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这是【朱小鹿】第86期真实人物故事
我是从事美国留学申请,小学、初中、高中寄宿家庭的专业人员。我带着年幼的儿子,二婚与美国公民结婚,然后移民美国。如今靠做寄宿家庭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培养过几十个孩子。我试图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留学家长心目中不好的寄宿家庭印象,从而也实现自我价值。 那个年代,流行子承父业,子女可以顶替父母工作的职务。但是我不想继续做父母的工作,希望能够找一份更体面的工作。那时候,生活很顺心,工作也很令人满意,一切都感觉非常幸福。可是人生好像不会永远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灾难。其实那个时候,除了自己的儿子之外,我还要照顾弟弟。他从小心智不全,一直无法自立,所以需要我和姐姐照顾他。从那以后,我开始振作起来,将最好的状态展示在儿子和家人面前。在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下,让他成为一个有责任,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所以我每天下班都会陪着孩子读书,帮他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休息的时候,我们常常去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让孩子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觉得,去书店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休闲方式,也非常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学习,我一直重点抓他的英语,希望以后能够考武汉外国语学校。孩子上了中学后,成绩一直平平。在学校,很不受老师重视。机缘巧合之下,表妹介绍我认识了一个来中国出差的美国人,和他相处一段时间后,感觉很投缘。不久,他的签证到期,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去美国。我点头同意了。 其实我出国的理由,一是想给孩子换一个成长的环境,二是自己也想出去闯一闯。至于对美国的认知,都来源于电视剧中的情境,根本没有什么真实的了解。现任丈夫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人,我们没有条件买房,只能租一个小公寓住。孩子虽然找好了学校,但是想要适应学校的环境和氛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都说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他的无私付出,改变了我和孩子的命运。虽然我们相识的时间不长,但就靠着这份“患难友情”,让我看到了他的真诚。我感谢他对我和孩子的照顾,而他感谢我,让他又拥有了一个健全的家庭。我们相互扶持,患难与共,现在已经携手走过十多个春秋了。当我的英语能够做日常简单交流时,我便出去找工作,希望能够和他一起承担家庭的经济压力。但那时,我的英语口语还没有完全过关,我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有顾客点餐,我就模仿他们的发音,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慢慢地,从最开始的完全听不懂,到后来能够熟练地和老顾客开玩笑,在沟通方面,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那时候才慢慢地打开了自己,和美国人友好的相处,我发现美国人也很友好。每天工作8个小时,工作4个小时以后,才能休息30分钟,每周要工作5天。而在工作期间,根本没有能闲下来的时候,所以每天都非常疲惫。而且这里的收入很微薄,打工的人也是社会最底层的人,让我觉得没有什么发展。与在国内的工作相比,社会地位和薪资水平都没有可比性,让我的心理落差很大。但是很多国内人都不会那么注重自己的法律权益,大都选择息事宁人。KFC值班经理一直歧视我,他总是在一旁盯着我,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你没有工作吗?为什么总是盯着我?如果你对所有员工都这样,我无话可说。 但如果只是针对我,那是对我的歧视,你要想清楚后果。”我的反抗让经理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我一个打工人竟然有如此大的胆识。两个墨西哥人受到白人歧视,他们没有反抗,只是偷偷录音。后来墨西哥人将汉堡王告上法庭,汉堡王赔偿了两个墨西哥人25万美金。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所以老板不敢承认他们有歧视现象。并且找到我,向我承诺没有歧视问题,并要求轮值经理向我正式道歉。在肯德基打工的那段时间,虽然收入不高,但至少维持了我和家人的生计,提升了我的英语口交流能力。让我非常欣慰的是,儿子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优异,他求学之路很顺利。儿子高中毕业,以全额奖学金获得者身份进入洲立大学最好的商学院学习,目前在常春藤名校宾西法尼亚大学读研。 