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育儿:父母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慧草

 丄学号 2022-05-15
作者┃慧草  朗读┃慧草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山伯教育视频号家庭教育开播啦


期待您和孩子一起参加【21天好孩子好习惯养成打卡】活动,每天早上6:30-7:30,山伯老师在山伯教育视频号邀约你们共赴家庭教育之旅,理顺家庭关系,科学带娃育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现在,很多父母都会愁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这十二年里,父母都必须做好督促。否则,孩子一不留神落下来,就考不上好大学,最终人生也是曲折的。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认为考个好大学意味着孩子未来有更多地可能性。 

这一些,都没有错。父母的心也是能理解的。但有没发现,我们父母督促孩子,很累却又适得其反。 

难道是我们的孩子不如人,又或是没有参加更多的课外辅导。究其根本,是父母还没有调动孩子内在主动性。 

如果孩子想学,愿意学,即便当下的成绩尚不理想,那也是学习方式方法需要调整。这样,也能让父母欣慰些,少操心。 

那怎么调动孩子积极性,培养孩子主动学、愿意学的积极态度呢?

01

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根: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是知识的萌芽。

在很多成人认知里,学习是苦的,是需要克服的困难。但我们可以发现,年龄越小的孩子,特别好动,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甚至想一探究竟。 

这就是求知的欲望,也是孩子最初的本性。如果父母看不到这一点,就会以卫生,省事等为由中断孩子的探究行为,而是选择提供特定的教玩具,现成的兴趣班给孩子。这时,孩子若表现出不配合,不喜欢时,父母就会不高兴。 

当父母可以真正做到耐心,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麻烦’的行为,并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这样,孩子的内心将会充满爱的力量。这样智慧的种子也就在孩子心间种下。

02

反思能力很重要

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 

我们很多父母,都认可反省能力的重要性,但往往也缺乏这一方面的能力。所以,父母自然的忽略孩子这一能力的培养。 

为此,每当孩子犯错,父母会指责,运用教育手段等,却忘了孩子不是故意而为之,只是缺乏这一核心能力。 

人无完人,犯错是很正常的。但是否能从中吸取教训,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关键。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小时候也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没少受到责罚和嘲笑。 

后来,他意识到这一毛病,可毛病没那么容易改。为了不让自己睡懒觉,司马光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就自然惊醒。以此提醒自己每天早早起床读书。 

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终于写出名垂千古的名著。 

为此,父母应有意识从小培养孩子这一觉知力,即便孩子的起点低些,但拥有这一能力,那他成长的每一步都将走得更稳、更长远。

03

良好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感

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事情之一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以及想要走到哪里。

有着良好自我意识和道德感的孩子,能较好的处理自己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并能从中进行判断,做出符合社会要求及自身需求相契合的行为。 

如:当头脑产生不想学,被好玩事物吸引时,孩子可能会有犹豫,放弃的念头,但他会为自己未完成作业,因不认真听讲而落下的学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但都离不开孩子对自身和环境的判断。

04

和谐的亲子,师生关系

良好的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所以有着优质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毋庸置疑。那拥有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孩子对老师的喜爱,模仿,也是对孩子的学习,乃至成长有着很重要的指引作用。 

为什么呢?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个性,好模仿。对亲近的人,特别是父母,老师有着天然的崇拜。所以,父母想要孩子愿意听,并愿意为你而努力。 

那么,你需要和孩子有着良好的关系。而不只是因为权威,屈服于父母。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孩子更乐于接受学习这件事。因为,当孩子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理解和肯定时,他会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形成一种内在自律。 

孩子的本性就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而父母应明白这点,并保护孩子这一特性,并抱着终身学习的心态。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山伯教育指导┃郭新爱

郭新爱,深圳市某小学校长,一级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宝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曾担任德育处主任,从事教育34年,热爱书法和文学创作,作品屡获各级各类书法文学比赛大奖,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教育和亲子养育综合素质教育。

点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