平生处处都想要拔萃称雄。偏就成了没有兴家之富,只剩下了难无悲路之穷。如吾侪之类佼佼者多存在颓势里面,而那些平庸的逢迎者却反倒在幸功之中。回眸千百年来史书上写过的那些事,怎么能否定这样的情形一直就是今古相同?

首联中的“碌碌公”,指技能平庸的人,碌碌,平庸的样子,见宋代诗人赵蕃的《审知以诗送行借韵留别》诗:“但令诗与故人期,此外声名甘碌碌。”又见清代诗人谭嗣同的《除夕感怀》诗“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颔联中的“兴家富”,指振兴家业之富,兴家,意思是兴起家业,见民谚:“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

这一联中的“悲路穷”,语出《世说新语·栖逸》刘孝标注引晋孙盛 《魏氏春秋》。三国时魏国的阮籍常独自驾车,随意奔驰,到了路的尽头,不能前进时,就大哭而回。后来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用典见唐代诗人李白的《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弹琴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颈联中的“颓势”,指衰败之势,见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悼竹》诗:“十年长养成亦艰,一旦摧颓势何速。”又见王用宾的《金缕曲·元韵酬黄介民赐和五九初度此词》:“纵有词章惊海内,莫挽狂澜颓势。”

这一联中的“幸功”,指侥幸成功,见《新增广贤文》:“不自是而露才,不轻试以幸功。”又见宋代诗人李廌的《啸台》诗:“堪笑刘越石,幸胜功遂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