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10多天我没看新闻,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和将要发生的事,都能看到和预测。看多了,你会发现有一个事,就会有第二个事,然后会有第三个事……而每个事件之间你细致观察,它们都有关联,都会有重复,都有必然,甚至都会有规律。 这些事件,最后得出的结论,除了人有罪,我亦有罪之外,也不会再有任何启示。 具体到自己的生活,讲一个自己的小故事。疫情之前,我买了养的150条蚕,在3月30日,封城之前,我骑自行车去一个村摘过一次桑叶,本想着4天解封,不曾想到10号,这些蚕就完全断顿了,不单蚕断顿,我自己也断顿了。为了养活这些蚕,我把整个小区翻了个底朝天,每天在小区里寻找桑叶,但依然无法养活它们。最高的一天,死了差不多50条,此后陆陆续续一天死几条,每死一条,孩子就会哭一次。 好在,这两天终于有了结果。熬过漫长4月的它们,最终在5月幸存5条,并且有三条成功作茧,只是不知道,蚕会作茧自缚,而人会不会作茧自缚? 疫情期间,我只有深夜之后,才能静下来读书思考,我把自己思考的片段写下来。没有逻辑,也没有章法,只是一个普通读书人的普通思考,用来纪念上海街道上没有兵、没有马,而人们却过着兵荒马乱的生活。 1:健身越火,失业者越多 关于经济,不需要看新闻。有句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相信只有整天浮在水面的鸭子才最了解水温,是开水还是温水?问问洑水鸭子,鸭子会告诉你准确的水温。 我以前租住的房子,就在健身房旁边,当时我做过一个小调查。这个小调查是这样的,失业的年轻人往往都爱泡在健身房里,一是廉价,二是可以投资身体。我还注意到,刚开始他们会认真锻炼,而当时间超过一个月,锻炼就会被焦虑代替。而巧合的是,读历史时,我在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中也看到这样的调查,在美国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看过这样的调查。调查的结果都是,每一轮经济退潮,都会导致一轮健身的热潮。 2:一年比一年好,是一种错觉 过去40年,人们坚信只要通过努力、进取,就会获得财富;国家也相信只要每个家庭拼搏、进取、国家就会繁荣。我们曾经都有过这样朴素而纯真的愿望,希望一年会比一年要好。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如果把历史拉长来看,会发现盛世在几千前里,加起来时间很短,占比很低。可以试着把几个盛世先摘除,就会看到的画卷是这样的:战乱、蝗灾、洪灾、流民遍地、饥民遍地。如果你再看摘掉的那几个盛世,你会发现即便盛世,国强和民富,这是两件事。 进而,你还会发现,你出现在哪一个卷轴上,完全是靠运气。运气好一些,你恰好出现在山水画轴上,运气差一点,就会发现放到饥荒的画卷上。 3:比事后追责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制度堤坝在哪 有了权力,平庸可以生出恶果,这些恶最大的特点是不觉得自己恶。权力会让底线和文明、私有财产这样的词汇统统沦为字典里的词汇。倒卖物资算不算大错,我觉得也不算。高利润会让所有人铤而走险,就好比贪腐,之所以长禁不绝,原因在于它的高回报率会让人性这个词变得十分可笑。以此类推疫情中所有的事都是如此。 而它的核心问题,在于谁给人性之恶按下了权力的发报键?是制度!比抓几个官员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制定者应该规定严格的水位,建立人性的预警体系。不然,今日发生的事,不过是昨日重现,也不过是明日故事的廉价铺垫。 前几天,汶川地震14周年,我还记得发生的好多事,红十字会的事、重建时乡政府的豪车,都让我感慨很久,细细想来,好多事在今天其实都是换一种方式在出现。今天计总暴露出的问题,接下来一二十年,一定也会出现。 我们常说,困局是一个民族的财富,可是我读历史发现,没有反思和改变的困局,只会让一个民族脸皮厚。 4:国家能力越强,未必是件好事 一个人想办的事都能办成,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会自大。 国家也一样,一个国家的利维坦越大,这个国家也会越陷入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30年前,苏联具备强大军队和警察力量,也具备强势的财税制度手段,他们可以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也可以试着用钻井打穿地球。70多年前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可以动员8000万兵力作战,可以在几个大洲开辟战场;而往往这个时候,便会脱缰。 