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将决定价格走势的方向以及发生变动的时间。——凯恩斯 一、放量:大众活跃的信号VS主力意图的显现 放量,指股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成交量相对于前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量 出现了放大的态势。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连续放量”又可称为“堆量”, 即成交量的放出效果在多日内能连续维持,其中多蕴藏了主力的参与;二是 “递增成交量”,即成交量在几日内岀现逐级递增、持续变大的情况,有一个 明显的递增效果;三是“间歇性放量”,即成交量在单日内突然放大,随后 几日内逐步恢复放量前的水平或者在第二日就恢复到原来水平。前面我们讨 论过主力的意图可以通过成交量放大体现出来,本节我们重点解释“放量与 大众活动”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没有主力造假成交量的前提下,放量 是如何反映市场情绪及股价后期走势的。 先来看放量是如何反映大众的情绪的。如果在不考虑主力操纵成交量的 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成交量的递增程度了解大众规模。在市场行情趋 于稳定的时候,正是因为由于多数人对后势的相同预期使他们做出买空或卖 空的决定,这时市场沿着某个较为明朗的方向运行,体现出来的股价走势较 为缓慢、成交量也较为温和,那些对行情把握准确的投资者都能够按计划釆 取行动。这时市场的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较为稳定,市场趋势能持续多 久,在大众开始快速聚集之前很难预料。可是当大众一旦聚集起来,更多的 人加入到了买卖双方的阵营中,情绪稳定的大众转化为情绪激进的大众,原 有的较为稳定的供求双方力量对比就会被打破,体现在成交量上就是连续的 递增和价格在原来趋势上的快速推进,当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再次趋于稳定, 价格才会以稳定的态势推进。一般来讲,出现这种成交量递增的情况后,我 们只要留意其后成交量是否能继续再放大就可以对以后价格的走势明了。一 旦成交量不能再增加,这就意味着大众的规模和力度都已达到了顶端,价格 也即将进入顶部或底部区间。 我们可以把股票市场比做水池,水池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池外 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当进水口的流量突然增多,而岀水口流量变化不大时, 这时我们要思考的是池外是否仍然还拥有足够的水源用以维持不断上涨的池 水?当池外水源将要枯竭时,水池的水位还能维持在高位吗? 二、价格上涨与放大的成交量 1. 股价上涨与连续放量 连续放量和递增成交量有所区别。连续放量是指股价近期的平均成交量 明显要高于前一段时期内的平均成交量,多发生在股价上了一个台阶之后, 是两种平均效果的对比(股价启动后的成交量平均效果比照股价启动前的成 交量平均效果),其间也会发生缩量的情况,但即使是缩量,其成交量也要 明显高于股价启动前的平均水平,这种连续放量的情况多能维持数月之久, 给人一种股票交投极为活跃的感觉。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主力对倒及短线客 增多及快进快出所造成的。当股价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后,相对原来的股价波 动,其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这为短线客带来了机会,短线投机者的涌入为成 交量的连续放大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当然,这种连续放大的成交量之所以 能维持这么久的原因还在于主力的对倒,只要主力未能顺利出货,主力为了 制造气氛吸引投机者加入就会使“造量”这种手法。下面我们结合图3-4来 分析一下2008年夏季股票市场的一只“妖股”中水渔业(000798)的走势 情况。在2008年7月22日股价启动后,主力便一直活跃在此股里,此后连 续放大的成交量一直持续到笔者撰稿时,可以说只要主力没有顺利地获利出 局,这种对倒放量的现象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图3-4分析了主力在入驻该股 后,不同阶段主力有哪些意图体现在了成交量上。读者可以结合此图来理解 本节内容。 ![]() 2. 