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老板

 刘相春1967 2022-05-15

202258日,这一天是我今后永远都会记住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我平生第一次“盘”了老板。

“盘老板”当为钓界专用术语,我查了一下度娘,了解到它的全称应该为“黑坑盘老板”。那么啥叫“黑坑”呢?其实“黑坑”就是平时养鱼的鱼塘,鱼塘老板定期把鱼买回来放到鱼塘里,吸引大家去垂钓。一般情况下,被钓上来的鱼都会被鱼塘老板回收再放回到塘里,只不过回收的价格较低,远远低于进价;当然,你要是觉得卖得便宜,也可以把鱼带走。至于鱼塘不叫鱼塘,为啥叫“黑坑”,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很多去这种收费鱼塘钓鱼的垂钓爱好者经常眼睁睁地看着满塘的鱼就是钓不上来,所以怀疑是鱼塘的老板生了黑心,使了坏招,因而使自己每每被鱼塘老板“黑”,所以就戏称这些鱼塘为“黑坑”,一来二去也就叫开了。

“黑坑”钓鱼有四重境界。第一重:空军。“空军”其实是个借来的词汇,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没钓到或是钓到为数极少的几条,钓费有去无回。第二重:贡献。鱼是钓上来一些,但卖掉鱼的价钱抵不上支付给黑坑老板的钓费。第三重:上岸。钓上来的鱼的价值与钓费相抵。第四重:盘老板。钓上来的鱼的价值不但可以抵当钓费,而且还有赚头。据我观察,达到第三、第四重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偶尔一次有可能,次次盘老板,根本不可能。我平时基本上属于前两重境界,不是“空军”,就是“贡献”,所以58日这一次达到了第四重境界,就显得对自己格外的有意义。

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邓刚,他是专业的竞技大师,或许是打竞技打腻了,或许是想提高知名度,所以他在参加竞技赛之余,四处跑去盘老板,然后拍成视频,放到网络上,一下子就吸引了大量的粉丝。邓刚这个人很幽默,幽默本身就招人喜欢,加之他盘老板的方式很独特,总是盘人家的鸡呀,鸭呀,鹅呀,山羊呀,乳猪呀什么的,所以就非常容易被大家喜闻乐见,不光是我们这帮子钓鱼的人喜欢,就连那些不喜欢钓鱼的人也都津津乐道。或许正是应为有了邓刚,“盘老板”这个词汇才得以在大江南北迅速流传开来吧。

我们以前是不钓“黑坑”的。

我们平时在一起钓鱼的兄弟有三个,论年龄我最小,但我们三个就很逗,互相称兄而不道弟。我见了他俩,就分别称作“龙哥”“崔哥”,倒也顺理成章;可是那俩见了我叫“春哥”,就有点逗闷子的意思了。

要说钓鱼的时间,我也是有些年头了,但真正的钓鱼,我认为是到了南方以后,而且是见到了龙哥以后。

最先认识的是崔哥,因为我和他是同乡。认识崔哥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野钓了,但技术非常一般,经常是跑出去很远、很久,渔获却寥寥。那个时候崔哥也开始野钓了,所以我们俩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就比较多。在崔哥的嘴里,我知道了龙哥。龙哥在崔哥的嘴里,绝对是神乎其神的存在。据说龙哥钓鱼只要把竿子抛在了水里数一二三然后提竿就能上一条鱼,这令我不免有些神往,却又有些不服不忿——这怎么可能?——我钓了一晚上,也不过十几条小鱼而已。

后来就通过崔哥认识了龙哥,竟然意外地发现原来我们是同行,而且回忆回忆,似乎还在市里组织的某个活动上见过面。这世界很大,可又真小。后来我们就不断地约着一起出去钓鱼,后来就渐渐地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遇到龙哥以后,我的钓技才有了突飞猛进。说实话,我不是那种很笨的人,也不是十分固执的人,所以钓鱼的技巧学起来也就比较快。这一点得到了龙哥的首肯,他会经常在崔哥面前表扬我。现在说来,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十几年前,温州周边的野钓资源还是不错的,尽管路途稍微远一点,像我们去位于青田县的滩坑水电站,往返是200公里左右;去位于云和的紧水滩水电站,往返是350公里左右。但那时候水库里面有鱼啊,所以路尽管远,我们一年总要跑去20次以上。

滩坑水电站盛产“大眼睛”(中华大眼鲟/鳊)、黄金鲫,最多的鱼种却是白条(青条)。这东西在水面上一层,属于掠食性鱼类,所以很好钓,前面说的把竿抛下去数一二三就能上鱼的那个鱼就是这种鱼。“大眼睛”因为肉少刺多且硬,我们不喜欢,但是却很好钓,基本上不等钩落底它就已经开始抢食了,拉得慢了,净是双尾(一次钓两条)。我们的目标鱼是鲫鱼,我记得好的时候一次能钓个百八十条不成问题。

紧水滩水电站盛产黄尾(黄尾鲴),岸钓基本上都是这个。到了八九月份天气炎热的时候,还可以筏钓。筏钓主要在夜里,主钓的鱼种为翘嘴(翘嘴鲌)。好的时候,岸钓一回大概总有个十几二十几斤黄尾的收获,筏钓有时还可以钓上“米刀”(身长超过一米的翘嘴)。

或许是美好的日子总是容易逝去吧,近几年野钓的收获越来越惨淡了。或许是钓鱼的人太多鱼类繁殖的速度跟不上人类掠夺的速度的缘故吧,或许是周围村民滥捕滥捞的缘故吧,总之,再出去野钓,“空军”的概率开始一次次多了起来。

后来,就出现了“新冠”,这边讲“非必要不出市”,我想这钓鱼算不上“必要吧”,而且那边人家也不欢迎你去——谁知道你没有带着病毒过去?这样一来,出去野钓就变得希望渺茫起来了,现在想来,我们似乎很久很久没有出去野钓了。

可是,钓鱼的喜好还在,于是就被迫转战黑坑。黑坑就在城市周边,不算“出市”。最先转型的是我,开始那哥俩对我去钓黑坑很不以为意,甚至认为这是我的堕落。后来实在憋得无法,那哥俩也就跟着我一块“堕落”了。

一入黑坑深似海,从此上岸是路人。当“上岸”甚至“盘老板”成了每一位黑坑人的梦想的时候,每一个钓黑坑的人都变得“不择手段”起来,这也就全没了野钓的风范与姿态。

最近我们几个有点蠢蠢欲动:啥时候找个机会出去“野”一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