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认为是“礼教吃人”的始作俑者,是现代人对朱熹最大的误读

 知道. 2022-05-15

文:夕又(读史专栏作者)

现代人提到朱熹,很多人的印象是,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主张,是封建礼教的缔造者,是古代礼法制度残害女子的罪魁。

除了"古代女子最大公敌"这一称呼之外,还有人说他是"思想集大成的伪君子"和"虚伪好色的道德家"。

然而,很多人可能忘了,朱熹是自宋以来,最有学问的人之一,他的著作是元明清三代官方指定的科举考试教材;他被后世尊称为"朱子",和孔、孟等儒家先辈人物比肩,他的学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中国人民;他的学术思想早早就传播到外海,在东南亚甚至一些西方国家都有广泛传播。

那,这样一位学者,又是怎样被异化的呢?

恐怕首先就要归罪于现代人对于"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两种思想的诸多误读。

"存天理,灭人欲"源自于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本意是克制人们过分的贪欲,为人处世要遵从"礼""德"等秩序。

孟子也说过"养心莫善于寡欲"。

朱熹只不过把这种思想进一步做了详细解读,他认为“饥而思食”“寒而思衣”都是天理,但一味追求华服美食,为物欲所昏,就是人欲;

又说“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

很显然,他说的这些“天理”“人欲”主要还是针对于君子、士大夫阶层的,根本就不是专门针对女子所谓贞洁的。

他对于“天理”“人欲”的区分,主要还是看是“公于天下”还是“私于一己”,这和传统儒家把"道德"作为对君子的第一要求,和"天下为公"的思想都是一致的。

就是说,如果遵循天理和公道做事,就是圣贤;如果放纵私欲,令百姓遭殃,最后也会自食恶果。

现代手握公权力的人,被要求做"人民的公仆",要求"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这一点和朱熹的思想其实是殊途同归。不过,儒家主要是靠"德"要求大家自我约束,现代的人们除了"德"外,还有严格的律法来要求大家,不能放纵私欲。

朱熹为官期间,曾多次上疏宋孝宗,阐述"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劝谏皇帝能以公心、善心"制天下之事",并提出如果以皇帝为主的权贵阶层,皆能摒弃私念、怀"公理"之心为政,必能"圣心洞然,中外融切,无一豪之私欲得以介乎其间,而天下之事将惟陛下之所欲为,无不如志矣。"

就是说,如果所有事情都能按照"礼"和"德"来处理,各个政府机构都能秉公心为政,那么必将天下太平,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皇帝也不会再有烦恼。

这一观点,现在看来是过于理想化了,但对于朱熹来说,却源于他自己为天下着想的济世情怀。他希望推行公平、公正的天理,人人能遵从天理,克制私心,从而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这绝对没有什么灭绝人性,压制人情的意思。

同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件事,也是主要针对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都知道自南宋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既然如此,朱熹如果只是紧盯着妇女的言行,以及所谓的贞操来做学问,又怎能成为一等一的思想大师?

节,男子的名节也!

直到现在,那些做了叛徒的人,我们仍称之为"变节"。"宋末三杰"之首的文天祥,以一身浩然正气、凛凛傲骨"留取丹心照汗青"。后人评价他,无不赞其面对威逼利诱时的忠义大"节"。

于谦说他:"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陈循说他:"天祥孤忠大节为宋臣……枋得仗节死义为天祥亚。"

韩雍说他:"今斯集也,传之天下后世之人,争先快睹,皆知是君之大义,守身之大节,不宜以成败利钝而少变。"

节,之于古代男子来说,是比"忠"还要重要的东西,是"忠义烈"等的总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东西,在一个正直无私的人看来,也的确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古人喜欢以竹喻人,也是因竹子虚心有节,气质高洁,坚贞不屈。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程朱等理学家看来,是对正人君子的基本要求。

一个事实是,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程朱等人,皆有亲友女子夫死再嫁的情形,不仅他们本人没有反对,在当时也不是什么"有伤风化"的事。

但是,明清以来,统治者因为大力宣扬忠义节烈等,也是为了便于统治,固化人们对身份的认知,造成君贤、臣忠、民孝、家安的太平景象。此时,除了对男子提出了更严格的忠君思想之外,对女子的忠孝贞洁观,也被大肆宣扬。

对男子的忠烈节义进行封赠表彰,自古有之。而当明清官方开始对女子的"守节"也开始表彰之后,这种风气便迅速蔓延,进而成为各地争相模仿、可以提高"门庭清誉"的事情。女子守节这件事,也就成为礼教规矩的一条,慢慢演变成悖逆人性的惨剧。

程朱等人,如果活到明清,看到许多女子为了所谓的"贞洁",不肯"失节",而失去再次获得幸福的机会,大概也会气愤异常吧。男子汉大丈夫尚且难以坚持的事情,却被人为加诸没有话语权的女子身上,断不是这些思想家的本意。

