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电动车数量突破300万辆,有街坊表示可以考虑禁止使用电动车

 wu6388 2022-05-15

部分广州街坊吐槽,感觉好像又回到禁摩之前的日子。

文章图片1

部分广州网友表示,现在有些电动自行车的体型和重量,都开始向摩托车靠拢,而且经常开在人行道上,感觉很不安全。

甚至感觉比过去有摩托车的时代,还更加混乱。

300万辆是登记在册的数量,实际使用数量只会更多。

另外一部分的街坊则认为,为了解决短距离交通的痛点,使得共享单车的出行方式得到了普及,而这自然就催生了电动自行车的广泛应用。

文章图片2

电动自行车是限制走大路的,那么小路和人行道自然就是它的使用路径。

很多人一开始使用电动自行车,是为了方便接送小孩上下学。

而且日常的短距离通勤,如果使用轿车的话,除了停车位问题,也会造成更加严重的道路拥堵。

过去,一到放学时间,很多学校门口的周边,都挤满了私家车。

不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而且也会给其他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交通压力。

文章图片3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正如一个广州网友说的,在城市内部10公里的通勤距离,电动自行车到达目的地的时候, 私家车很多时候都还堵在路上!

如果遇到早晚高峰期的话,10公里的通勤距离,估计要花费1个小时以上,而电动自行车由于其良好的机动性,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烦恼。

这不正是广州一直提倡的绿色、安全出行吗?

如果乘坐公交或者地铁,平时也有很多地方不方便到达。

因此,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和实际速度的物理限制,是解决百姓日常短距离出行痛点的良好方案。

还有另外一些网友表示,电动自行车所带来的乱象,并不会比过去摩托车时代来得更加严重。

文章图片4

台湾的电动车日常出行

因为电动自行车的实际物理速度和电池容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场合和通勤距离,以及发生事故时的危害。

如果说电动自行车会造成交通危险,那么汽车同样也是如此,而且汽车还具有更大的交通和环保安全性问题。

即便限制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用走路的方式,来解决短距离通勤问题的。

照样也是要使用人力自行车的出行方式,来缓解交通压力。

文章图片5

台湾人民出行方式也是以电动车为主

与其像过去那样禁摩托车出行,还不如严格限制电动自行车的物理速度和蓄电池标准,并且加强骑行者的安全责任意识。

总之,以目前的城市交通压力、百姓的日常短距离需求,以及物流配送环节的需要来看,电动自行车的管理使用,是一个难以短时间内被取代的通勤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