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去世不久,朱自清对齐白石的弟子陈竹隐一见钟情,陈竹隐不愿给他的5个孩子当后妈。朱自清一连写了71封情书,终于打动了她。可才结婚不久,陈竹隐就发现朱自清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因此她决定离婚。 1904年,陈竹隐出生在四川成都,她出生时家道已败落。陈竹隐兄弟姐妹众多,她排行最小,日子虽然过得窘迫,但在她8岁时,父亲还是送她去了私塾念书。 在她16岁那年,她的母亲病逝了,不久父亲也因忧虑过度随妻子去了。 失去了父母,陈竹隐懂得了以后什么事都得靠自己。很快她就离开家,并考入了四川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毕业后,她进入了青岛电话局做了女接线生。 一年之后,陈竹隐又考入了北平艺术学院,在艺术学院,她师从齐白石、寿石公等先生。 1929年,陈竹隐毕业后先到了救济院工作,之后又做起了家庭教师,她还在红豆馆主浦西园门下学昆曲。 就是在这一年,朱自清的原配妻子武钟谦因病去世。 浦西园很焦急陈竹隐的婚事,后来在浦西园和清华教授叶公超的撮合下,陈竹隐和朱自清见面了。 陈竹隐不仅长相漂亮,而且特别有才华,人也活泼有趣。 32岁的朱自清对26岁的陈竹隐一见钟情。 陈竹隐虽也爱慕朱自清,但一想到自己要做5个孩子的后妈,她就退缩了。 为了追求陈竹隐,朱自清开始给陈竹隐写情书,每一封情书都充满了他对陈竹隐的爱慕和喜欢。 他称自己已被陈竹隐俘虏了。 陈竹隐一共收到了朱自清写给她的71封情书后,她接受了朱自清。她认为像朱自清这么有才华的人,应该有个人来帮助他,替他分担生活的压力。她觉得自己就应该是那个人。 1932年,朱自清和陈竹隐举行了婚礼。 然而婚后不久,陈竹隐就找不到恋爱时的浪漫和甜蜜了,她每天得围着家务事和孩子们转,让她更崩溃的是,朱自清的大男主主义风格让她很郁闷。 朱自清希望陈竹隐按照他的方式料理家事。 朱自清希望婚后的陈竹隐可以变成前妻武钟谦那样。 陈竹隐是个有新思想的女性,虽然她很愿意承担家务事,但是突然让她转变,是有难度的。而朱自清没有鼓励她,更多的是指责。 陈竹隐是个喜欢浪漫的女性,可婚后,朱自清陪她的时间大大减少,恋爱时两人经常一起谈天说地,朱自清还会带她出去游玩。婚前婚后的巨大反差,让陈竹隐有些后悔了。 有一次陈竹隐请了朋友来家里做客,陈竹隐特别高兴,她和朋友聊得特别热烈,聊到有趣的地方,陈竹隐和朋友放声大笑。 妻子的言行让朱自清很是不满,他觉得妻子不能这么失态,这么吵。 朱自清看着眼前太过活泼的陈竹隐,他愈发地想念起了前妻武钟谦。他觉得武钟谦做得就很好,而陈竹隐并不是他所希望的样子。 陈竹隐感觉出了朱自清对她的不满,其实她对朱自清也是很不满的。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她向朱自清提出了离婚,婚姻走到这一步朱自清沉默了,他开始反思自己。 当时他追求陈竹隐之时,有一个富家子弟也在追求陈竹隐。可陈竹隐最后选择了朱自清,她甘愿放弃很多,在她自己未做母亲之时,就当了五个孩子的继母。这对她来说已经是做出很大的牺牲了。 婚后,陈竹隐承担下了所有的家务,朱自清却没有表扬和鼓励,还一味地挑三拣四。 正是有了陈竹隐,朱自清才能安心研究学问。 她与前妻武钟谦本就不同,为何非要拿武钟谦来衡量她。 两个女人所接触的“世界”也不同,她们的思想也会不同,性格自然也会不同,没必要让她方方面面都做出改变。 顿悟后的朱自清开始做出改变,他尽量抽出时间陪伴陈竹隐,两人一起听戏,一起唱昆曲,一起散步的日子又回来了。 陈竹隐的快乐又回来了,即便是照顾孩子,做家务很累,她的心里也是甜的。 后来陈竹隐给朱自清生下了三个孩子,但对朱自清和前妻的五个孩子,陈竹隐始终视如己出,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家庭特别和睦。 陈竹隐和朱自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了分歧,他们从来不会当着孩子的面争执,这给了孩子们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当时一大家子靠着朱自清的工资和稿费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在最难的时候,陈竹隐偷偷去卖过几次血。 特殊时期,一大家子随清华去了昆明,一家人的生活更加窘迫,为了给朱自清减轻负担,让他安心工作,陈竹隐带着孩子们回到了成都。 她找了一份工作,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孩子们。 1948年,朱自清去世,陈竹隐被安排在清华园图书馆工作,每月工资60元。得知大儿媳生活不好,她把一半工资给了大儿媳,直到大儿媳找到了工作。 此后多年里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儿女们。 1990年,86岁的陈竹隐去世。在她去世七年后,儿女们发现一个小箱子,里面放着75封信,其中71封是在恋爱时,朱自清写给她的情书,另外四封是婚后朱自清写给她的家书。 她把朱自清对她的爱藏进了小箱子里,在朱自清离开的42年里,她不知偷偷拿出来翻看了多少次。 她对丈夫,对孩子们的爱默默无声,但却轰轰烈烈,她的一生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充满大爱。#情感点评大赏# #八卦手册# ![]() ![]() ![]() ![]() ![]() ![]()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名人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