股价上涨与递增成交量 在主力不造量的情况下,即正常的市况下,成交量递增是如何反映市场 情绪或称大众情绪的? 成交量递增一般是指短短几日内,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量都相比前一交易 日出现了放大,几日的成交量出现逐级递增的态势。当然这种递增并非严格 意义上的当日成交量一定要大于前一交易日的成交量,如果以5日成交量均 线更能确切地说明这种形态,当5日成交量均线出现明显的上行态势,而这 5日的成交量又具有前后连续性(非间歇性放大),则可以说成交量在递增。 这种递增效果一般只能持续5日左右。成交量递增的过程就是一个市场情绪 (即大众情绪)被持续激发的过程。 让我们看一下这个递增的过程与市场情绪的关系。 第一步,可能是由于某种外界原因,比如券商报告、股评推荐、市场传 言等,股票开始被关注,成交量略有增加,股价也被少许推高。有经验的投资者会有这样的体会,一般在消息或传言未被公告前,当天的股价和成交量 就有所反映,这是因为消息获得的不同时性造成的。如果是较为重要的消息 或利好等,就会有更多的市场资金关注这只股,股票成交量放大的效果与被 关注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无论如何,这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改变了股票 原有的成交量状态,改变了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股价上涨,成交量出现 放大。 第二步,股价与成交量的异动开始吸引了技术分析派的注意力,“放量 要涨”是他们的共识,在结合市场传闻的同时,他们认为这只刚启动的股很 可能是一匹黑马,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认为加入多方阵营中有利可图,而 且风险很小,于是他们加入了买方。此外,还有那些刚刚得到消息的大众因 为前一日没有及时买进,但现在股价刚刚启动,加入,为时不晚。技术分析 者、听到消息的大众等市场力量的加入再一次壮大了买方阵营,股价再次携 量上升。 股票在涨,赚钱效应在增加,这只股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在股 评师及一些股票网站的大力关注下,这只股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基本面角度 都似乎产生了蜕变,一些所谓的“新能源”、“高科技”、“区域或资源垄断” 等一些术语纳入了人们的视野,“先知先觉的主力资金已经开始建仓” “量价 齐升,后势行情值得期待”,这些都给市场一个巨大想象的空间,也激发了 人们的热情,很多投资者都会产生入场买入持有的冲动。以买为主的主旋律 充斥着整个市场,已买进的投资者搭上赚钱的快车,而未买进的投资者看着 股价飙升的同时,内心浮躁不安,随时都有入场买入的冲动。到这时为止, 股价相对启动前其涨幅已达到20%~30%,然而大众仍然认为它会继续上涨, 不会回调。 随后,股价又创出新高,而且是最近几个月之内的新高。原有的股价横 盘震荡趋势被彻底打破。如果有人再说这只是一次反弹而已,那会被周边人 笑话的。但是这时的成交量却没有再次放大,或者仅仅出现微量放大,这是 因为大众的活动规模已经很难再加强了。更多的人开始用基本面的眼光或产 业结构向好的原因来解释股价的上涨,投资者的热情仍在持续,但是一些获 利盘已经在悄悄涌出,鉴于市场的热情仍没有多少降温,虽然有较多的获利 盘抛出,但买盘依然强劲,股价依然维持上涨格局。 终于,后续的买盘力量减弱无法抵挡获利盘的抛出,股价便进入顶部 区域。 在分析递增成交量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分析以下几点:一是股价上涨得 越明显,持股者的获利了结的愿望也越为强烈,这对股价后期上涨起到阻碍 作用。二是大众规模的聚集程度和买卖行动是否已到了白热化阶段?三是后 续买盘是否还能够持续跟上,谁还会愿意为这么高的股价买单呢?四是当大 众买进愿望都被满足后,这是预示着买盘的枯竭,股价丧失了上涨的动力。 五是这一利多消息所带来的市场热点是否有持续性。 在股票市场中有很多理论,像以上对于股市中“量价齐升”的分析就是 基于人类心理的共性得岀的,其中包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两种 截然对立的心理状态,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通过这种分析方法,读者也可以 更为透彻地理解“量价齐升”。 成交量的递增是一个大众活动规模递增的过程,也是一个大众情绪逐 渐狂热化的一个过程。递增的成交量是被市场普遍认可的一种股价上涨形 态,这一形态常常被主力操控,用于吸引公众注意。