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之一,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政治家和战略家曾国藩,他的为人处世一直被后人视为立世的偕模,是修身养性的标杆。 曾国藩曾说过:“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苛责别人,免于小人惦记。不打揭发别人的隐私,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受人尊重。不惦念别人的旧恶,要严于责已宽于待人,心胸宽广。做到这三件事,既远离了小人,也宽广了自已,这正是修身处世的道理。 一、不责人小过 人非对贤,孰能无达,别抓信别人的过错不放,特别是当有外人在时,更需让对方感受到足够的尊严。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如果你当众让他尊严扫地的话,他会自损一千来伤你八百,所以严于律已,宽于待人,不责人小过,正是处事之理。 二、不发人阴私 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人尊重就是给自已尊重。每个人属于自已的隐私,随意揭发人的隐私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当你在众目睽睽之下揭露人的隐私时,你就失去了别人的尊重,这是人与人交往的不二法则。 私下揭露人隐私的人,纸总包不住火,当对方有所耳闻时,你也将落得一个名声扫地的境地。 三、不念人旧恶 人谁没有点过去,谁没有点小错,别太过度看重别人过去的错误。当别人已改过自新,从头再来的时候,多点鼓励少点恶语,这是一个人修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人诚心悔过时,别因为过去,把人区分对待,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已。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所以为后世所称道,是因为他懂得宽于待人,严于律已的道理,后世,很多人却都把他理解反了,宽于律已,严于待人。 |
|
来自: 丘山三也君 > 《W:晚清。民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