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财务自由你肯延迟享乐存起70%的收入吗?

70后的Winnie和美籍丈夫Jeremy成功在40岁前靠着减少物欲及开支,储蓄七成收入,订立长远的投资计划,达到财务自由,努力10年存了约950万港元,实现提早退休的梦想,一家三口开展环球旅程。

分享了一个“4%法则”成功个案,介绍Winnie和丈夫Jeremy如何去达成这个目标,之后以“4%法则”去过一个丰足的退休生活。今次则和大家硏究一下,我们究竟可不可以像Winnie般,肯在20多岁开始便放弃物欲,延迟享受,省吃俭用10多年,换来之后60年财务自由?

Winnie认为要视乎每个人的努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认真审视自己的花费财务状况,减少物欲,至少开始存钱就是好事。

朋友问Winnie:“为提早退休而改变生活习惯困难吗?”她坦言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需要很大的努力,记下每笔消费,少买想要的东西,学习投资等,“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辛苦,牺牲了原有的生活品质,但每天慢慢变,节约变成习惯,也感到乐在其中,这些微小的改变累积起来,也为我们日后60年的生活带来了无忧的自由。”

Winnie表示,他们一直过着节约环保的生活,“当同事们都买屋买车时,我们住在学生区便宜的出租公寓,不买新衣服,家具日用品主要用二手货,能DIY的东西都会自己做。”她亦会在帐本记录每天的支出,让自己认清能否有节省的空间,当非必要支出减少时,存款就可以慢慢增加。

她指达到财务自由的第一步,是省掉很多在一般人眼中必要,但他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例如婚礼没结婚戒指,不穿婚纱不摆酒,蜜月旅行是去爬山。试问有多少女士接受得了?他们选择把结婚的费用节省下来投资未来。

“收入的高低不代表存款的高低,如果不习惯减少支出多存款,收入高的时候也只会多消费。就算收入增加10倍,我们还是会维持目前的生活模式,因为我们已认清让生活快乐、真正需要的并不多。”这几年来就是靠省下来的点点滴滴,令他们能提早退休的原因。

Winnie笑言,他们能够做得财务自由的方法,其实是老生常谈的理论,就是学习多储钱少花费,并学习如何投资增加“被动收入”。

她强调存款的重要性,例如以每年存款比例为10%计算,要工作5年才能存到1年所需的生活费(不含利息),但如果将存款比例提高至50%,就只需工作1年,便可存到1年所需的生活费,“但社会大部分人永远只追求快速致富及高利率,而不是脚踏实地的想办法减少支出,事实上我们也是努力了十多年才能达到财务自由。”

Winnie和Jeremy储够了日常生活急备金,有稳定存款便开始投资,投入一笔本金长期投资,预计持有30年以上,严守大原则:只领股息,不赚帐面差价,低位时多买入,高位时不卖出。

他们最初投资整体市场指数基金(ETF)和少数有稳定利率个股约70%,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及债券则各15%。“因为长远来看,整体市场指数基金的历史成绩表现比多数单个投资的好,虽然指数的帐面价位或会变化大,但由于我们打算长期持有领股息,所以不需要在低价时售出,对我们的影响较小,我们亦会选择管理费较低的。”

她坦言,一开始投资时他们的户口每月只能收到约十元的利息,但其后定期投入本金,他们的股息和利息已经足够支付目前生活所需。他们的投资方法亦会随着市场变化而改变,但均以追求长期稳定的股息为原则。

她回想当他们一开始接触到提早退休的观念时,心中也存着许多怀疑,但真正开始实行后,就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我们想传达的想法很简单,有人追求及时行乐,我们追求的是达成财务自由后的延迟享乐,达到财务自由后并不代表你就要退休,只是赋予你更自由选择的人生。”

Winnie达到财务自由6大关键

1.薪金收入必须存七成以上

2.设定退休金的目标:10年储约1000万港元

3.储够退休金后,靠稳定的股息收入作生活费,以长期投资为主

4.存下的钱大多投入ETF,并选择投资股息率2%至5%的ETF

5.投资大原则是高位不卖,低位加码,收息为主

6.选择额外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如税、手续费、管理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