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点14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北京专用)

 fuhaizhenren 2022-05-15

图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点14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命题趋势】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含鉴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手法、写景手法等,一般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作答。答题时先辨析、再分析最后答出艺术效果。

【真题再现】

一、【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答案】1.D    2.A

3.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解析】

1.题干是“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错在“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正梅花万里雪深时”,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须相忆”是临行前的执手勉励,相互勉励莫相忘不断传递祖国恢复之大业的消息。

2.题干是“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词的内容、判定其表现手法,理解词人的思想情感。A项,正确。东北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收复北方失地。山河破碎,投降派的阻挠,以致词人惭愧得都怕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B项,“赤壁矶头千古浪”,错在“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项,错在“表达对友人的担忧”。D项,错在“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题干是“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词的艺术特色。回答该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龙吟虎啸”和“和缓”这两个关键的提示词。结合诗句先回答“龙吟虎啸”的表现,再回答词中“和缓”的表现。“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下笔非常生动而有力。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等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委宛而深厚,见情见志。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考点详解】

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运用比喻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如: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表示两个相对、相近或相关的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对偶可以使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崔颢《黄鹤楼》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运用排比可以使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运用反复可以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运用借代可以使诗歌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设问: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运用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运用双关可以使表达含蓄,语义丰富。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顶真: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运用顶真可以使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壮物叙事,条理清晰。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通感:也叫移觉,就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运用排比可以使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的《玉楼春春景》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答题模式:

1.答题时首先明确手法。

2.结合诗歌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

3.答出效果。

二、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4、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4、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岀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15、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题模式:

(1)首先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4)再次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三、写景手法

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参照前面的表现手法。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四、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因事缘情

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借景抒情

当作者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做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写乐情: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哀景述哀情: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再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乐景衬哀情:《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如杜甫的《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碧绿的江,青葱的山,火红的花,洁白的鸟,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谓不美,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再如唐代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意盎然的美景反衬出少妇内心的哀怨、凄凉。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托物言志

作者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王安石的《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

咏史抒怀

如张可久的《 [中吕]·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又如刘禹锡的《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衣冠往来的乌衣巷,而今已经荒凉冷落,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释)李纲,抗金名臣。本诗作于他被排挤而谪居武昌时。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极言牛劳动重、收获多,“千”是实指。

B.第二句运用反问,强调牛积劳成疾后的境遇。

C.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赞美病牛高尚的品格。

D.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却蕴含深意。

2.下列各句中“牛”的意象所寄托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尘事久相弃,沈浮皆不知。牛羊归古巷,燕雀绕疏篱。(李远《闲居》)

B.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李郢《夏日登信州北楼》)

C.霜落牛归屋,禾收雀满田。遥陂过秋水,闲阁钓鱼船。(李建勋《田家三首》)

D.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梅尧臣《耕牛》)

3.本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A    2.D

3.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本诗用朴实的语言塑造了一头勤劳的、力耕至筋疲力尽却无人疼惜,只要能让众生吃饱不惜卧病残年的高尚的病牛形象,作者借咏牛来表达自己为了国家、百姓奋力抗金,哪怕身受排挤却依然不改初心的志向。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的能力。

A.“'千’是实指”错。本诗中的“千”是虚指,说明牛耕地之多,收获之丰。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事物形象的能力。

A、B、C选项中的“牛”是归来的牛,悠闲的牛,寄托了作者对闲适的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D.本句中的“牛”是耕田到力尽仍吃不饱,秋收后依然要劳作而不得闲的牛,寄托了作者对于如耕牛一般辛苦劳作的人们的同情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耕犁千亩实千箱”,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力尽精疲谁复伤”,运用了诘问:它自身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可是病牛并未抱怨,只要众生都能吃饱,不惜羸病,独自卧在残阳之中,此处残阳运用双关,也指晚年。整首诗看似写牛,结合注释可知其实是在写作者自己,表达作者自己的志向,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4-6题。

东溪(注)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安徽宣城。这首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年)作者乡居时。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面对美好的景物,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

