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莫西林、土霉素、新霉素霉素等耐药有解决办法啦!

 兽药药理与处方 2022-05-15

随着兽药国标化推进越来越深入,兽用抗菌药抗支原体和抗寄生虫药的敏感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当前养殖者的需求。那么利用抗菌增效技术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在众多的抗菌增效剂中,苄胺嘧啶类就非常适合这个养殖用药的发展要求。该类抗菌增效剂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因能显著增强磺胺类药物和多种抗生素的疗效,故又称为广谱抗菌增效剂。

目前国内常用的是甲氧嘧啶( TMP )和二甲氧嘧啶( DVD )两种。二甲氧嘧啶为动物专用品种。国外应用的还有奥美普林( OMP ),阿地普林( ADP )及巴喹普林( BQP )。这类抗菌增效药物主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冰醋酸。对于畜禽来说TMP 内服吸收快而完全,1~2h血药浓度即可达峰值。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并超过血中浓度。

主要从尿中排出,3d内约排出剂量的80%,其中69%~15%以原形排出,少量从胆汁、唾液和粪便中排出。DVD 内服吸收很少,其最高血药浓度约为 TMP 的1/5,在胃肠内浓度较高,主要从粪中排出,适合作胃肠道抗菌增效剂。这类抗菌增效剂的抗菌作用与磺胺类药物相似,效力较强。两者合用,抗菌作用增加数倍至近百倍,甚至使抑菌作用变为杀菌作用,并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菌株亦有效。

还可增强阿莫西林、土霉素、强力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和安普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故称抗菌增效剂。其抗菌作用与增效机制为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当把它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从两个不同环节同时阻断叶酸的代谢而起双重阻断作用,故抗菌作用增强。其在兽医临床使用时常用1:5的比例与 SMD 、 SMZ 、 SD 、磺胺喹恶琳( sQ )等磺胺类药物合用。

从广泛临床应用反馈来看,那些含有甲氧嘧啶( TMP )的兽用复方制剂,主要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球虫、弓形虫和革兰氏阴性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包括对那些禽大肠杆菌病、禽伤寒、禽霍乱等也有非常明确的治疗效果。而对那些含有二甲氧嘧啶( DVD )的磺胺复方制剂,则主要用于防治禽、兔的球虫病以及畜禽的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等,确认治疗效果要强于其它药。

为确保动物性肉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猪屠宰前5天、鸡鸭鹅屠宰前10天停止给药。兽医临床治疗常见制剂为复方磺胺喹恶啉溶液、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和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等磺胺药制剂;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与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等与该类增效剂的配伍也提升不少。值得临床兽医师们关注。

知识星球

兽医药理技术交流与学习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