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男子上山采野菜,被熊袭击致半张脸没了,装死爬树都没用?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2-05-15

黑龙江男子上山采野菜,被黑熊袭击致生命垂危

5月13日的黑龙江省双鸭市饶河县大顶子山,一名56岁的男性村民下午很日常的进山准备采点野菜回来晚上炒菜,这个行为对他来说十分习以为常了,他也没有多做什么准备,但这次进山居然让他生命垂危。

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已经是临近晚上了,当时一个村民也想摘菜发现了躺着山上奄奄一息的男子,于是立刻报警救助并联系了男子的儿子。

当男子的儿子赶到医院后,手脚忍不住地颤抖了起来,他的爸爸主要是脸部遭到了攻击,现在他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都消失了,甚至牙齿都没了,后颈见骨头了,身体其他部分倒是完整,貌似腿骨折了。他拦住了想上前查看伤势的母亲,只能请求医生尽力救助。医生表示首先要稳住生命体征,其他的之后才能规划。

前男子仍在抢救中。

关于被熊袭击的案件,我找不到我国的数据,只能拿2011年发表的《野生动物管理杂志》上的研究数据来说,据这个研究称:1900年-2009年期间,美国和加拿大加起来有约63人被非圈养熊袭击致死。

这类事件虽然不算多,但被袭击的人大部分都死亡了,那么假设真的万分不幸遇到了对你有攻击想法的熊,那该怎么办?

分辨熊的种类

我国的野外目前只有三种熊,分别是棕熊、亚洲黑熊、马来熊,大熊猫就不算了。它们对待人类的态度截然不同,应对的方式可能也略有不同,因此识别它们也是很重要的。

其中为危险的当属棕熊,它的体型是最大的,因此会以此为依仗,拥有了最高的攻击欲望,它的脸部很突出且背上有个隆起,类似驼峰;黑熊体型大于马来熊小于棕熊,耳朵很大;马来熊体型最小,只有1-1.5米,且胆子很小,大概率不敢主动接近人类。

之所以不用颜色分,是因为棕熊有可能是黑的,黑熊也可能是棕色的,压根不能作为识别特征。

黑熊因为分布最广,与人类的遭遇最多;而遭遇棕熊的,几乎九死一生。

正面遭遇熊

遇到熊的逃生思路有两种,要么让它觉得你无害,要么让它觉得你比它强。

因此遇到熊后,要保持面对熊,然后缓缓地向侧面移动。不后退是因为,不方便确定后面情况,要是跌倒就给熊攻击机会了

会抬起头并将耳朵指向上方让自己显得更大,然后展开爪子威慑你,这个时候它可能还未发动袭击,在真正攻击你之前,熊一定会先转向一边或停下来再次查看情况,确保时机成熟才发动袭击。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受不住就逃走了,这会激发熊追逐猎物的本能,会更惨,真正应该做的是:站稳脚,平静地随便说点什么,并且将手举起挥动,这么做是为了让我们看起来更大,让熊不敢轻易工作;同时,让熊意识到你可能不是猎物

与此同时,在确保仍然可以看到熊的情况下,等待熊自己离开,或慢慢向侧面移动。爬树是没用的,它们爬得更快更稳。

被熊突袭

如果被熊突袭了,上述的方法就很难用出来,这时候只能趴在地上,让身体的正面保持在地上,因为那边很容易被撕开,伤及内脏。趴在地上的时候,要用手臂捂住头,用地面保护身体正面和自己的脸;同时双腿分开,让熊更难拖动你。熊很可能会想把人翻过来,这时候一定努力不让其得逞。

这种方式其实是所谓装死的正确方式,我们说过要么比熊看起来强,要么让自己没威胁,装死就是降低自己在熊眼中威胁度的一种做法,但只是有可能成功。

后记

到熊的这些做法能增加存活率,但也只是增加了些许,最好的方法还是尽量避免遇到熊。野外工作或者生活的时候,要注意将味道大的东西都藏起来,熊一般是被味道吸引而来,而且要藏在风向跟自己住的地方相反的区域。

然后确定要去的地方的熊是否多,生命还是高于野营的刺激的,最好还是减少去熊分布的区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