B.“老树着花无丑枝”一句,虽然体现出“闲意”,却也包含了人生易老的伤感。

C.颈联写水中景物,抓住“蒲耳”与“沙石”的独特之处,使二者形象非常鲜明。

D.本诗写景与抒情结合,边叙边议,水乡的秀丽风光与自己的闲情逸趣巧妙融合。

5.这首诗使用了“短短”和“平平”两个叠词,下面对其艺术效果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短”和“平平”两个叠词分别突出了蒲耳和沙石的特征,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B.本诗中叠词的使用增加了语言的感染力,更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叠词和本诗一样,都强化了意境的宏远开阔。

D.“短短”和“平平”艺术效果显著,在描摹事物的同时,还使诗句音律和谐,节奏明快。

6.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对本诗的颔联或颈联进行赏析。

【答案】4.B    5.C

6.示例:诗歌颔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在优美恬静的水边安眠的野凫,在风和日煦的春天绽放春花的老树,将诗人的闲情逸趣融入眼前“野凫”“老树”之中。表达了作者悠闲恬静的情感。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包含了人生易老的伤感”错,“老树着花无丑枝”写岸旁老树,春深着花,是作者乐观、老当益壮心境的写照。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C.“都强化了意境的宏远开阔”错,杜诗中的“萧萧”“滚滚”强化了意境的宏远开阔,而本诗中的“短短”和“平平”则强化了意境的融合、静美。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对本诗的颔联或颈联进行赏析。考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联,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进行鉴赏。

如颔联,写“看水”时所见岸旁之景,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作者看到“野凫眠岸”,想象它的自由自在,感觉它“有闲意”,其实正是作者自己“爱闲”“羡闲”。写岸旁老树,春深着花。此亦乡村常见之景。这样写,不仅使这一平常村野增添几分春色,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作者“心意难老大”的心情。

颔联描绘出了一个清淡平远而又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象,表达作者了恬静自得而又老当益壮的心情。

颈联写春还不到最浓处。蒲草还只短短地长出一截,细绒绒的,很齐整,像被人剪过一般;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冲洗,像筛过似的,很洁净。自然的造化偏偏很刻意,很雕琢。一“剪”一“筛”似乎在有意提醒自己是生活在人世间。身为凡夫俗子,是极难超凡脱俗的,情景交融表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之美和美好心境。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9题。

寄左省杜拾遗(1)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2)限紫微(3)。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杜甫

窈窕清禁闼(4),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注释:(1)杜拾遗:杜甫“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至758年初,同仕于朝,本诗写于这段时期。(2)分曹:分部门而列。(3)紫微:喻皇帝居处。

(4)禁闼:朝堂,宫廷。

7.下列对两首诗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诗前两句写诗人和杜甫同朝为官,上朝时井然有序、庄严肃穆。

B.杜诗前两句回应岑参的诗意,写罢朝后各自退出朝廷,无缘相见

C.岑诗用落花和飞鸟表达自己的不满,抒发了对人生和时事的感慨。

D.杜诗的最后两句表明杜甫对岑参所寄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心领神会。

8.岑诗中的“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两句运用反语手法表达情感。

下列诗句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B.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9.宋人洪迈言“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请结合两首诗歌内容,简述杜诗是如何“奉答”的。

【答案】7.B    8.B

9.①杜诗描写官员下朝景象,回应了岑诗描写官员上朝及下朝的场景,及岑诗对庸碌无为朝官生活的无奈之情;②杜诗以“碧柳”“红花”回应岑诗中的“落花”“飞鸟”,及岑诗对年事已高却无所作为的悲愤之情;③杜诗结尾两句回应岑诗所写的官场状态及对唐王朝拒绝纳谏的失望之情。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句的能力。

B.“写罢朝后各自退出朝廷,无缘相见”错误,只是退潮后回去不同的地方,并非“无缘相见”。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A.比喻,把自己比喻成羁鸟、池鱼。

B.反语,说自己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著名,官倒是因为老病才罢免,实际上他名声因文章而著,官职是因为进谏而被贬。

