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任中恒︱驻村工作队找到了新支点 ——鲁河乡采访材料之二

 陈晓春 2022-05-14

 



驻村工作队找到了新支点
——鲁河乡采访材料之二

文/任中恒

又到了春暖花开时节,先锋村在朝霞中炊烟袅袅升起,雨后,屯边偶尔传来布谷鸟在远山的呼鸣声,春雨贵如油,农民抢时间,已经把村里的大块土地播种完毕。

省招生考试院驻龙江县鲁河乡先锋村工作队,他们的扶贫使命也已经胜利结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脱贫成果,圆了何家屯百年的梦想。

 转段后,他们又开始筹谋,如何再次播下先锋村振兴的种子,让村民走向更加顺畅扎实的致富之路,真正成为龙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驻村工作队在苦心寻觅,如何找准了新的方向,描绘新的路线图。 

2022年夏季伊始,驻村工作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共拟了一个崭新的目标。

驻先锋村的李宏伟、尹兆明、张全林是省招生考试办派来的干部,李宏伟担任第一书记,责任意识极强的他们,理念永远是履职就要追求卓越,有负荷就要砥砺前行,要干,就要拿出最好的成果!这就是驻村工作队共同意识。

李宏伟咋来之时,曾走访和翻阅过何家屯的过去,掀开这里沧桑的历史帷幕,他追寻最早来此地开荒先辈的足迹,透视他们历史上挣脱贫穷的最早源头。从中总结前人的探索与成败,他看到了先辈人载着漫长的艰困,不忘图强思变的初心梦想与及其不息的追求。他仿佛看到了那些力图摆脱贫困的人身上挂满历史风霜,恍若看到那些人艰辛蹒跚前行的影子。

今天摘去了贫困的帽子,过程多么不易,自己对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走向小康的共产党员、两委干部们,心中充满敬意。自己也为自己在脱贫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而感到欣慰,因为自己也参加了这场百年脱困的攻坚战,做到了前辈想做而没有作到的伟大事业,在我们这一代解决了贫困的百年困扰。深感荣幸。同时,自己也对驻村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

驻村工作,以扶贫为中心转向村民返贫检测。就这么一转,虽然是幸福的转身,而没有了扶贫济困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减少了按步实施的严密规划,减弱了赶进度的敲鼓声和上级催促的音量。驻村工作队恍若一下子失去了节奏感和规律性,没有了清晰的对象和紧迫的氛围。任务时限、目标对象、达到标准。一切都变了。

李宏伟,作为驻村的第一书记,他在深入总结打赢脱贫攻坚战经验的同时,思想意识中并没有把精神干劲放松下来,他与另外的工作队员尹兆明、张全林不间断的深入农户,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了解情况,注视新问题,听取主张。思考着驻村工作新的切入点,思谋着给自己加压,再树一个新目标。再掀一个新高潮。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源。把振兴先锋村提高到战略的新高度,再接再厉,延续和换发2021年党旗下的扶贫之光,让先锋村的上空,再次泛起中国共产党助农的新曙光,再造党与农民血浓于水的光辉形象,切实保证农民的幸福路越走越宽敞。

他们经过谋划,又开始了新征程。

李宏伟、尹兆明、张全林与两委积极配合,主动扛起先锋村振兴的重任,明确了使命职责,谋划2022新的举措。

首先,他们以聚焦产业为突破口,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组建和完善海舰光伏公司,完备年向国网输电320千瓦光的伏产业,为先锋村增收20万元:利用省扶贫资金和争取招生院出资等方式,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的现代农机作业队,购置免耕机10台、玉米收割机1台,拖拉机3台,铲车一台,打包机和旋耕机各1台。年耕作收益10元;购置喷洒农药无人机一架。承担全村防虫、防灾任务。

之后,他们推进以人文关怀为着力点工作方向,他们知道寻找一个发展的内在的动力机制 ,不能不考虑人的行为的现实可能性 ,庄子说过,中国之君子明礼仪,陋于知人心 。这是对中国目前农村状态的一个深刻的诊断 。动力不是内在就有的东西 ,要想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动感 ,就给让农民有利可图的实惠,有实惠才有动力。工作队通过市场调查,得到了市场需求信息。他们有针对性的让村民各施其长,能种药材的种药材,能蒸豆包的蒸豆包,能腌酸菜的腌酸菜,能种啥特色的种特色,能做豆腐的做豆腐,工作队与两委一起通过引领支持,悉心与电商对接,悉心产销服务,打通流通渠道,推进庭院经济、小作坊、粘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的繁荣发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家发展动力持续提升。

再是,为了快速提升农民科技、经营、市场理念和个人素质,学会与电商协调沟通,他们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协调社会力量及城市民间捐助等途径,为先锋村提供全新电脑10台,打印、复制、扫描一体机3台。为鲁河乡中心校援助笔记本电脑54台、台式电脑16台,打印机20台,改造宽带功能提升效率4倍。

最后,驻村工作队严格约束自己,坚守宗旨意识,珍惜这次农村履职经历。他们个个保证,必须做到“躬身沉得下、实践摸得清、思路搞清析,方向较对头,才能干得好。他们知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有了良好的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就能把乡村振兴的重任担负起来,把十九大提出的任务目标全面落实下去。因此,为实现振兴的目标,必须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表率精神,真正沉下心来作、静下心来想、稳下心来干,在与人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培养鱼水深情,在理清发展思想、寻找致富点子中提升工作能力,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落实惠民政策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与两委一起一步步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目标和措施明确以后,李宏伟、尹兆明、张全林走在村头,几位村民先后向他们亲切地打招呼,一位老大爷说:“你们驻村工作队就是我们何家屯的福星,你看脱贫之后的第一个春天,一场及时雨就来了,没种地就先下透雨,历史罕见,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你们就是护佑我们的活菩萨,是我们何家屯的贴心人。我们永记你们的恩德”!

这句掏心窝的话,让李宏伟、尹兆明、张全林激动不已,心里平添了更多的勇气。


作者简介

任中恒,笔名耕牛,1953年3月生人。做过企管、党办、行政办的工作,机关退休公务员。在《黑龙江粮食经济》《齐齐哈尔社会科学》《黑龙江商业经济》等刊物发表科技论文几十万字。创作了近百万字的历史探索、散文、小说、评论、诗歌等作品,在相关的杂志或网站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