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观点(2022.5.15):从纯磨玻璃结节的T分期困惑来看重新定义肺磨玻璃结节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惊喜

 名剑96t9rwg5ek 2022-05-15

为什么普通大众对“癌”充满恐慌?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意味着生命进入倒计时。肺癌是其中发生率排名领先的癌种,不管在男性还是女性人群里统计。而传统的疾病谱中,确实早期肺癌被发现的比较少,大部分有症状后到医院一查,多为中晚期,只有无意中检查发现的早期病人效果相对好些,但早期肺癌的5年的生存率原来也只70%左右。但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肺癌的大量检出,感觉像突然横空出世的一类新的疾病。有研究统计了肺原位癌与微浸润性腺癌的手术后10年随访结果,复发率居然为零!

也就是说肿瘤相关的10年生存率达100%。而这两者在影像上基本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那么是不是很有必要将如此惰性、治疗效果如此之好的肺癌与传统的、预后不良的肺癌区别开来呢?让这类以纯磨玻璃为表现的早期肺癌患者承受与传统实性肺癌患者一样的心理压力与焦虑担忧,显然并不合理。但他们又确实是病理的早期肺癌,所以我一直认为,需要重新定义“以纯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肺癌”,要么将“癌”字换成其他字眼,要么定义它们为交界性肿瘤或有潜在恶性风险的良性肿瘤。

是不是纯磨玻璃结节的都是腺体前驱病变或微浸润性腺癌呢?显然临床又并不是这样的。

CT上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病例,有39-48%居然是浸润性腺癌。不过,是不是浸润性腺癌就意味着风险很高,肯定会转移复发呢?结果又并不是,临床上从来没有碰到纯磨玻璃结节转移的!因为我文献看的少,也没有看国外文献,不知道有没有专门针对纯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浸润性腺癌的术后复发或转移方面的研究。但浸润性腺癌是可以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

不过,显然只要是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不管病灶最后的病理结果是腺瘤样不典型增生,还是原位癌,抑或是微浸润性或浸润性腺癌,其预后均非常好,明显不同于传统实性为表现的肺癌,甚至也不同于混合磨玻璃结节。

今天要探讨的是纯磨玻璃结节如果病理上是浸润性腺癌,应该怎么来进行T分期。我之前专门学习并分享过T分期方面的知识(详见文后链接),部分截图来说明:

从文中我们知道,病理上如果是原位癌,则为Tis;如果是微浸润性腺癌,则为T1mi;假如是浸润性腺癌呢?显然不能用Tis或T1mi来表示,那么必然是按T1(包括1a,1b,1c来分)。可是T分期的标准说T的大小不是按病灶大小,而是浸润灶或实性成分的大小的定义的。一种是病理科全部取材,测量浸润灶大小并标明;一种是CT上测量,文中说对于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同时记录肿瘤最大层面的长径和短径,分期采用长径。我的理解应该是纯磨玻璃结节如果长径是2.5厘米,那么记录的T大小就是2.5厘米。

但当是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时候,如果T的大小按实性成分的大小,如上图AB是纯磨玻璃结节,结果大小是23.28毫米;而CD中病灶的最大径是21.24毫米,但实性成分是9.18毫米,那么分期的时候,难道AB图中病灶是T1c而CD图中的却是T1a?意思是CD图中的分期更早一些?显然这是不准确也是尴尬的。这时候该是病理科要测量浸润灶的大小,提供T大小的依据,假如说病理上是因为侵犯脉管或胸膜从而定义为浸润性腺癌,或者有肿瘤镜下坏死区域,所以定义为浸润性腺癌,那么大小怎么界定?退一步讲,如果一个病灶,CT上的大小为2.5厘米,影像表现为纯磨玻璃,但病理上有贴壁以外的其他成分,而且浸润灶为0.6厘米,超过了微浸润性腺癌的标准,诊断为浸润性腺癌了,那么T分期算T1a吗?影像上说2.5厘米,分期时候说肿瘤大小0.6厘米,是不是比较滑稽的感觉?有没有哪位老师帮忙解答这个疑惑。

我们来看下面这些情况:

病灶为囊腔型,CT上如果测最长径,在3厘米以上,如果说实性成分,几乎均不明显,病理科就报告浸润性腺癌,贴壁生长为主型。你说T分期怎么定?空腔部分要除去吗?磨玻璃部分要算吗?姑且算它密度略高的是实性成分吧,占比估测10%,按体积来算浸润灶大小?体积怎么算?空的部分算不算?太难了!

上图也是囊腔型病灶,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如何算浸润灶大小。这个病灶稍大于2厘米,难道术后分期是T1a?

上图这样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是T分期中明确了的,我们按其规定测量病灶长径和实性部分的长径,T分期按实性部分算。但也是感觉特别别扭的,明明肿瘤病灶的大小在3厘米以上,却是T1c。

还有如上图这样的,密度说纯磨吧,感觉又高了点,说实性吧,又感觉不够一点,这个大小到底按病灶大小,还是按确定实性部分占比的大小?明明病灶在2厘米以下,难道要分到T1a去?反正总是别扭呀!

上图也是浸润性腺癌,除了血管穿行以外,实性部分不明显。T几?

上图也是纯磨玻璃结节,约1厘米大小,找不到实性成分,诊断浸润是因为浸润间质大于5毫米吗?该T几?

上图也是纯磨玻璃结节,只是有血管穿行而已。肿瘤在CT上大小7毫米许,当然这种情况不管按什么,都是T1a,只是这大小到底怎么算,是个困扰人的问题呀。

上图这种又是密度整体偏高,又没有到实性密度,算总的大小不对,算实性占比更难,不知道怎么算T大小。

再如上图这个,大小约2.2厘米,但实性部分如粉色箭头所指处约0.3厘米许,术后分期算T1a吗?大小注明0.3厘米,感觉与影像上的多不协调呀!

再来看下面这个更加让人困惑了:

在CT上病灶的大小超过6厘米,但仍基本上纯磨玻璃密度,内部血管略有增粗。一定要算实性部分,镜下算出占比来,也约不会超过1厘米,术后分期是T1a呢,还是T3呢?

今天说这么多,总的想法是纯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病理上是浸润性腺癌的,T分期到底如何来算?即使混合磨玻璃结节按实性部分算T大小,也是分期与影像大小极不协调,特别是实性部分占比小的话。虽然从预后方面看,T分期按实性占比算是合理的,但术后的T分期大小与CT上的大小相关太大总让人感觉别扭,更别提纯磨玻璃结节的分期尴尬了。个人的想法是:如果把磨玻璃为表现的早期肺癌(不管腺体前驱病变还是微浸润性或浸润性腺癌)重新定义,并在诊断、随访、分期、后续治疗等均与传统肺癌进行分割,那么这些困惑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如果不命名为肺癌,换个不那么吓人的名称,则有更多惊喜:1、检查发现磨玻璃结节不会恐慌了;2、保险公司能省下大笔理赔的钱了;3、医保资金节省了不是一点点(过度手术病例大幅度减少、随访频率可大为降低、术后针对肺癌的辅助治疗费用基本可免,因为根本不需术后辅助治疗);4、年轻患者结婚恋爱不用背负思想压力了(因为纯磨玻璃结节的基本不会复发转移)。当然定期的关注随访仍是必须的,因为它有潜在恶性,可能会进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