近代,因为野史的影响以及影视剧的宣扬,人们把"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观念,认为是专门针对女子的禁锢,实在是既可笑又可悲可恨。

朱熹被误读,程朱理学被歪曲,除了明清的当权者为了统治的故意异化之外,还有反对者对他们的故意栽赃。

南宋宁宗年间的"庆元党禁",就是朱熹的反对者人为制造的事件。因为他名声太大,学生众多,有些不服气他的人,把他的学问污为"伪学",并上奏朝廷,进行封杀。

然而,这并非是朱熹的学问有问题,而纯粹是政敌的陷害。当时的丞相韩侂胄等人,害怕朱熹的门生太多,影响自己的地位,就诬陷他以讲学为名结党营私。

最后,朱熹被罢官,被限制自由,许多追随者,也不敢再称是他的学生。但朱熹,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更加勤奋的著书立说,尽可能将自己的学问和思想具体化,变成文字,方便流传。

至于有人说他是伪君子,是因为在传闻中,朱熹曾纳尼姑为小妾,这事,虽然有很多学者辟过谣,但仍有人愿意相信,只能说明古人八卦的心思,和现代人也差不了多少。

还有,有记载说他的儿媳"家妇不夫而孕",就说他儿子死了之后,儿媳却大了肚子。于是有人因此上疏弹劾他,虽未明说,意思无外乎他和儿媳私通。

朱熹因此被问罪,却没有辩解,而是"深省昨非,细寻今是",做了自我检讨,进而挂职而去。

有人据此认定这事是真的。其实,这事放到现在很容易辨别,做DNA检测就是了。可是,那时候却是一件极难解释清楚的事情。

夫死而孕,其实有多种可能,可能是丈夫的遗腹子,也可能是和别人私通而孕,甚至可能只是肚子里长了瘤子而变大。但是,因为当时的条件难以查明,搞不好就是"家丑",所以辩解也无意义,只会把事情搞复杂了,朱熹选择沉默,是对的。

然而,许多人却据此就认定朱熹偷媳是真,实在是没什么道理。

另外,朱熹所做的最令人诟病的一件事,就是为了坐实犯错者的某些的罪名,而命人严刑拷打青楼女子严蕊。

喜欢野史的人多数都知道严蕊,她以才华出众和坚贞不屈,在中国古代著名青楼女子中占有一席之地。

1181年8月浙东遭灾,饿殍遍野。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到当地任职,治灾。次年,朱熹到台州巡视灾情,接到反映知府唐仲友贪赃枉法的举报。朱熹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唐的许多罪证。于是把与唐有关的蒋辉、严蕊等人捉拿归案。

严蕊是台州的一名营妓,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美名远播。宋朝法律规定,官妓可坐台伺陪官员,但不能同床伺寝。

朱熹听闻唐仲友与严蕊过从甚密,于是打算从严蕊下手找到唐仲友个人狎妓的罪证。据说,严蕊被关押了两个多月,遭受各种酷刑,却坚称"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染,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最终,不屈的严蕊则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并被后来负责问案的岳霖释放。

这件事,朱熹不仅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还颜面尽失,居然对一个"手无寸铁"的青楼女大打出手,成了人们的笑柄。而被查的唐仲友,更是趁机反讥朱熹假道学、伪君子。

另外,因为唐本身是宰相王淮的亲家,唐的弟妻是王的胞妹,朱熹又是王淮推荐的。人们就此认定朱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朱熹,虽然是学问大家,善于讲学,却偏偏不善于为自己造舆论攻势,只会多次上疏,历数唐的其他罪状,甚至提出有唐仲友在,自己就辞官。

最后,唐仲友被罢免职务,提前退休。朱熹却仍不罢休,认为朝堂上有人在包庇唐,最后王淮出面调和也无济于事。

人们认为朱熹不近人情,却又恰好证明了他的刚直不阿。

正因为朱熹的这种性格,在官场上并不受待见,所以被人污名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清以来,朱熹的学问被当做科举必考课,但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不断的强化其中的"伦理"部分,人为树立阶级壁垒,使天下人甘愿臣服于皇权,而不是服从于"天理"的本意;对于女子的贞洁观也极力宣扬,所以,朱子的部分学术也就逐渐被异化。加之部分读书人自己遵循不了"天理"、守不得"节",便把这些都推到女人身上。

拥有话语权的男子掌握了舆论,崇尚节烈的风气自然迅速蔓延。

但事实是,"死节易,守节难",许多女性是无法接受守节之苦,又不敢逆舆论风气而行,只好以死殉节。至此,这原本对士大夫阶层的高尚要求,终于成了"礼教吃人"的原罪。

试想朱熹的本意,原是教大家修身立德,颐养心性,做到"德不亏而心无愧",却在流传中,成了杀人的工具。如果朱子地下有知,恐怕棺材板也要压不住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