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进草书|直指人心的《素书-遵义篇》,很少人知道和看过

 偷得浮生半曰闲 2022-05-14

关于《素书》,先给你讲个小故事:大家都知道,张良是刘邦的军师,秦朝末年,张良谋划刺秦,刺秦失败后,张良逃亡下邳。话说有一天张良在下邳的河边散步,桥上坐着一个穿粗布衣服的老汉。张良走过去的时候,老汉故意把鞋掉在张良跟前,说:“小子,捡下鞋!”张良很想揍他,但看着他年迈,强忍着把鞋子捡起来。老汉又说:“给我穿上”。张良强忍着跪下帮老汉穿鞋,老汉把脚伸过来,笑呵呵的穿鞋走了,说:“孺子可教也,五天后的早上,我们于此再会。”

五日到了,张良前往,老汉已经在等他了,说:“很老者期会,还让我老人家等你,太不像话了,再过五天,同一时间再会。”

又过五日,鸡鸣时分张良就去,老汉还是比他早,很生气的说:“怎么又让我等你?再过五天再来!”

又过了五天,半夜时张良前往,等了一会,老汉也来了,高兴的说:“这才像话嘛!我有一本书要授你,你若读了,可成为帝王师,十年后,将会与兵起事,此书可助你能不世之功。过十三年之后,你与我在济北重遇,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是我。”说完,飘然而去。

天亮后,张良翻开书卷一看,乃是《素书》,认真研读此书,后来果真作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军师。

宋代张商英在《素书序》中说:张良并没有把这本书传给后人,而是将书埋进了自己的坟墓。张良死后大约五百年,盗墓人从张良墓里偷了这本书,才在民间流传开来。

本堂在这里展示的是《素书》遵义篇,讲的就是要遵从'人之所宜,赏善罚恶',实际上是御下之术。不能被属下蒙蔽迷惑,不能随便发火而损失威严,不能当众侮辱人,不能因私废公,不能亲谗佞远忠贤。在用人问题上,不能用而不任,也不能任而不信。在功过问题上,不能吝啬奖赏,也不能过于计较,更不能赏罚不公。在决策上,要仁字当先,计谋要严格保密。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