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城古屋今世——陈氏宅第(下篇)

 wfchengyzzs 2022-05-14
图片
图片
点击音乐  静心聆听


不久之前,我们推送了扬城古屋今世——陈氏宅第(上篇),此次周超英老师将继续为我们带来陈氏宅第的精彩故事。


今年是扬州荣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40年来,扬州一直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思路推进古城保护与复兴……



小圃

永胜街中段东首,有条叫夹剪桥的小巷。夹剪桥的东边又连着通运街,可到湾子街。位于夹剪桥10号是距今已有160年的小圃。朱江撰写的《扬州园林品赏录》记载,小圃为清同治间户部主事陈象衡所建,据相关专家考证陈象衡即为陈仲云次子陈韨。
图片
一直有陈氏“一门三进士,父子两传胪”之说。“一门三进士”说的是陈仲云、陈六舟以及陈咸庆。“父子两传胪”说的陈仲云和陈六舟。实际上应该是“一门四位进士”,还有一位就是小圃的主人陈仲云的次子陈韨,他在咸丰丙辰年(1856)高中进士 。
图片
小圃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分东西两路建筑,东路为住宅,西路为园林。
图片
东路住宅前后三进,紧凑规整。首进为门厅,原有屏门,现已不存,然可见门窝。
图片
图片
第二进为三间正厅
图片
厅内柏木卷棚轩,梁架驼峰雕刻云头及花卉图案极为精致。
图片
腰门雀替雕刻缠枝花卉纹。
图片
第三进为二层小楼,槅扇、槛墙、支摘窗、木围栏等保存完好。图片
东西两路建筑以西的方门相隔。图片
方门及门槛都为老宅旧物。
图片
方门内入院门外沿雕刻有变形夔龙纹,纹饰雅健,刀脚清晰。图片
由方门进入即为西路建筑,此路建筑前后两进,第一路花厅保存有六扇雕花槅扇,裙板浅刻博古图案,古意盎然。图片
再看看小圃的外围墙,当时砌的墙品质并非高档。图片


汉庐

广陵路中段老中百一店东隔壁为三祝巷,前行百米左转几十步即为石牌楼7号大门朝北的“汉庐”。
图片
陈仲云第四代的曾孙陈含光曾住在这里。陈含光称为“诗书画三绝”的著名书画家,16岁时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了秀才,清光绪举人,后官至道台。陈含光还是晚清时期扬州文人组织“冶春后社”的核心成员。这里当时是陈含光与冶春后社好多诗人、文人墨客聚会、雅集的场所。
图片
汉庐占地面积约770平方米,是一座复合式大院。大门北向,入内,火巷隔成东、西两路并列。东路主房前后三进,西路主房前后对合二进。
图片
东路有花厅、大厅及住宅楼,住宅朝西有仪门一道,门楼磨砖砌筑,檐口三重叠砌飞檐,匾墙嵌贴磨砖斜角锦,门角缀砖雕雀替。对开两扇实拼木大门上“幸福平安宅,福门黄金地”对联簇崭新,仿佛刚刚过完了春节。
图片
进入仪门,有一小门厅,门厅前是青石板铺地的小天井。图片
两三步跨过小井,穿过有高大的铺板门和青方砖地面的过道,便来到“汉庐”硬山顶的正屋。
图片
正屋围着青石板地的天井,朝南、朝北各有一间客座。朝南客座正是当年扬州名儒陈含光挥毫作画的地方。
图片
图片
古宅虽已翻修过,但主体结构未动。正房的老梁柱上还雕刻着莲花座和卷叶草等精美图案。
图片
朝北间门最上方的窗仍是原来造型。
图片
进门的小过道很好地保留着过去的样子。
上面还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所装的电灯开关。
图片
据居住在这里的老住户介绍:越过小天井,向东穿过厢廊过道,还有大天井一方,朝南有厅堂三间,厅堂南置照厅三间,再南为上下各三间的楼宅。
因厢廊过道堆满杂物,早已不通,可惜笔者无法进入一探究竟。
图片
过道那头木制的八角门还是能看的清清楚楚。
图片
进入这条火巷便到了西路建筑。
图片
西路系明三暗五加厢房四合院住宅,正屋与侧座相对而建,正屋面阔五间,朝南朝北对合两进。
图片
图片
朝东朝西对称厢房各两间,形成一个四合院的格局,进深七檩,杉木梁架,室内置天花,也为硬山顶。图片
庭院宽敞,青石板铺地,庭院中植一株近百年黄芽。
图片
著名浅刻大家黄汉候也曾居住在此。朝南五间室最西一间连接西厢房,这里,当年正是黄汉候的工作室。在其孙黄忠祥的精心呵护下,这间屋子还保持着黄汉候先生在世时的原貌。晚清海梅大床、金丝楠木书画橱、榉木书桌、雕刻的木椅,这些都完好无损。
图片
古宅上保存良好的原物是屋正中一屏落地木雕冰裂纹式月门罩格,让人大饱眼福。
图片
古城故事多,哪怕是一条不起眼的支巷,里面都走出过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人物。
扬州的街巷古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它们承载着历史,记录着时光,也凝结着乡情,传承着文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保护她?这是古城的一笔无价之宝。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