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脚踏实地地走,顺其自然地活

 心静如水看世界 2022-05-15

图片

作者 | 过三川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图片

图片

人生总是苦难和愉悦并行,我们在追求心中目标的时候,

很容易因为好高骛远而忘记脚踏实地。

读过多种曾国藩传记,对曾文正公从心底深深敬佩。

他曾说:“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他以一介书生的身份,立大军功,

既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

又支持洋务运动促成了公派留洋,培养了很多人才。

他的成功,是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在他心里,人生,就是脚踏实地地走,顺其自然地活。

图片

01

守笃实

法国作家摩路瓦曾说过:“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

意思很明显,是在劝诫人们做什么是都要脚踏实地。

一个人想要成功,一个“实”字是不可或缺的。

曾国藩晚年的秘书叫赵烈文,此人是从绿营来到曾国藩的湘军的。

在这之前,他一直觉得国家的正规军有90%都花在表面功夫上。

可是当他看到曾国藩大营后,第一个感受是:

这个军营的人每个人都很实在,该办事的都在办事,没有任何虚与委蛇。

湘军给了他不一样的感受,他说:看了以后才知道为什么湘军能够成事。

湘军这种做事的风格,跟曾国藩“守笃实”的信念是息息相关的。

他尚诚、尚直,降低人际交往的距离,他的军队有样学样,自然能够成功。

他曾说:“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很多人做事都喜欢注重表面功夫,觉得看起来好看就行,

等事情发生以后才知道,花架子不如实功夫有用。

要在这个社会生存,花里花哨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有用,

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少点套路方能有所成就。

图片

02

埋头任事

刘禹锡说:“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曾国藩也曾经说过:“小心安命,埋头任事。”

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可是联想到曾国藩本人的经历上,就知道这句不是说说而已了。

曾国藩名气很大,后人称他为半个圣人。

可是一开始,他也不过“仅一愚人”罢了,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这不是玩笑,曾国藩小时候读书记事很慢,

一篇普通人读几遍就能记住的文章,他背一个晚上都记不住,

很多人说他“愚钝”,是“书呆子”,很“憨”。

这是对他天资的评价,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就算是现在这个社会也一样,很多人喜欢评价埋头努力的人“呆”,

他们是真的呆吗?不是的,他们是在埋头努力罢了,

只不过在现在这个快餐式的社会里,光明正大的努力者似乎越来越少见了,

有时候你抱着本书去图书馆,都会被同学揶揄“不是还没到期末吗?”

临时抱佛脚有用是有用,可并不是长久之法。

做人要学曾国藩,前半生屡战屡败,后半生汲取教训,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凭着那股“想办事,办成事”的动力,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图片

03

约束自己

《曾国藩传》里,经常提到失败的原因,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懒惰和骄傲。

他刚步入仕途的时候,曾经因为骄傲吃过亏,处处受挫:

心高气傲,瞧不起同僚,不屑与之同流合污,结果到处碰壁。

后来趁着回家丁忧的时候,他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学习《春秋》,

发现与其约束别人,不如先约束自己。

毕竟别人想什么,做什么,你根本就管不了,你只能先管管自己。

他就是在这样的思维下,不断反思自己,不断要求自己,不断精进自己,

慢慢走上了内圣外王的道路。

真正的聪明人,不仅在行为上脚踏实地,在精神上也是一步一步进步的。

他曾说:“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凡事不跳脱现实,不怨天尤人,精进自己,这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智慧。

图片

04

天生会掉馅饼吗?

可能会。

可是掉的可能是有毒的馅饼,

我们不能接。

学会脚踏实地地往前走,

方能走得稳,走得长远。

图片

作者:过三川忠于本能,是个俗人,生命不息,创作不止。转载联系南师国学堂(NHJGXZ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