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 有很大的虚假成分,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可以很有效地控制 放量程度。在这里投资者要牢记:对主力来说,做到放量容易,缩量难。缩 量在某种程度上说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交投状况。但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 意图,即使主力制造虚假的成交量,我们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3. 股价上涨与间歇性放量 间歇性放量又可以称为成交量单日暴增,这种单日异动情况无法反映出 市场的连续状态,多是主力操纵的结果或上市公司重大利好的突然发布以及 重大、意外事件的影响,其成交量可达到正常水平的4倍以上。 我们常会看到某只股在缓慢爬升途中或横盘震荡过程中,在无重大事件 的前提下突然出现令人莫名其妙的间歇性放量,随后第二日成交量又恢复到 原样。对这种情况,我们唯一能够给出的解释就是:这是主力大量对倒造成 的。其实主力这样做,手中筹码的成本会增加,即使主力因为资金多,所缴 纳的券商佣金极低,但是股票一成交,印花税是一分钱也不能少交的。主力 究竟意欲何为? 一个主力在介入某只个股后的一段时间内,无非是以建仓、 拉升、洗盘、出货为当前的主导因素,如果是建仓,主力为拿到低价筹码想 方设法地隐藏自身踪迹,哪会如此宣扬’?如果是拉升,次日的成交量又恢复 平静,不是连续地放量很难吸引市场持续关注。如果是洗盘,间歇性放量的 前后几日内股价并无多大变动,这是无法洗出短线获利盘的。基于此,我们 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主力有出货的意图。出现这种间歇性放量很可能是因 为,此股最近的成交量极低,主力无法岀掉手中的筹码,为了制造效果,主 力不惜对倒造量吸引一些短线客买进。 如果是公司突然发布利好或重大事件发生,股票多会以涨停板的行势出 现。但此股在这么大好消息下为何还无法使股票封上涨停板?为何还会有这 么多的卖盘涌出?这些涌岀的卖盘是散户的还是主力的?是否是主力借好岀 货?利好公布,成交量骤增,市场分歧明显加大,正是由于这种分歧太过白 热化了,物极必反,预示着价格趋势马上反转。一般来说,散户长期持有一 只股票后,这只股突然公布利好,散户大喜过望,希望股价由此大幅上涨, 此时,散户不太可能在利好公布后马上加入卖方阵营,所以这种暴量多是主 力出货造成的。 通过对前面几种价格上涨时的放量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哪种情况, 当岀现放量效果明显的间歇性放量后,多预示着短期上涨行情的结束,随之 而来的可能是趋势的反转,也可能是一波上涨后的回调,这要结合具体市场 走势、股价走势、市场环境等因素来分析。 4. 价格下跌与连续放量、价格下跌与递增成交量 如果说价格上涨时的放量反映了市场情绪逐渐狂热化的一个过程,那价 格下跌时的放量则从另一面反映了市场情绪逐渐恐慌的一个过程。驱使人们 买进股票的动机,包括盈利、贪婪、自信、从众心理等,与这些买入股票的 动机相比,人们卖出股票的动机“恐慌”则更为强烈。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股 票市场的下跌时间及规模往往要超过上涨的时间。 这里不再详细分析下跌过程中的放量形态是连续放量还是递增放量,因 为股价上涨需要持续买盘的介入,需要放大的量能来支持其上升,但股价下 跌却可以默默无声,并不一定要成交量来支持。一旦在下跌途中,成交量能 有效放出,这意味着空方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了,即使股价可能会进一步探 底,但其离股价止跌或反弹已经很近了。在恐惧过后,大众的操作会更趋于 小心,所以我们会看到在一次空头尽情宣泄之后,股价更多地是以箱体的形 式在底部维持震荡态势。 5. 价格下跌与间歇性放量 价格下跌过程中的间歇性放量多发生在股价下跌途中,由于成交量萎靡 不振,主力无法大量出货,于是在股价下跌到某个价位后,一旦有了大的承 接盘,主力便不遗余力地放手沽出股票,如果主力为吸引市场注意再进行对 倒操作,那这种放量很有可能达到原来成交量的10倍以上。这只是下跌途 中的一次宣泄,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阻挡股价下跌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投 资者所能做的就是观望和继续等待股价下跌,寻找机会介入。读者可以参考 图3-3承德露露(000848)的走势,其下跌过程是天量下跌,主力无法出 逃。9月19日国家公布降低印花税的重大利好后,此股出现了下跌途中的 暴量,而这次暴量之后的走势尽显主力大量出货后的股价走势疲软之态。 