原因只有一个,骑手认为他可以把战马变成高铁,而往往这个时候却忽略了马匹最高配速。 5:社会清晰见底 潮落的时候,上层永远会小心谨慎,保全自己,等到潮涨的时候,再次重整旗鼓。而中层还未看清潮水,就被卷入其中。而底层,涨潮退潮,看似与他无关,实则早已粉身碎骨。上层的自私和堕落远比底层的麻木更为可怕,因为他们掌握着社会的运行,他们苟且,社会就苟且;他们堕落,社会就堕落。唐朝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明朝有“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如朱门弟子家”。朱门酒肉未必臭,路有平民却是真真实实的夜夜哭。 6:正义只是人的最低标准 我们都说疼痛,可我们是否想过感到疼未必算得上正义?或许这也只能证明我们还是个人。是个人,其实这只是人的最低标准,不是最高标准。也许我们对正义的认知有偏差,对德道的理解也有不同。 可我读书时,常常看到有一种正义叫我希望别人正义,我只是想坐享其成。我们这个民族向来不缺为正义的殉道者,唯独缺殉道者的追随者。与正义相匹配的其实是勇敢!说到勇敢,大概也只能叹叹气了。 7:有些人注定是要下地狱的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是,火烧别人时,你不会感到疼痛,你认为这与自己并无关系。而等到自己下地狱的时候,再呼救,相信也无人可以救他。 怎么能够改变他们下地狱方式?我想只有让他们痛,一次不够,再痛一次,一次还不够,再来一次,人只有足够痛,才会有改变。除非,他们天生就是魔鬼。 8:人和人之间不会再有信任 愚蠢会战胜良知,戾气会打败冷静,混沌会吞噬清醒。以后,猜疑和举报,也将会成常态。生存的艰辛、世界局势的变化、逆全球化的到来,都将加剧人们之间的戾气,社会的包容度也会越来越差。极端的观点和思想,会死灰复燃。人们的脾气在未来几年,也会变得急躁、暴躁。 在短时间内,说一点正直的实话,意味着风险和误解,也意味着憋屈和委屈。说实话的人也会掂量得不偿失,因为说实话的人没有得到社会嘉奖,那也将不再说实话。 但把时间拉长来看,终究是枪炮战胜不了思想。 9:麻木不是一件遥远的事 麻木永远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也并非一件遥远的事,麻木和生活的富足、科技的发展统统没有关系。麻木只和教育的方式有关系,只要没有人格教育,就永远会有麻木,甚至还可以生出嘲笑一百年前的人麻木的优越心态。麻木往往最有道德优越,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往往受奴役而麻木的人,时间一久,就会给自己找生活的乐趣,时间一久,还会生出几分享受的姿态。 但其实麻木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麻木的人群占有社会人群的比例。10个人中,有一人麻木,麻木者也会觉得格格不入。10个人,有9个麻木,那一个清醒者就会被吞噬,最终由这10个人建造的房屋,也会在一瞬间轰然倒塌。 10:退步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 退步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五胡乱华”是华先乱,胡进来接着乱,导致退步。安史之乱是大唐文明的退步,德意志第三帝国是俾斯麦的退步,裕仁天皇时的侵略战争是明治维新退步…… 观念的退步会导致一切的退步。 但把时间放长来看,退步只是一时,社会终究是会滚滚向前,任何人都无法阻挡趋势。 11:疫情是件“好事” 对于清醒者而言,会更加清醒,不会寄希望于任何人、任何组织,没有希望,清醒者便不会再有失望,他们会擦干眼泪,更坚毅自己内心的道义,他们也会学会保存自身,冷眼旁观,进而面对社会变化,也会在精神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幸福者而言,疫情也可以帮助画出具体的幸福形状。所以疫情是一件“好事”,对于清醒者来说,疫情是一把冰刀,对于快乐者来说,疫情是一面哈哈镜。 疫情过后,这个世界看上去并无什么不同,吃饭、睡觉、养育子女……但正如在冰水中泡过的人们,看上去也并无什么不同,但落雨的天气,它们的骨骼总会隐隐作痛,因为他们在冰水中患上了风湿…… 疫情终会结束,这是时间规律。历史上,病毒会像历史上每一次选择的那样,它们会选择放过人类。它们会小心翼翼地把自己隐藏起来,藏在角落里、黑暗里,等待合适的机会卷土重来,再次去攻击漏洞百出的人类,和攻击由人类构成的漏洞百出的社会。 而对于我们来说,在困苦中,只能多读书,多抬头看看宇宙星空。把今天所承受的、所看到的、所伤心的,试图放到漫长的历史大河里里来看,那样就会多出几分清醒者的乐观,这个乐观并不犬儒,而是经历困苦的人眼中留下的坚毅。 只有乐观的人才能熬过漫漫长夜,等到旭日再次东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