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艳美石林(五)——云南行(二十)

 简心素文 2022-05-15

惊艳美石林(五)

——云南行(二十)

诗人张炽曾于1922年题石林诗:“万亿石针万亿门,迷离惝恍欲销魂。数声玉笛响云外,惊怯龙蛇坠却猿。邑人张炽。”

据说,这是石林最早的题诗。

在这些美丽的群像面前,我的想象穿越时空与真实,就连思维也忽而激昂跳跃,忽而平静沉思,面对如此壮观的石头,也尽请你展开你的想象吧。

石林以其独一无二的雄姿、神韵、意境和无法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它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淞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也有人说,石林是“中国造园之源”。这些对石林的称赞应该都不为过,石林还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其所表达出的文化内涵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

据传曾有一位文人墨客给石林写了一首很幽默的打油诗:“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石头大。”这首诗与云南的石林是不是名副其实,也只有游客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或许我也是和更多人一样,是在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歌舞片《阿诗玛》中认识石林的。《阿诗玛》电影那如诗如画的风景,如幻如梦的歌声,缠绵悱恻的爱情,特别是阿诗玛悲伤地轻声唤起“阿黑哥”时的真情场景,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深刻地被这个神话故事所感动。正是电影《阿诗玛》,让我们记住了撒尼叙事长诗,记住了美丽的阿诗玛,知道了这样一片神奇的石林。

导游撒尼姑娘一再强调,我们一定要看看阿诗玛的化身,她说如果到了石林,不去看看阿诗玛就等于没来石林。即将关园的时候,我们赶至这尊神奇的石头前,秀美的阿诗玛背着竹蒌,像一尊雕塑平静而永远地背对着我们。

“她是我们云南的骄傲!”在来石林的路上,导游就给我讲述了关于电影《阿诗玛》扮演者、著名电影艺术家杨丽坤老师的悲苦人生。杨丽坤一生只演过《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两部电影,《阿诗玛》这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从一开始拍摄就屡遭磨难,杨丽坤一边演着阿诗玛,一边受到所谓帮助教育。更可怜的是,这部电影拍完到放映,杨丽坤在心智健全的情况下竟然没有看到过自己倾注全部心血主演的这部电影,直到四年后精神失常后的杨老师才看到自己的影片。1982年,《阿诗玛》在西班牙第三届国际音乐舞蹈节上获得最佳舞蹈片奖。

阿诗码旁边的巨石上刻着毛泽东的草书诗词《卜算子·咏梅》,据说这是l969年刻上去的。当时这里曾是一片梅园,因为这是阿诗玛的故里,伟人赞美不畏严寒、傲立霜雪的梅花品格恰好又隐喻了阿诗玛不畏强权、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

撒尼阿诗码的花包头,是引人注目的精美艺术品。包头以红、绿、蓝、紫、黄、青、橙7种颜色的丝绸配制,边沿钉有银泡,两侧缀一对“彩蝶”(彩色绣花图案三角),后垂一对串珠,末端系银铃缨穗,走起路来,银铃撞击作响。传说这种花包头,为的是纪念一对投火殉情的恋人,因为这对恋人死后化作七彩长虹,后人模仿彩虹制作包头,把它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云南石林冠天下,自然风情醉世人。

无意中减少曝光,就拍摄了这样一张漂亮的带有神秘意境的石林晚景。

在这大自然的生命符号中记载下这片美丽,记载下这震撼人心的壮观,愿石林带给所有热爱它的人一份感动,愿石林永葆美丽与福祉。(未完待续)

2014年1月。

作者:李凤岐

◆李凤岐惊艳美石林(四)——云南行(二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