放量可以有很多形态,比如连续放量、间歇性放量等等,放量也可以出 现在股价走势的任何阶段,由此可见放量的灵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 无法研判放量后的股价走势。当成交量逐渐放大时,投资者可依以下三种思 路对股票的行情加以判断:①成交量放大,表示买方需求增加、股票的流通 性顺畅、股票市场繁荣、换手积极,股价看涨。②成交量放大,是否是游资 正大量涌入个股,促使交易空前活跃,行情将随之高升?③成交量过分膨 胀,股价自然跟随急涨,市场主力及大户出货相当容易,中小投资者无法判 断主力的真实意图,投机气氛浓厚,行情基础不稳固,继续拉高或突然反转 的可能性都很大,股价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当成交量减少时,浮动筹码必然 增加,卖压随即表面化,股价也随之滑落,投资人兴趣大减,资金很快从个 股中撤离,来不及撤退的被动套牢,要等主力资金重新活跃或新资金大量介 入才有重生机会。成交量放大从正面看是表示股票交投活跃,股价上升的好 现象,但相对的,高利润必有高风险相伴随,投资者在获取收益时,千万别 忘了风险的存在。 三、缩量:真实的市场交投状况VS趋势的延续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会发现,放大的成交量会加速现有价格趋势的发展 速度。与此相应的是缩小成交量,通常来讲,成交量缩小是市场交投清淡的 结果,它带来的是盘整或对原有趋势的修正,如果原有的趋势已经确立,缩小的成交量是很难改变原有价格趋势的。在正常情况下的多头走势可以概括 为“价涨量升,价跌量缩”。 1. 股价上涨与缩量 下面我们看一下在上涨趋势较为明确的情况下,上涨途中的缩量反映了 哪些市场信息。经济面向好、产业未来发展喜人等因素促使股价经过放量持 续走高,而且其脱离底部已较远,一轮新的行情已然确立。当股价上了一个 台阶后,因为其离底部空间较大,跟风盘不足,而这时大众已经在短时间内 进行了一次聚集,使得流入该股的资金或流入市场的资金能够得以强势维 持,但这次情绪的过快发展与价格的快速走高都造成了后续买盘力量减弱, 随之而来的就是成交量的缩小与股价的调整。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一次上涨 的修正。成交量的萎缩反映了这样一种信息,前期市场的过快发展导致了市 场分歧的加大,虽然上升势头已经很明显,但是股价究竟能走多高,多空双 方看法不一,市场观望气氛较重。但成交量的快速萎缩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 出了市场中的那些多头做多信心很坚决,因为在股价的缩量回调中并无恐慌 盘涌出,有的只是一些不坚定分子的获利抛出,市场只需少量的后续买盘就 可以承接这些抛售。这些承接抛盘的资金很可能是原来在股价快速上涨过程 中还没来得及加入的投资者和由看空转为看多的投资者,从这里我们发现了 市场情绪的一个转变,“一部分看空的投资者在经过这轮上涨后其思维方式已 经转变为了看多”,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透露出市场的上涨趋势并没有 改变,随着短暂调整后,在后续买盘的推动下,趋势延续。 再来看一下股价在高位时,成交量萎缩反映了哪些信息。 在大盘或个股上涨幅度巨大的情况下,愿意追涨买进的投资者越来越 少,成交量萎缩预示着买方已经入场完毕,这时参与市场交投的大众已经很 难再一次进行聚集而促使股价上升了,而没有大卖盘涌出,市场在高位处于 胶着状态。这时的卖盘主要来自少数聪明的投资者,他们懂得见好就收,懂 得如何克服自己的“贪婪”;这时的买盘,主要来自少数自以为是的短线投 机者的加入和那些不甘寂寞的空头进行回补。某些外界的利空因素会适时地 打破这种高位的“平衡”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趋势的反转。 2. 股价下跌与缩量 首先来分析一下股价下跌过程中的成交量萎缩现象。在股价下跌趋势发生后,成交量却没有放出,而是持续萎缩,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主力资金或大 买盘介入。下跌途中的缩量,说明了市场在观望,介入者少,只要少量的抛 盘就可以促使股价重心下移、市场套牢盘增加等信息。 但是在下跌走势的末期,成交量萎缩,股价在一个箱体里持续震荡,这 往往是行情已见底的信号,这时若有经济好转、政策利好等因素的刺激,则 股价有可能出现一次较为强劲的反弹。 通过以上的两点分析可知,缩量多是发生在一次上涨或下跌的大趋势之 内的,除非缩量是发生在两种极端的情况下:顶部与底部,它的出现多是体 现了趋势的延续。在个股身上,主力加入后,也只能造成放量的假象,是无 法做到缩量的。所以,通过大盘或个股的缩量,读者可以更真实地解读市场 信息和个股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