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洲际导弹为何能飞那么远,里面装了发动机吗?

 阿年282 2022-05-15

导弹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有目共睹,它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战场上的主角。

导弹有多种,从用途上讲,有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等。从射程上讲,有短程导弹、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

从地面发射攻击地面目标的叫地地导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使用的V-1和V-2导弹是率先问世的地地导弹,而洲际导弹是地对地导弹的一种,威力巨大而射程远。通常来说,不低于8000公里射程的导弹才能叫洲际导弹。

那么,为什么洲际导弹射程可以达到那么远?导弹里有没有发动机?

事实上,不要说射程在一万公里左右的洲际导弹,即使是射程在200公里左右的空空导弹,上面也有发动机。

发动机有液体燃料发动机和固体燃料发动机两种,前者使用的是液体燃料(煤油、酒精或液氢等)和液体氧化剂(如液氧)。

把液体燃料和液体氧化剂以最大的速度和适当的比例进入发动机燃料室,就能够像喷水龙头那样加以调节,所以发动机的推力大小和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可以进行控制,还可以使用高能量的推进剂,使导弹的推力增大,射程增远。早期的导弹和目前的巨型火箭运载器,大都使用这种发动机。

使用固体燃料的发动机是用含有氧化剂和燃料剂成分的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的。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十分简单,由燃烧室和喷管两部分组成。燃烧室装有供直接燃烧用的固体推进剂,推进剂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火药气体则从喷管中喷出,产生推力。

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洲际导弹基本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原因之一是它的体积小,能让减小洲际导弹外形尺寸,相同的动力,体积越小射程更远,越不好拦截。如此一来,导弹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大大增强。

固体燃料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便于保存,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随时都能使用。

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更复杂,而且其液体燃料腐蚀性较强,不便于长时间储存。因此,先进的洲际导弹大都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

但洲际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就像汽车发动机和飞机发动机一样,是个技术活,科技水平达不到那个层次是生产不出来的。

固体燃料发动机最大的难关在于发动机燃料的研制。大家只知道先进洲际导弹采用的是NEPE高能固体燃料,但其具体配方是什么无从得知,有关国家对此严格保密。

其次,固体燃料对药柱的形状设计、浇筑工艺也有很高要求,尤其是用于洲际导弹的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更难突破,加工难度也非常大。

还有一点,用于洲际导弹的固体发动机壳体制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不但要经受住非常高的压力,而且自身重量必须非常小,只有高强度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生产的壳体才能满足这个要求,例如美国“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法国M51潜射弹道导弹等都采用碳纤维壳体,俄罗斯“白杨-M”洲际导弹则使用芳纶纤维壳体。

不仅如此,把高强度纤维“编织”成发动机壳体,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专门研制的设备和工艺。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洲际导弹大多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它可以为以超过5马赫的高速飞行的导弹和飞机提供动力,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一项核心技术。

由此可见,洲际导弹不但有发动机,还要有顶级发动机,这项技术是不好轻易掌握的。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