那时候,我虽身在美国,但是和国内的亲人朋友一直保持着联系。也经常打听一些关于在国外初高中学校的事情,想把孩子送出国学习。一个朋友的女儿在国内的学校很叛逆,老师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去学校。多方考虑之下,朋友想送女儿来美国读书,把孩子托付给我。我自己也是一名妈妈,也清楚国内小孩在学习上的压力,所以很理解朋友的心情。我很爽快的答应了朋友,并且帮他把小孩接到美国来读书。她来到美国之后,天性得到了释放,在很多兴趣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美国的教育和国内有些不同,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也更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格。所以女孩很适应西方的教育模式。在我的督促下,女孩在美国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最后是小孩家庭临时改换赛道,凭托福117裸考高分成绩去了德国留学。女孩的故事,在国内朋友圈里传开了,很多朋友都想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这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可以专门做一个寄宿家庭,帮助更多想来美国留学的孩子。寄宿家庭在美国很普遍,可以给那些还无法独立的小留学生一个”家“。可是很多家长没有能力来美国工作,所以只能将孩子托管给寄宿家庭,让他们做孩子的监护人。为了让我的寄宿家庭做的更专业,我去相关部门询问了很多事宜。还将寄宿家庭需要做的工作,和需要承担的责任都记录下来。寄宿家庭的工作内容是:负责小留学生来美国后的所有事宜。其中包括出国留学的手续,孩子在这里的日常起居,还要辅导孩子的功课,和生活上的一切难题。为了不辜负朋友们对我的信任,我尽心尽力去照顾这些孩子,他们都亲切的叫我“曹妈妈”。对我来说,最难的不是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也不是辅导功课,而是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既然做了“妈妈”,就应该对他们的所有事情全权负责。我上网查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知识,像叛逆期孩子怎么开导,孩子早恋了怎么办,孩子不自律怎么办,不独立怎么办。这些问题我都认真学习,从心理上给孩子们疏导,而不是只是用言语管教。 美国和国内的很多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很多孩子不能很快的适应这里的节奏。所以很多国内孩子来到国外,突然没有人管束,就失去了自律性。我也不会强迫他们学习,像在国内一样填鸭式教学,但也不会任由他们放纵。我时刻督促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珍惜可以努力的时光。每一个到我这里的孩子,第一件要学会的事情就是坚持。每天坚持学语言,读课文,做好这些基础学习,让他们都能够稳扎稳打。在建立了这些基础之上,再去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实这些方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我从多个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身上总结出来的。之前我家里有两个学霸毕业了,都拿到了自己心仪学校的入学通知。而猴姐刚来时,是一个“问题女孩”,在学校也是小学渣一枚。每天只知道穿衣打扮和谈恋爱,让父母和老师头疼不已。从这些优秀的孩子身上,总结出学习的共性经验,然后分享给更多的孩子,帮助他们不断成长。从事海外教育这些年,家里有5个孩子已经毕业,都获得了理想大学的通知书。除了坚持之外,我还会专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但所有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健康和平安的基础上。但有一次比赛中途,他受伤了,医生说需要休息,不能做剧烈运动。可是学校的教练希望他能够上场,而学霸哥哥也很想完成比赛。我作为监护人,很理解他的心情,但必须保证他的身体健康。其实在异国他乡求学,健康和安全意识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我想这也是他们家人的心愿。既然我代做他们的监护人,就一定要做好这一点,让国内的父母放心。他们之所以信任我,也是因为我一直和孩子们的父母保持高度互动和沟通,让他们随时了解孩子在美国的情况。 说不辛苦是假的,但对我而言,这种辛苦是一种甜蜜的负担。我的理想是能够开办一所海外留学生托管中心,让我的寄宿家庭规模化、流程化。受这几年疫情的影响,留学生锐减,行业也处于低谷期。为了能够缓解生活压力,在没有学生的时候,临时找了一份医院前台咨询的工作,我不想让自己停下来。但是寄宿家庭一直是我的工作重心,也是我想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所以我不停止奋斗,不停止努力,只希望在时间老人那里存储的能量,可以换来日后五彩斑斓的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