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樉:不让我做太子我就胡做派,朱元璋:你看你那蠢如禽兽的样

 梦想童年594 2022-05-15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朱樉有想做太子的意图,这并不能他不想,不然他为什么要为自己造五爪龙床?还让他宠爱的次妃邓氏穿皇后的服饰?

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大明第一皇太子朱标因伤寒病去世,因朱标很有贤行,故谥号为懿文太子。这一年正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标时年三十八岁。

按理说,朱元璋应该在其他的儿子中另立一人为太子,若按长幼顺序,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就是次子朱樉。然而朱元璋并没有这样做,反而立朱标之子、嫡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成为成为大明皇帝的法定继承人。

文章图片1

朱元璋

朱樉只比朱标小一岁,幼年时也是聪颖明慧,严毅英武,实际上,朱元璋对朱樉还是非常钟爱的,十五岁时就被封秦王,二十三岁时就藩封地西安。1389年,朱元璋将大宗正院改为宗人府,任命朱樉为宗人令。要知道,宗人府是一个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其职责就是负责宗室陈述的请求向皇帝报告、引进贤才能人、记录宗室罪责过失等。权力是相当大的。

然而朱元璋在朱标死后为什么不立朱樉为太子呢?这是因为朱樉在成年后愈发暴露出诸多劣性,多行恶事,荒唐无度。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越大越不是个东西。

去西安时,朱元璋曾赐其玺书说:“关内百姓,自元朝失政以来,不胜疲惫。如今我平定天下,又有运粮纳税之劳,百姓仍未休养生息。你到藩地之后,如果宫殿已完工,就暂且将其他不重要的事务全部停止吧。”然而朱樉却不以为然,到封地之后就在宫中大兴土木工事,劳民伤财,不从父命,朱元璋多次对他进行斥责,并产生不满。

不但如此,朱樉在封地连年命令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军民陷入困窘,以至于卖儿卖女,但是朱樉却下令对三百多余来王府求饶的百姓大打出手,当场杀死老人一名,捉拿了近百人。

文章图片2

朱樉

对于朱樉的行为,朱元璋早有耳闻,也曾经派人调查过。1391年,朱元璋以秦王朱樉在西安过失太多为由,将其召回京城面诫,又命皇太子朱标去西安巡视,调查朱樉的恶行。但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自然不愿意看到弟弟受到皇帝的责罚,因而从中调和求情,朱樉才得以幸免。

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虽然没有责罚朱樉,但作为警示,也并没有马上放朱樉回西安,而是到了第二年才让朱樉返回藩地。

也是在这一年太子朱标病逝,朱樉成为新太子也应该是顺理成章。但是朱元璋却册封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想来这是因为朱元璋对朱樉由不满导致失望所致。这对于朱樉来说,难道不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朱樉有想做太子的意图,但是面对炙手可热的皇帝位子他又怎能不动心呢?所以,若说朱樉没有这种心思谁都不会相信,但是事与愿违,皇太孙的确立,打破了他的太子美梦。而朱元璋对朱樉的调查并没有让他警醒,甚至因没做成太子而产生怨恨,而更加毫无忌惮,破罐子破摔起来。

朱樉回到西安之后,马上在王府大兴土木,役使军民在宫中建起亭台池塘取乐,他与次妃邓氏在这新建的楼宇亭台中以折磨宫人取乐。被朱元璋得知后大为恼怒,斥责他是“不晓人事,蠢如禽兽”(《太祖皇帝钦录》)。

朱元璋做皇帝之后,千方百计安顿抚恤土番

文章图片3

十八族人民,加强他们与中原民族的团结,但朱樉却违背了这一宗旨。洪武二十八年,即1395年正月,朱元璋命朱樉率领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征伐叛番,掳走一百五十名幼女,又将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阉割,许多被阉割的男童由于恢复不好而导致死亡。引起西蕃极大恐慌。

对于这些,朱元璋除训斥外并没有对他进行多么严厉的惩诫,最为严厉,同时也是朱樉最无法接受的一次处罚就是将他所宠爱的邓妃赐死。

朱樉不喜欢正妃王氏,唯独对次妃邓氏宠爱有加。他将正妃王氏软禁于别处,每天只是用最低劣的器皿装一些不新鲜的食物水果去给她食用。而对于邓妃,他不但派人专门为她收买珍珠翡翠,还竟然制做皇后的服饰给她穿,同时又将自己房中的床做成五爪龙床。朱樉难道不明白,这五爪龙乃是天子专用之物。

文章图片4

谁说朱樉不想得到太子之位?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他的这些做法又说明了什么呢?只是历史上没有人说罢了。

而这一点却是惹恼了朱元璋,他怒斥秦王朱樉“僭分无礼,罪莫大焉”,并且下令将邓氏赐死。邓氏之死,其主要罪过难道不是因为穿了那件皇后服饰?

邓氏死后朱樉并没有把王氏放出来,而是把失去邓氏的怨恨和愤怒全都发泄到宫人们的头上。他滥用私刑,无论宫人犯没犯错,只要他不高兴,他会找个借口惩治他们。有的宫人被割去舌头,有的宫人被埋于雪中活活冻死,或绑在树上饿死,或用火烧死等,手段十分残忍。

按照明朝例律,亲王府内的罪人应押赴京城治罪。但是朱樉害怕这些人到了南京之后,会泄露自己在封国胡作非为的事实,竟然将这些人全部灭口。使得秦王宫上下人人自危,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性命就突然没有了。

文章图片5

朱樉的这些暴行,在《明史》上并未出现点滴,只记载于《太祖皇帝钦录》之中。

朱樉死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据《太祖皇帝钦录》所载,他是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甚至连下毒的手法都写得非常清楚:“以致三老妇人,潜地下毒,人于樱桃煎内,既服之后,不移刻而死。”时年四十,在位共二十七年。

对于朱樉之死,《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则简单记载为:“其年三月薨”。

朱樉死后,朱元璋谥其为“愍”,并在谥册中发出痛心的诘问:“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于是下令削减其葬礼规模,不用亲王葬礼,降用公礼葬之。

文章图片6

据说,朱元璋曾为朱樉写了一篇祭文,但祭文中却无赞美悼怀之词,反大骂其“死有余辜”!因此这篇祭文倒好像是朱樉的罪行控诉书:

自尔之国,并无善称。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省悟,致殒厥身。尔虽死矣,余辜显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