C.夸张,“天姥连天向天横”采用夸张手法。

D.用典,运用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志向。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要求“简述杜诗是如何'奉答’的”,就是找出两首诗中相互呼应的内容。“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中,前两句写官员们上朝分班列位的情景,后两句写朝入朝暮退朝的景象,与杜甫诗中“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意思相近,相互呼应,都写出二人每天生活就是上朝退朝,没有什么作为,碌碌度日。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写自己为白发徒生而悲伤,羡慕鸟儿的自由自在,表达自己年事已高却毫无作为的悲愤之情;杜甫诗中“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的景物与这两句相对。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两句写自己过于清闲,明明身为谏官,近来却很少进谏。看似在说自己少进谏,其实少进谏是因为朝廷不愿纳谏,流露出对朝廷不愿纳谏的失望之情;而杜甫诗中“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也回应了岑诗中的情感,身为朝官,上朝罢朝却清闲到只能够吟诗赠送朋友,从朋友那里得到应和,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官场生活状态啊!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2题。

枯棕(1)

杜甫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青岁寒后。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2),侧见寒蓬走。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注释:(1)本诗写作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百姓负担沉重。(2)“啅”,同“啄”。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中棕榈高大、种植广,然而因被人过分取用,所以境况堪忧。

B.棕榈在岁寒之后还能保持青色,说明它耐寒、生命力比较顽强。

C.连年战乱,百姓生活艰难,流离失所,只能像蒲柳一样苟且偷生。

D.作者运用“伤”“苦”“嗟尔”“沉叹”“念尔”等词语表达内心情感。

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紧扣题中“枯”字,说棕榈被频繁割剥而更易朽坏。

B.“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棕榈经冬不凋以致遭多次砍伐,反比柳树早衰谢。

C.“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诗人批评蜀中百姓既然养成棕榈又何必取之殆尽。

D.“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寒天中的黄雀形容枯槁,失去生命活力,没于荒野。

1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0.C    11.A

12.(1)本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棕榈被割剥过甚而至于过早枯死的不幸。来喻指蜀中百姓横遭暴敛而生存无路的惨景,表现对动荡时局的担忧,对官府盘剥的激愤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2)诗人将棕榈被剥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有力证明了再顽强的生命力,也经不起无休的割剥摧残,表达了作者的痛惜和愤慨之情。

【分析】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百姓……只能像蒲柳一样苟且偷生”错误。“徒布如云叶,青青岁寒后。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意思是“棕榈尽管具有大如云的树叶和经冬不凋的生命力。但是如果过量地砍伐,它将比易衰的蒲柳更早地凋落”,可见选项张冠李戴,应该是棕榈只能像蒲柳一样过早凋零,这里是形容百姓在长年的战乱中生命脆弱。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B.“棕榈经冬不凋以致遭多次砍伐”错误,结合五、六两句意思看是说“棕榈尽管具有大如云的树叶和经冬不凋的生命力。但是如果过量地砍伐,它将比易衰的蒲柳更早地凋落”,遭多次砍伐并非因为棕榈经冬不凋,而是因为人的私欲。

C.“批评蜀中百姓既然养成棕榈又何必取之殆尽”有误,这两句诗大意是“可怜你们江汉人所生产的东西还剩什么呢”,并不是百姓将棕榈取之殆尽,而是军队将其充作军用物资取之殆尽。

D.“寒天中的黄雀形容枯槁,失去生命活力,没于荒野”有误,是黄雀不断地啄着棕榈,棕榈被摧残得形影凶b枯干,埋没在杂草中。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这首诗前八句为第一段,叙写棕榈树本与松柏一样经冬不凋,但因割剥过量,竟比蒲柳更早地衰谢。中八句为第二段,承接上文,说明棕榈树早枯的原因在于时代战乱不休,棕皮也成了军用物资而被掠夺殆尽。末四句为第三段,由感叹枯棕进一步引出对人民物空财尽、难以为生的苦难的同情。这首诗通篇以物喻人,比兴巧妙,个性鲜明,寓意深刻。托物而寓意,主旨直露,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关心民瘼的博大情怀。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则以比为主,借树言人,使全诗所要表达的主旨形象化,从而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又在比兴中兼用赋法,时而直陈其事,摒弃了一般咏物诗的含蓄,这既是抒发强烈感情的需要,又得“为民请命”之旨,使诗歌增强了针砭现实的意义。此外,在章法结构上,注重了前、中、后的关联与照应,又多用双关,使出入转化更显自然而不露痕迹,足见诗人驾驭是体的非凡工力。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

