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瀛志:福泽谕吉是如何“看贬”中国的?

 若悟369 2022-05-14

福泽谕吉(1835—1901),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日本名校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一度还是日本一万元纸币上的“封面人物”(1984—2019),其代表作《劝学篇》和《文明论之概略》,在当时发行了数百万册,“影响力空前”。

文章图片1

日元上的福泽谕吉

不过,推崇西方文明的福泽谕吉,似乎一直对中国(清朝)缺乏“善意”

他在发表于1885年的《脱亚论》中指出,“支(中国)那、朝鲜虽为余(指代日本)邻国,但与其交往时,不必为此而有所偏颇,完全可按照西洋人对待他们的方法来处理”。简单地说,就是建议日本政府同西方列强一起“侵略并征服朝鲜与中国”。

文章图片2

日本版《脱亚论》截图

在今天看来,无论是福泽谕吉“脱亚入欧”的思想轨迹,还是“蔑视中国”的价值取向,无疑都是中国(清朝)“由衰转衰”的集中体现(拓展阅读:居安思危:一文概述,近代中国的两次边疆危机)。

那么问题来了,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福泽谕吉的“中国观”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特质?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和大家简单聊聊。

1)前期的“中国观”:批判中国

江户时代的日本的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们,大多对中华文化怀有崇敬之情。比如德川幕府尊儒学为“官学”,并作为武士阶层追求的“基本修养”得以广泛传播。

换言之,至少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之前,绝大部分日本的知识分子,都将中国视为“文化发达、物质丰富”的强大国家。

文章图片3

江户时代繁华的贸易景象

不过,清朝接连被西方列强击败的事实,让越来越多的日本知识分子们,对过往尊崇并提倡的儒学思想产生了动摇,其中就包含了青年时代的福泽谕吉。在今天看来,他的“抵制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他认为,中国(清朝)之所以陷入落后挨打的不利局面,根本原因在于“固守古人之言”,“盲目自大,不去努力学习和吸收外来的先进文明”。在《唐人往来》(1864)中,他讥讽道:

“...(中国)不擅于变革之国,一千年两千年只知固守古人之言,根本不知随机应变,盲目自大之风强劲……此次祸端即起于视其国为天下最尊贵之物,甚至不知仿照他国改革国事,盲目自大之病而起。.....”

文章图片4

《南京条约》的签订,让部分日本知识分子重新审视儒学

对于当时的世界局势,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论》中指出,世界有“文明国家”和“野蛮国家”之分。其中,“欧洲、美洲富强,亚洲、非洲积弱”。尤其是中国(清朝)、奥斯曼土耳其和印度,成为了其阐述论点的“反面教材”:

“中国(清朝)割地赔款,早没有了“天朝上国”的威风;奥斯曼土耳其被列强瓜分,政府名存实亡,百姓民不聊生;印度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惟一可做之事”就是生产鸦片,毒杀中国人。”

福泽谕吉进一步指出,即便是“文明”,也分为“外表的事物”和“内心的精神”。其中,“外表的事物”容易学习,但“内心的精神”的学习很难。对于日本的未来,他认为“(日本)要想迈入文明国家行列,必须先苦学其内心精神”。

文章图片5

《文明论概率》封面

2)后期的“中国观”:对中国使用武力

19世纪70年代中期,福泽谕吉开始系统学习西方“进化论”,并将这一思想“转嫁”到了国际关系问题上。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有着极为浓重的“优胜劣汰”思想。比如在《通俗国权论(1878)》中,他如是写道:

“亲善条约也好,万国公法也好,虽然好像极为美丽,但只是外表名目,交际之实只为贪权争益。试看古今政界之事实。众人皆知, 鲜见贫弱无智之小国依赖条约和公法保全独立….百卷万国公法不如数门大炮,数册亲善条约不如一筐弹药。”

在他的认知中,世界是弱肉强食的舞台,“武力才能决定一切”。日本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强化军备,并在合适的时机“抢占亚洲”。

文章图片6

《通俗国权论》中文版封面

也就在这一时期,他对皇室和日本普通民众的看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不仅认为“智愚由遗传决定”,甚至得出了“与其让民众学习知识,不如向他们灌输宗教更有效”的“惊天暴论”。

从1882年起,他极力宣扬“官民调和论”和“天皇的盛德”思想。简单地说,就是主张皇室应该成为“高尚学问之中心”,民众在政治争论环节“不能危及皇室的尊严和其神圣地位”。

文章图片7

明治维新,让日本快速“起飞”

1883年,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外交论》。在文章中,他将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概述为“禽兽相接相互吞食”。其中,吞噬其他国家的是“文明国家”,被吞噬的国家是“半开化国家”或“野蛮国家”。显而易见,日本的目标是成为“文明国家”。

1884年,福泽谕吉在得知中法战争中南洋水师惨败的消息后,马上发表了《东亚的波兰》一文。在文中,他将中国(清朝)比喻为“第二个波兰”,并认为“中国(清朝)的亡国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文章图片8

乌德勒支大使馆前的访欧团成员,左2为福泽谕吉

1885年3月,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著名的《脱亚论》。对于近邻中国和朝鲜,他在文章中展开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他认为,两国是“停滞于儒家思想,被专制主义和残酷法律束缚的国家”,“(日本)不仅从两国得不到任何援助,引起的外交事端也不在少数。”

他还指出,“日本虽然在地理上与中国和朝鲜均同处东亚,但已经成长为一个文明国家”,“对于中朝两国,根本不用什么'特别照顾’,(日本)应追随西方列强,共同占领中国和朝鲜。”

文章图片9

甲午战争浮世绘之双方谈判

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在专题文章中将这场战争“赞颂”为“神圣之战争”,还将日本战胜的事实比喻为“梦想已久的胜利”。在中日两国谈判期间,他不仅要求日本政府索取巨额赔款,并要求将旅顺、威海卫、山东省和台湾等中国领土“必须收入囊中”,“胃口颇大”。

1901年2月,福泽谕吉因脑溢血复发去世。他去世后,日本各大报刊杂志“齐声哀痛不已,众议院也破例对谕吉发布悼词,使他身后“备享哀荣”。

3)结语

面对19世纪日本所面临的困境(拓展阅读:从“脱亚入欧”到“普通国家”,小议日本“国家形象”的演变),福泽谕吉认为,日本“脱困”的唯一方法就是“文明开化”。

站在日本的角度,他的“脱亚入欧”和“文明开化”等理论,不仅加深了日本普通民众对民族危机的理解,也为“全面倒向西方”扫清了障碍。

文章图片10

“黑船事件”,让日本开始反思

伴随着“进化论”思潮的影响,“力量即正义”成为了他“文明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此,日本学者远山茂树(1914—2011,主张按唯物史观研究和解释日本近代历史)指出,“福泽谕吉是主张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前驱者”。

在福泽谕吉的“理论指导”下,日本先后侵略了朝鲜、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他们的对外侵略,不仅深深地伤害到了亚洲各国人民,也让自己陷入到了战争泥潭,并吞下了全面战败的苦果(拓展阅读:东瀛志:“大东亚圣战”阴影下的日本妇女,要不要为战败负责?

文章图片11

麦克阿瑟与裕仁

当然,当今的国际局势,已经与福泽谕吉所处的乱世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日本已不再是过去的日本,中国也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因此,对于他宣扬的一系列“暴论”,我们没有必要以“追责”的心态加以批判,只需以平常心看待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