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我光顾医院频次多到数不清。 上高中时,校门口的医院每天熙熙攘攘,有人忧思重重,有人如获新生。 我总想,我肯定是和这医院没啥交集的。 但如今,连这间医院里的科室分布、病房安排,我都了若指掌。 因为自己晕倒,从陌生的急诊室醒来,见到最兵荒马乱的场景; 因为亲戚车祸,体验过ICU病房的气氛凝重和小护士的气势凌人; 因为母亲生病,和麻醉师吵过架,感受过午夜恐怖的医院过道; 也因为父亲身体,每周必须排长队见见那个话不多的主任医师; 还因为自己面瘫,坚持40多天日日报道针灸科 ... ... 这还是发生在一家医院的故事,而自打和医院缔结了这甩不掉想起来就愁的不解之缘,我许愿的第一条就成了:保佑我和身边人能够身体健康。 可就在这个周末,我又不情不愿的去了医院,看望因为家人交通事故被送进去的陌生人。庆幸不是自己家人的同时,被无情的费用催缴单伤得心更疼。 远离医院,看来是个美好的梦想呀。 -01- 如今到医院,是需要靠财力人脉的。 有钱有关系的,插队安排、床位任选,连护士说话都温柔了几分。 没钱没关系的,“外面排队等叫号”、“没床位,过几天再来”、“护士没有义务照顾病人”,突然就按规矩办事,责任划分明确了。 终究是可怜了那些没有经济实力和人际实力的病患。 在医院里,也见过太多人性的暴露。 老人久病不起,生活无法自理,身前照顾的只有头发花白腿脚不利索的老伴,儿女唯一出现的一次还是在病房里讨论老人的后事。美其名曰:他去了,对大家都好,他自己也解脱了。 之后,夜半总有老人呜呜的哭声,像是在诉说自己的不舍和怨气。 用表面的善意伪装自己,用“为他着想”掩盖利己的最终目的。 芸芸众生相,世间多凉薄。 而我想说,道德的存在不是用来绑架他人,正是用来约束自己的。 日后醒悟,估计也是他们被弃痛哭的时候。 有看过一篇文章《如果人生太难,就去医院看看》,文章说,医院是一面镜子,照得出人性与命运。 是呀,医院像是一个微缩的社会,人人手持号码牌,翘首等待命运的眷顾,身在其中,全不由己。 所以,请照顾好自己,当下人心凌乱,把命运交给自己掌控不好吗? -02- 曾看过一组关于中国人健康的大数据: 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 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 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题; 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 看看,有多可怕。 都说成年人的崩溃,是从体检开始。 当加班熬夜不按时吃饭成为生活的常态,就不要疑惑自己为何哪哪都不适。 我大学时认识的学长,给我讲述了自己同班同学从滴酒不沾的酒精过敏体质,到夜夜混迹酒场推杯换盏只为得到甲方爸爸一个大单的故事。故事的结局很不幸,那位学长罹患白血病在几年前离了人世。 这其中被病痛如何折磨、如何渴望健康的辛酸我未亲眼目睹却也大概能想象得到。 总是病刚一见好,就不再按时吃药。 总是期望明天,能够好好吃饭早早睡觉。 总是觉得,病痛和死亡距离自己还远,没什么么好担心的。 而在看多了反面教材后,我只想说:拿命还钱还算简单,拿钱换命却难如登天。 好好活着,是幸运,是希望,是一切。 -03- 我几次在医院心如死灰的经历,都是因为病床上躺着的不是家人而是陌生人。 为抢几秒的时间,罔顾了自己的生命,同时迫害到他人安全的教训吃了一次又一次。暂且不说大把大把医药费上缴的压力,和来自伤者家属、警察的盘问谴责。就只是自己内心的慌乱、猜忌、后怕就足够打垮一个人。 开车快、疲劳驾驶、不守交规,放眼望去,因大意而生的悲剧比比皆是,可人们,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总会想当然的以为事故离自己还远。 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别人生命同等重要。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省一事,为了乐一生 请在每次启动座驾前默念:慢一点再慢一点。 ![]() 很难受,很久不发文 更难受的是 发文却在讨论一件不怎么开心的事情。 看过一家医院的宣传文案 有了钱,去哪都行,千万别去医院 有了钱,买啥都好,千万别去买药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是最贵的资产 今天,就用我“经验丰富”的医院经历做引 想把这句忠告给你: 照顾好自己,不要随便去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