梦李白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流寓泰州,闻李白流放夜郎而作。②冠盖:指代达官贵人。

13.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梦中李白的到来离去,都令杜甫感到局促不安。

B.“苦道来不易”写出了行路艰辛,二人见面不易。

C.“冠盖满京华”,写出了李白在长安的交游之广。

D.“千秋万岁名”,体现出杜甫对李白极高的评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浮云联想到游子,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B.诗中的“梦”字,具有呼应诗歌题目的作用。

C.诗用五言,简洁而朴重;对偶又使节奏鲜明。

D.“网恢恢”一词化用了“天网恢恢”的典故。

15.本诗写法灵活多样,运用比兴、比喻、对比乃至细节刻画,为表达感情服务。请选择上述中的两种写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13.D    14.C

15.(1)比兴:用漂泊不定的浮云,引发对漂泊不定的游子的思念,自然地引出了对李白的思念。

(2)比喻:以“江湖”“多风波”比喻世事难料、危机四伏;用“舟楫恐失坠”表达对杜甫生涯的担心,形象而又贴切。(3)对比:“冠盖”一句,用满城达官显贵的奢华,与李白的“独”“憔悴”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李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4)细节刻画:写梦中李白离去的“局促”不安,表现二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A.“李白的到来”错误,只有“告归”,没有“到来”;“令杜甫感到局促”错误,“局促”形容李白在梦中离去的情态;

B. “写出了行路艰辛”错误,“苦道”意思是“苦苦地诉说”;

C.“李白在长安的交游之广”错误,“冠盖满京华”形容京城长安达官贵人很多。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对偶又使节奏鲜明”错误,本诗没有对偶。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开篇以比兴领起:“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 (李白) 却不可见。浮云漂泊不定,李白如浮云一样也漂泊不定,由此引出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 

“告归”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来一趟多么不易啊!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恐失坠”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以“江湖多风波”比喻世事难料、危机四伏;用“舟楫恐失坠”表达对杜甫生涯的担心;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使用细节描写表现二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冠盖” 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将老”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运用对比手法,将达官显贵与李白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李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模拟提升】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

古风

李白

其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天桃色,坐叹葑菲诗[1]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其四十七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2],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3]

注释:(1)葑菲诗:《诗经·邶风·谷风》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句,朱熹《诗集传》注,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2)龙火飞:意指暑气渐退,秋天将至。(3)萧飋(sè):风吹松柏之声。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内心难以言说的哀怨。

B.“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言有尽而意无穷。

C.第二首诗托物言志,语言明白如话,于深入浅出中表达人生追求,读来亲切自然。

D.两首诗与《红楼梦》中《葬花吟》异曲同工,都有慨叹花木凋零、红颜易逝之意。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缭绕松柏枝”与《论语》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达的意思相同。

B.“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描写女子容貌艳丽,反衬其被抛弃后命运的凄苦。

C.“含笑夸白日”中用一个“夸”字,写出了“桃花”对“白日”的赞美、感激之情。

D.“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描绘南山松在寒风中倔强独立,无人问津的姿态。

3.两首诗都化用了《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典故,请结合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一典故的。

