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的重重足迹,探寻先秦和秦朝时期的监狱制度 前言 监狱是现代社会每个国家都普遍设立的关押场所,看守所和拘留所也属于监狱的一种,用于关押一切犯人。监狱不是一蹴而就就形成的,其功能也不是一下子齐全的。监狱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伴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原始社会没有阶级,自然没有监狱。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人类文明共出现以下四种类型和时间段的监狱:奴隶制国家监狱、封建制国家监狱、资本主义国家监狱、社会主义国家监狱。我国悠久的历史是有着浓厚神话色彩的,中国神话中第一位创建监狱的人名为皋陶(gāo yáo),黄帝之子少昊之后,清脸鸟嘴,铁面无私,用一只名为獬豸(xie zhi)的独角兽来判断谁有罪谁无罪。 这独角兽并不是每次都用,而是遇到犹豫不决的疑难问题,皋陶才会请出。皋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曾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即国家司法长官),又有着大禹禅位予他的才能贤德,因此他既是史学界和司法界的“司法鼻祖”,又是监狱之神。这是有神话且不科学色彩的监狱诞生之路,有文字记载和史学界认同的监狱诞生之路则说来话长,不是几句话能解决的。先秦和秦朝的监狱制度为中国后来的监狱制度制定下一个框架,基本格调有了,其他东西水到渠成地有。可以说,监狱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基础威慑所在。 1、国家的产生及监狱的出现 国家的产生和监狱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关系,因此了解监狱制度的起源,就必须要从国家的产生说起。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国家的形成。《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经启九道。”表明当夏朝建立后,夏朝统治者根据地域划分居民,而不再是按照粗糙且不实用的血缘关系划分,这是国家区别于血缘氏族部落的重要标志之一。除此之外,监狱、军队等国家暴力机关的建立,更是让夏朝彻底摆脱了氏族部落的束缚。夏朝是中国从原始社会转入奴隶社会后逐步建立的,奴隶社会的奴隶主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互相征伐,掠夺敌人的财产和人口。 战争结束后,所掠夺俘获来的人口会被作为战利品,安置在一个特定的场所看守起来。而这个场所必须封闭,以防这些“战利品”逃脱。不过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社会资源的极度匮乏,石墙瓦顶的监狱是没有精力和条件去筑建的,所以奴隶主们利用大量的一种枝枝蔓蔓上全是尖刺、名为丛棘的植物编构成密实的植物围墙。俘虏敌人先被捆绑起来,再囚禁在由丛棘编构的围墙内。《易经》云:“用徽纏,置于丛棘。”丛棘墙就是中国监狱最原始的形态,也是后来监狱之雏形,其职能还是相对单纯的,丛棘监狱的出现意味着社会思想和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的进步。 2、夏商周监狱的具象化 夏朝生产力极为低下,因此监狱形态是最原始的,简单地用泥土修筑成圆形围墙,将犯人关在围墙里。古人记载夏朝监狱:“狱确也,言实确人情伪也,又谓之牢。言所在坚牢又谓之圜土,言筑土表墙,其形圜也。”夏朝的常用监狱名称不是刚刚说的圜土,而是谓之夏台。《史记-夏本纪》为证: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夏曰夏台,言不害人,若游观之台,桀拘汤是也。监狱夏台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真正意义的监狱,只是临时拘留犯人的场所,一般不会长期拘留,而是直接杀掉,并且它不具备执行刑罚的功能。夏代关于监狱的设置和使用还是较为简单的,没有什么过多的功能和思想参与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