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打瞌睡时,13岁宫女不懂事,却因一声偷笑,改变一生的命运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但是能坐在龙椅上时间久的并不多,除却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之外,那就是排名第二的嘉靖皇帝了。嘉靖皇帝在位45年,晚年时与很多皇帝一样都想长生不老,最让人感到不解的是他迷上了道教,并且还命令朝臣们都要尊道、信道。为了做好表率,他每天都打坐静修悟道。 这一天下朝后,嘉靖一如既往地换上了洁白的道袍,经过焚香沐浴之后,在烟气缭绕的大殿中显得仙气十足。嘉靖闭目诵经,一边敲击钟磬,整个大殿中肃穆有序,台阶下面整齐地站着宫女太监伺候着,谁也不敢言语一声,生怕触怒了龙颜。随着嘉靖帝声音的渐低,大殿中显得格外的宁静,这时候嘉靖手中的磬槌脱落掉到了钟磬上。 走调的音色回响在大殿中,下面的太监宫女们都知道嘉靖帝这是睡着了,皇帝有如此的囧状比较少见,但是谁也不敢笑,都怕掉脑袋。可这时候偏偏就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笑声,众人看去,原来是位十三岁的小宫女,因不懂事而憋不住笑出声来。当众人发现嘉靖盯着小宫女看时,大家都已经开始替她默哀,都知道嘉靖帝对宫女是格外的憎恶。 晚年的嘉靖帝的性格变得阴晴不定,不知道是不是追求长生不老服了太多丹药的缘故,前朝后宫都无人幸免,稍有不慎就会被嘉靖帝责罚,为此许多官员、宫女、太监都掉了脑袋。皇帝性格如此多疑暴戾,众人敢怒不敢言,生怕哪一天惹皇帝不开心而丢了性命。 嘉靖帝在杀人时从来没考虑到自己是个修道之人,只知道自己是皇帝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当他对道教痴迷到一定程度时,便听信术士的长寿偏方,饮用无根之水。于是嘉靖帝就开始折腾这些宫女,每天大清早起来采集花叶上的露水饮用,为此有大量的宫女病倒,宫女们对嘉靖帝非常的怨恨。 有一位叫杨金英的宫女忍无可忍,便怂恿一帮姐妹决定要杀死嘉靖帝。趁着嘉靖帝当晚睡在曹端妃那里时,带着十多个宫女要勒死嘉靖。嘉靖从梦中醒来拼命挣扎,宫女再多也不如他有力气,再加上宫女们心慌,勒嘉靖帝的绳子竟然打了个死结,嘉靖帝死里逃生。这时候皇后听闻此事赶来,拿下了众宫女,这些宫女无一幸免均被处死,史称“壬寅宫变”。 能够被一帮宫女“群殴”的皇帝,大概嘉靖帝是第一人,能够让宫女们敢做出冒死杀皇帝的举动,也能看出宫女们对他是有多憎恨,只是不熟悉嘉靖帝的人不会知道,多疑暴戾的嘉靖帝在年轻的时候曾经也是一位仁君,顶着朝堂老臣的压力摆平了先帝留下的“礼仪之争”。 嘉靖帝不是先帝朱厚照的儿子,甚至连亲兄弟都不是,而是朱厚照的堂弟,用皇族继承大统的惯例来讲,显然是花落别家了,没办法,谁叫朱厚照早逝呢,只能从宗族里选人继任皇帝,选来选去选到了嘉靖帝朱厚熜的头上,同时也引发出了一个皇室血脉问题,那就是朱厚熜要认先帝朱厚照的父亲做父亲,这一点让嘉靖帝难以忍受,认了别人做父亲,我的父亲往哪放? 于是皇帝与朝臣之间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争执,最后嘉靖帝以强硬的态度决定了亲生父亲做“本生皇考”,先帝父亲做“皇考”。之后嘉靖帝拿到了独掌朝政的决策权,在他的治理下,大明江山倒是有模有样,一片太平景象而被称为“嘉靖新政”。只是到了晚年迷上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之后性格大变,这才有了“壬寅宫变”这一幕。 有了“壬寅宫变”的前车之鉴,当年的阴影犹在宫女太监们的心头,小宫女突然这样的偷笑,人人都认为她的性命走到了尽头,可是没想到,嘉靖帝看了小宫女一看之后,什么都没说,继续诵经悟道。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晚嘉靖帝就宠幸了这位十三岁的小宫女,并且封她为美人。 这名小宫女为尚氏,成为了嘉靖的女人之后就升为了尚美人,深得嘉靖帝的宠爱。当时嘉靖帝已经五十多岁,而小宫女才十三岁,做他的孙女都绰绰有余,她的不谙世事反而得到了嘉靖帝的独宠,也许是尚美人身上的朝气,也许是嘉靖帝喜欢她的单纯,总之在尚美人之后再无佳丽得到如此的眷顾。 嘉靖帝对这个尚美人达到了宠腻的程度,只因尚美人想在宫殿中放烟火,结果烧了一座寝宫,对于此事嘉靖帝丝毫不在意,转眼又盖起了一座宫殿,就是后来的永寿宫,足见尚美人在嘉靖帝心中的分量。大概尚美人自己也没想到,当初一声偷笑却成为了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遇,从此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这是很多宫女们羡慕不来的殊荣。 尚美人几个月后就被晋升为寿妃,只是她的福并没有享受多久,第二年嘉靖帝驾崩,而她成为了“罪人”,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她的勾引下嘉靖帝纵欲过度而亡,尚寿妃成为了背锅人。好在后来继位的两任皇帝对她礼遇有加,最后尚寿妃在万历年间寿终正寝,享年63岁。 只是嘉靖帝早已被那些丹药毒害了身体,最终还是毒死了自己,而尚寿妃只陪伴了嘉靖帝一年便成为了孀妇,幸运的同时也伴随着悲剧,大半生在清冷的后宫中度过,正应了那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