【答案】1.D    2.A

3.要点一:《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描写桃花怒放,色彩鲜艳似火,象征新娘出嫁,喜气洋洋。李白的两首诗中,都是反其意而用之。要点二:《古风》(其四十四)中,“奈何天桃色,坐叹葑菲诗”意指为什么像鲜艳盛开的桃花一样的美人,后来却会产生葑菲之叹呢?以“天桃”比喻弃妇年轻美丽,用“天桃”“葑菲”两个典故写弃妇自叹自怜,描摹她复杂细微的心理变化。要点三:《古风》(其四十七)中,李白把桃的因春而荣与松的经冬不凋相对比,批评桃花娇然艳丽但华而不实,赞颂青松经秋耐寒而巍然屹立。通过桃花与松树形象的对比,嘲讽徒有其表、华而不实、依靠外力的小人,赞美坚守节操、特立独行的君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D.“都有慨叹花木凋零、红颜易逝之意”说法错误。李白第二首诗主要嘲讽桃花徒有其表而无其实,有其姿色而无其应有的品格。告诫人们人生有一时的荣遇,有千秋的美誉。人们要争取的,应是千秋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B.“反衬其被抛弃后命运的凄苦”说法错误,“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是对弃妇形象的刻画。玉颜,美好如玉的容颜。云发,指秀美的长发,像云彩一样飘逸;素丝,即白发。诗人极写弃妇之美:貌如美玉。所有的美人在她面前都失去光彩;青丝如云,娇媚多姿。就是这样的美貌,仍遭到了丈夫的粗暴抛弃。是将她的美貌与被抛弃的命运进行对比。

C.“写出了'桃花’对'白日’的赞美、感激之情”理解错误。“夸白日”,可以理解为在白日照临下向人夸耀,亦可理解为向着明丽而和暖的太阳夸耀。

D.“无人问津的姿态”理解错误。写到“松”,说“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这是对“桃”说的。这时候,“桃”哪里知道南山的松柏不管西风萧瑟,而傲然独立于天地之间呢?写出了南山之青松,傲然独立于山顶之上,一任秋风之萧瑟而不改其色的姿态。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诗经》“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句描写桃花怒放,色彩鲜艳似火,用红灿灿的桃花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娶到这样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以红灿灿的桃花、丰满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他们的爱情象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李白的两首诗中,都是反其意而用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本是咏婚嫁的诗,后来常用作赞颂新人年少俊美。《古风》(其四十四)中,“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这里用“夭桃”比喻弃妇年轻美丽。“葑菲”,蔓菁与萝卜一类的菜,这里以“菲”暗示她遭到丈夫嫌弃。这两句是弃妇的自叹自怜:尽管我还年轻美貌,丈夫却百般挑剔指责,其实我没有什么过错呀。用“夭桃”“葑菲”两个典故写弃妇自叹自怜,描摹她复杂细微的心理变化。

《古风》(其四十七)中,李白把“松”置于南山以与“桃”所处的“东园”为对;以“松”的“独立”与“桃”的蒙东风而荣为对;以“松”的“独立自萧瑟”与“桃”的“偶蒙春风荣”为对。以少对多,以简抵繁,极见笔力;而一“自”字与一“偶”字,虚而实用,“松”与“桃”的神情毕见,亦可谓一字千金了。把桃的因春而荣与松的经冬不凋相对比,“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批评桃花徒有其表而无其实,有其姿色而无其应有的品格。“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赞颂青松经秋耐寒而巍然屹立,其实也是赞美坚守节操、特立独行的君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6题。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静听关山(1)闻一叫,三湘(2)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3)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注释:(1)关山:乐府横吹曲目《关山月》。(2)三湘:指潇湘等三条江水,也是湖南别称。(3)杨柳,乐府横吹曲目《折杨柳》。

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了写作本诗的背景,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情感基调。

B.“江上何人复吹笛”一句,“复”字凸显出笛歌使得愁苦更加深重。

C.“唯见曲尽平湖深”与《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

D.全诗对笛歌的描写都采用间接描写的方式,生动形象,巧妙多变。

5.下列诗句与“江天寂历江枫秋”一句中,“秋”字所蕴含的感情最接近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B.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湖》)

D.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宋·程颢《秋月》)

6.作者对笛歌的描写匠心独运。请简要赏析“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两句。

【答案】4.D    5.B

6.①这两句写听到《关山月》的笛歌,仿佛看到了自己即将去往的贬谪之地三湘冷冷的月光,听到了那里凄凉悲伤的猿啸。

②作者运用了联想、想象的手法,由笛歌的声音想到了被贬之地的凄凉之景,将抽象的笛歌具象化,寓情于景,表达了贬谪的失意之苦和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

