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件审判九步法与法律思维方法的结合与突破——评法学新著《诉讼精细化》

 单位代码信息 2022-05-14




       作者:朱兰春,法学博士,北京大成律师经济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实务畅销书《法官如何裁判(第2版)》作者。
      
从要件审判九步法到要件诉讼九步法的突破
德国著名法学家赫克曾经说过:“在所有的改变中,方法的改变才是最大的进步。”从事法律工作和法学研究多年,对于先贤的上述名言备有体会。事实上,以方法的探索为表征的法律思维创新,贯穿了发现法律和实践法律的全过程。
在民商事诉讼实务中,方法上的总结也逐渐成为实务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如果说邹碧华法官的《要件审判九步法》作为审判活动的方法总结,为一线法官们提供了切实提高审判效率的体系性审判方法和思考维度,成为法官们的职业必修课,且鉴于律师参与代理的诉讼活动正是审判活动的一环,这种体系性审判方法对于律师亦大有裨益,但由于视角的不同,从审判活动的方法中获取律师代理诉讼活动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读者个体的吸收和转换程度。那么以律师行业为视角,是否存在针对律师从事诉讼活动的专门性方法论指引书籍?
20218月,段清泉先生新著《诉讼精细化 要件诉讼思维与方法》一书出版。反复通读这本《诉讼精细化 要件诉讼思维与方法》之后,感念于段清泉先生对于民法实施与运用的倾注,并着力于总结和贯彻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律师在民商事诉讼中对专门性方法论的需求,为民商事诉讼提供了一套全整合、可操作的思考工具。该书出版后,业内普遍反响良好,自在意料之中。
我认为,该书创造性地提出要件诉讼九步法,不仅与要件审判九步法形成了呼应,更是针对性地为律师打造了一个好的思维模型。正如书中所言,“成年人学习的重点不是获取更多的信息量,而是要学习更好的思维模型。对于法律适用来说,好的思维模型胜过知识的堆积。”
从思维角度着眼,我认为,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崭新的法律思维智慧,对于尚未构建自身思维体系的法律人而言,本书可以成为着手构建的基石,对于已经构建自身思维体系的法律人而言,本书可以成为强化、修补和完善的有力武器。  
 
要件诉讼九步法对请求权基础思维的创新
体会要件诉讼九步法,段清泉先生从方法论角度,拆分为九个步骤,即发现案件事实、寻找请求基础、划分法律要件、整理要件事实、证明要件事实、论证要件事实、排查诉讼争点、合理制定方案、精准实施方案。这九个步骤,涵盖了诉讼活动的全过程,从事实的发现和法律的搜索,到事实的证明和法律要件的论证,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正如书中所言,“该方法以查找请求权基础为先导,以证明责任方法划分为枢纽,以要件事实理论为支撑,将律师的代理工作细分为环环相扣的九个步骤,看似稀疏平常的五十四个字,却把民事实体法、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的知识体系有机串联,并创造性将律师代理案件的抽象思路分解为具体的工作步骤。”
从思维色彩上,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坚持了王泽鉴老师一直推崇且目前已为法律界人士普遍接受、运用的请求权基础思维。然而,除对请求权基础思维进行深入贯彻外,本书又不囿于请求权基础的一般论述,而是将其放进整个民商事诉讼活动的大背景下,为当事人和律师规划了一条以请求权基础思维为核心的、更为全面和综合的道路。
尤值称道的是,除请求权基础思维的方法性论述之外,本书在要件诉讼九步法的最后一个步骤也就是精准实施方案中,还专门以民事诉讼中普通程序的进展为蓝本,提出了民事起诉状的撰写、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代理词及民事上诉状撰写的一系列实务要点。可以说在思维方法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总结和归纳了实际操作中的关键和重点,显然,上述具体分析,正是为了实现书中所言,“再好的方案,也需要精准地执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此外,本书除了要件诉讼九步法的方法编外,还专门设置了基础编,对各种请求权作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足见作者不仅着眼于提供一套在民商事诉讼中可供操作的思考和施行方法,还力求拓宽这种方法论的理论深度,可谓是在实务和理论之间互相结合、来回穿梭,从理论建构到实务应用,再从实务方法反哺理论重建,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兼具理论奠基、方法指引和操作要点的好书,这对律师在代理民商事诉讼案件中实现工作的逻辑化和结构化目标,提升代理质效,具有实质性助益。
 
重塑法律思维的核心是方法论的更新
通读本书的另一启发是,“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事实上,除了民商事诉讼实务中,需要一套成熟的方法论供给之外,扩展至整个法律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同样需要方法论的指引,需要从方法论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塑造法律思维。换言之,重塑法律思维的核心是方法论的更新。
律师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这是行业共识,但是我们往往停留于知识点的输入与铺陈,而较少思考加工知识的方法,更鲜有在法律思维指引下,形成一套适于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互联网时代的法律研究与工作,学习途径已极大丰富,但也不可避免地也带来相应弊端。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往往沉湎于碎片化知识的汲取,却忽略了知识体系的架构提炼。长此以往,太多人拥有大量的堆积知识,却缺少存放这些知识的有效框架,更缺少塑造知识框架的思维工具。因此,在实践中遇到相关问题时,很难及时从纷繁芜杂的知识中提取充足养分。
针对法律人的现状与困境,《诉讼精细化:要件诉讼思维与方法》一书提借的要件诉讼九步法,使我们在日常的法律研习中,自觉进行具有方法论特质的思维锻造。比如在学习法律条文时,可以请求权基础思维为导向,辨别哪些能够具备请求权的构造,哪些作为辅助性条文;在学习案例时,构建自己的案例库,将裁判观点分门别类放入,形成对法律条文的进一步解释和扩充,等等。
列夫·托尔斯泰尝言,“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无限而记忆有限,面对知识的汪洋大海,只有能驾驭实务要求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底层思维逻辑,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而不是被知识的体量裹挟。目前看似琳琅满目的法律图书市场上,以方法论为主题又具相当深度的专业书籍,实际是非常缺乏的,这就更体现出本书的重要性,它带给读者的启示是,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养成科学的法律思维方式,以及基于此种思维之上的高效学习方法,不管是在实务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还是在法律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只有始终以方法论作指引,彻底改造自身的惯性思维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疫情影响,《诉讼精细化》一书第三次印刷未能如期进行,书店一度缺货二十多天,现在已经能够正常购买。

需要购买《诉讼精细化》请扫开下面的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