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确定缠论顶底分型后,利用分型开始构思分型辅助成笔,明白缠论对单一趋势的判断

 rwm1110 2022-05-15

在确定缠论顶底分型后,利用分型开始构思分型辅助成笔,明白缠论对单一趋势的判断

我们前期的文章中都是讲解相似性以及包含关系和顶底分型,目前就是为了更好的确认分笔,通过前面几篇的文章再到今天的文章,你会发现缠论逻辑的巧妙之处,也充分说明了缠论是承上启下的一套分析理论,如果你基础没打扎实,后面会更加难以理解,所以想要学习好缠论首先得把基础打扎实。

今天的文章标题叫“在确定缠论顶底分型后,利用分型开始构思分型辅助成笔,明白缠论对单一趋势的判断”,我们目前是为了确认分笔,前提条件是要明白分型,我们首先还是来回顾下分型的定义:

顶底分型:如果你在分型上还不太理解,建议你对照下图来对该几段文字再次理解下分型的含义。顶底分型指的是在股价上涨过程中,某根K线最高点是其前后相邻两根K线最高点中最高的,最低点也是其前后相邻两根K线最低点中最高的,这种K线组合叫做顶分型。在股价下跌过程中,某根K线最低点是其前后相邻两根K线最低点中最低的,最高点也是其前后相邻两根K线最高点中最低的,这种K线组合叫做底分型。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做该顶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做该底分型的底。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可以简称为顶和低。
顶分型区间是指构成顶分型的三根K线中,第一根K线的最低点与第二根K线最高点之间所覆盖的区间。底分型区间是指构成底分型的三根K线中,第一根K线的最高点与第二根K线最低点之间所覆盖的区间。如下图所示。

图片

理解了分型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分笔的定义:
笔:笔必须是由一顶、一底,加顶底中间的K线构成。两个相邻的顶和底经过中间K线连成一笔,顶和底之间的股价波动均忽略不计。
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
1、顶与顶或者底与底不能连成一笔。
2、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经过中间K线连成一笔,非相邻的顶和底经过中间K线是不能连成一笔的。
3、一笔之内,也就是相邻顶底分型之间,必须至少有一根K线。
为什么至少要有一根K线?这里主要考虑的是股价的运行要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周期。笔是一个时空综合体。K线图上,一笔的顶底之间横向水平距离表达出笔的时间跨度,顶底之间纵向垂直距离表达出笔的空间范围。对比来讲,时间与空间并重。笔的延伸与终结:笔的起点与终点分别是顶底分型。从顶分型开始的笔经过中间K线后,只要没有遇到底分型,或者遇到了底分型,但该底分型并没有形成新的笔,那么该笔就会延伸下去,直到遇到某一底分型,该底分型形成了新的笔,那么原来的笔就终结于此底分型,新的笔又从此底分型开始形成、延伸。从底分型开始的笔同理。笔由顶底分型确定,要想找出笔,首先要确定一个有转折意义的顶或底,然后按时间顺序划出顶底分型,最后按笔的定义去连接顶底分型定出笔。如图2-3所示。

图片

理解了包含关系是为了确认分型,对分型的充分了解是为了验证分型是否辅助成笔,接下来真正进入我们要讲解的知识点:分型辅助成笔的验证。

首先考虑两个问题:

大级别分型如何协助解决小级别成笔问题?

在某周期一笔中,顶底分型到底代表着什么?

图片

原理是这样的:

顶分型相当于次级别向下一笔,底分型相当于次级别向上一笔。

次级别关系:日线——30分钟——5 分钟——1 分钟。

其实只要你理解周期转换的关系就可以很好的去理解上面这段话,因为5分钟等于5个一分钟;而30分钟等于6个五分钟;日线等于4小时等于8个30分钟,所以你认真去推理一下,5个一分钟如果没有出现非包含关系那么必然是成笔的,而6个五分钟如果没有出现包含关系也是成笔的,依次主次级别类推,你就会发现为什么缠论要这么去划分主次级别。

我们接下来通过一幅图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型角度看走势

图片

在我们的学习路径中,笔被简化为一个分型,这使得从学习和理解的角度更加容易。同时也为接下去的主角——线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对走势结构的构建:找到要分析的最小结构(比如 1 分钟、5 分钟戒者 60 分钟)——识别该级别上的分型,等同于该级别的次级别笔——对照线段的定义,画出该级别的线段——利用该级别线段去画出更高级别的线段。至此,所有级别的结构就被建立完毕。

这里有一点我希望大家能明白,笔是最小的波动单位,在小级别分析时候尽量用线段去判断走势,这样准确性会更好,如果用笔去判断非常容易打脸,所以从短线的角度来说,线段才是我们学习缠论做好短线股票真正要理解的核心。因为线段的稳定性比笔的稳定性强很多,线段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笔是中间过渡阶段。

缠论开篇提到,“大牛不用套,股市就是提款机,投资是一门艺术”。“大牛不用套”,涉及投资者思想的开拓性与创新性问题。这是在告诫投资者不要故步自封,不要用过去市场环境下形成的固有经验,去套用新环境下的投资思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思路要实时更新,与时俱进。感谢你对本篇文章内容的欣赏,手留余香,文章右下角点“在看”就是对老哥我最大的支持。

觉得有收获,右下角点个“在看”!


>>>歇后语:笔者接触过国内外各式各样的交易分析理论,但笔者始终觉得缠论才是真正唯一完美的一套适合东方投资者的交易分析理论。这套理论不仅仅是讲解分析思路,更是一套集合了交易分析、仓位管理、心态与资金完美结合的东方交易理论圣典。这套理论涵盖的包含关系、分笔、一买、二买、背驰等等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一个交易参与点,这是国外很多理论不能比拟的。同时,缠论它不仅仅适用于股票,还适用于期货,数字币,外汇等等一系列用K线表示的市场!并且学习缠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