【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都采用间接描写的方式”错误。“横笛能令孤客愁”意思是笛歌让孤独的旅居之人更加愁苦;“商声寥亮羽声苦”意思是笛子的声音寂寥凄苦。这两句都是直接描写笛歌。“渌波淡淡如不流”“江天寂历江枫秋”“三湘月色悲猿啸”“千里春色伤人心”等句则是通过水波、枫树、月色、猿啸、春色等景物来侧面烘托笛歌的凄凉伤感,是间接描写的方式。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江天寂历江枫秋”意思是笛子的声音寂寥凄苦,水天凄清,岸边的枫树在这寂寥悲苦的秋天中孤立。表达了诗人内心因被贬而更加浓烈的伤别之情,“秋”字中蕴含着凄苦悲凉。

A.意思是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意境空灵澄净,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秋”字中蕴含着怡然闲适。

B.意思是傍晚高飞之鸟直冲进昏黄的云里,秋天寒蝉落于碧绿的树上。这两句诗描写深秋暮景,“暮”寒”二字加深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伤别情怀,“秋”字中蕴含着凄凉伤感。

C.意思是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千里洞庭风平浪静,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秋”字中蕴含着宁静祥和。

D.意思是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静观秋光月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秋”字中蕴含着悠闲清静。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可以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作者对笛歌独具匠心的描写。

内容上:这两句诗写诗人听到关山月这支曲子,本来因为离别而伤感无限的情绪,被悲伤的曲调引入更加广阔的空间,想到被贬之后身处三湘之地的自己再无友人相陪,只能一个人在清冷的月光中,听着猿猴凄厉的叫声,倍感凄凉孤寂。

手法上:运用了联想或想象的手法,由凄凉的笛歌联想到被贬之地孤寂清冷的月光,凄厉悲伤的猿啼,将抽象的笛歌化为视觉上的月光和听觉上的猿啼,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笛歌联想到被贬之地凄凉悲苦的景象,寄寓了诗人被贬谪之后深深的的失意之苦和与友人分别的强烈的离愁别绪,极具感染力。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9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7.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

B.“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C.“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8.“酒”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诗人都以酒来传情。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功立业,改变乱世局面,怎奈人生苦短,只有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的美景,诗人常常取酒独酌独饮,然而美景和美酒也无法排解贬谪的愁苦。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杯两杯淡酒,怎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疾风欺人,淡酒无力,也许未必酒淡风急,可能只是愁绪太浓太重,化不开。

D.“浊酒一杯家万里。”边饮浊酒,边思念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能消得了乡愁?

9.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什么乐趣,并具体分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案】7.B    8.D

9.(1)志趣相投的好友们相聚登高赋诗之乐趣:通过场面描写表现出来,乐景衬托乐情。(2)邻里乡亲和谐相处的乐趣:通过“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相思则披衣”“言笑”等细节描写表现出来。

(3)躬耕田园的悠游自得之乐趣,直抒胸臆,“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通过与官场琐事缠身公务繁忙的情形进行对比,直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烦。

【分析】

7.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B项,“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错误。诗句的意思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闲时相思,才见其友情的深挚。披衣而起,可见即使已经睡下,也无碍于随时相招选项曲解文意,“夜不能寐”“彷徨”无中生有。

故选B。

8.本题考查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D项,“怎能消得了乡愁”错误。诗句的大意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热爱家乡和祖国,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并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唯此,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计”字是计议、打算的意思,可见边防军人不回家是主动地、自觉的,可见选项“乡愁”情感解读错误,有对家乡的思念,但不是愁绪,而是乐观积极,杀敌报国的情感。

