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熊孩子,道出了孩子的好动和好奇,对新奇的事物都想要动一下,做一下,看看是什么后果。但就是孩子的好动和好奇,会做出好多种错误的事情来。孩子做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父母有意或无意地错识引导,给孩子带来错误的指向和结果。孩子做错了事情,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孩子犯错后,父母即不能无动于衷,莫视不管,也不能暴跳如雷,吼骂了事。智慧的父母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引领和帮助孩子,正面管教,正向引导,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此应该承担的相应的后果。 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好问题。 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第一时间要做的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去处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惧和后悔的心理,这种恐惧感主要是担心由于犯错所引起的对自己的不利后果。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他最亲密的人,是他的全世界,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也是孩子最大的内驱力。父母情绪失去控制的行为,将会破坏亲子关系,父母也将失去孩子的信任。这样会导致未来孩子对父母报喜不报忧,即便是犯了错也是以尽可能地隐藏起来。因为在他心里,父母不理解他,和他处于对立面。 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说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起始原因。 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要先入为主给孩子定罪,更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孩子先打骂一顿。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与起因说清楚。 面对孩子的错误,也不要不声不响,不管不问。因此这样会让孩子误认为做错事,可以不负责任,没有羞愧、后悔之心。
正面引导,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当后果。 如果是因为孩子的好奇,想验证心中的疑团,我们应该为孩子好强的求知欲感到高兴,但要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认识这样做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与危害,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该道歉的道歉,该赔偿的赔偿。不能因为孩子还小,调皮正常而掩盖孩子的错误。因为你这样做,可能让孩子误认到他还小,就可以肆意妄为,可以公共场合吵闹、可以不遵守规则,可以伤害他人。 孩子成长的路上,大多数孩子都会犯错,孩子行为出现偏差不可怕,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出现了不文明行为或过错时,及时纠正和引导,让孩子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能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分析总结,让孩子总结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引导孩子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教训,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