故选D。

9.本题考查对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概括分析能力。

(1)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村居文士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数晨夕”的图画。一开头,作者就勾画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这些人是同作者志趣比较相投的士人 ,这登高赋诗,也自是文人骚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时,一有良辰美景为之助兴,二有“素心人”相伴,他们自由地敞开心扉,赋诗言志。在赋诗中忘却尘网之苦,获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这是一个生活场面。“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这里,人与人之间 率真融洽的关系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个生活场面。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说,这种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不能轻易地抛弃它。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种生活是多么惬意,而官场上有的却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有此对比,所以诗人才说:“无为忽去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和自己永远躬耕田亩的决心。“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只要努力耕作,就不会徒劳无所得。可以看出虽然诗人在南村的生活中 有时也过着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躬耕,他知道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证的。

(2)这首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另外,典型细节恰到好处的运用,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过门更相呼”,活脱脱地写出了朋友之间 兴趣盎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则披衣”,写出了邻里之间相思的迫切情状。

四、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0-12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这两首词均作于词人亡国后被囚汴京期间。②阑珊:将尽,衰落。

10.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事知多少”一句责问自己做了多少错误的往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

B.南唐故宫的“雕栏玉砌”应该依旧,而“朱颜”已改,物是人非,对比强烈。

C.“一晌贪欢”之“欢”只是梦里的片刻欢愉,有力衬托了梦醒之后的悲情。

D.曾经的无限江山再难见到,即使凭栏远眺也是徒劳,因此劝自己“莫凭栏”。

11.两首词的下阕写到了“春水”或“流水”,下列句中的“春水”“流水”与两首词中的这两个意象情感内涵一致的一项是(  

A.一池春水绿如苔,水上新花取次开。(刘无极《漾花池》)

B.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C.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苏轼《暴雨初晴》)

D.画桥浅映横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张先《偷声木兰花》)

12.两首词上阕均借写春景来抒情,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却有不同。请结合词中的内容分析其不同之处。

【答案】10.A    11.D

12.《虞美人》以乐景写哀情,景与情是对立的。上阕中“春花”“东风”本是春天的美景,令人愉悦,此处却勾起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徒增伤感。美好怡人的春景反衬了词人的亡国之痛。《浪淘沙令》以哀景写哀情,景与情是一致的。上阕的春雨、春寒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春意阑珊”更是写出美好春景的衰败凋残,衬托出身为异乡之客的悲伤和亡国之痛。

【分析】

10.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分析错误,“往事知多少”一句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并没有责问自己做了多少错误的往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的含义。

故选A。

1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意境意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意象是以物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诗词内容理解诗词中意象的情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水流花谢,两处无情,自然会让他悲凉;江山如画,只是曾经,更让他极度痛苦。这两首词中的“春水”“流水”这两个意象情感是愁恨、悲凉;而选项A、B、C三项中的“春水”或“流水”都是喜悦的情感。

D项,“流水”表达的是伤春的悲凉情感,与题干一致。

故选D。

12.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诗词情与景关系的能力。此类试题可分三步解答,第一步是点明手法;第二步是答“景”,可以用“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此类答题的方式来答;第三步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两首词上阕借写春景来抒情的不同之处,考生就要分别分析两首词的情景不同之处。《虞美人》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此词以乐景写哀情,美好怡人的春景反衬了词人的亡国之痛。《浪淘沙令》“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有春天都会谢幕,有的人聚散随缘,不悲不喜;有的人心境黯淡,落寞惆怅。人世间,没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春花凋落,秋月无言,总有人凄凄惨惨。其实,人们所感伤的,还是匆匆来去的人生。春天去了还会再来;年华却是去而无声,永不回来。《浪淘沙令》以哀景写哀情,衬托出身为异乡之客的悲伤和亡国之痛。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5题。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13.D    14.D

15.答案示例: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颈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

【分析】

13.题干问的是“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这是考查诗歌中“对仗”的技巧。首先应了解“对仗”的要求,然后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时极目”与“日萧条”对不上,“极目”意思是“极目远望”,是动词性,“萧条”是形容词,词性对不上。

14.题干要求“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诗歌的题目是“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这两句是写所望之景,切合“望”。“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这是由望而触发的感怀。“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这是诗人的感慨。“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出郊”切合“野”,“极目”切合“望”。。

15.题干要求“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指出表达这种情感的手法。考生可在整体感悟词的意境的基础上,抓住描写的关键词来理解。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诗歌的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