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haior 2022-05-15

“麒麟送子”的由来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祈子,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主题,更是民众希冀人丁兴旺、子嗣绵延的起点。传统祈子之俗,手段稚拙而综杂:或求,求诸送子观音、子孙娘娘、麒麟等灵异;或送,此如湘、黔等地“偷瓜送子”之俗:或拴,如旧时北平之“百子堂内分外热闹,娘娘殿上供比山高,抽空还把那娃儿套”……麒麟送于是诸多民间祈子之俗中的一种,那么,麒麟是如何从民众信仰的灵兽脱胎成送子灵物的呢?

  麒麟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麒麟,又作“骐麟”,乃雌雄统称,雄曰“麒”,雌曰“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毛虫(兽类)之长”,“四灵”(麟、凤、龟、龙)之首,“五灵”(麟、凤、龟、龙、白虎)之一者,其形,“麇身、牛尾、一角”:其声,“牡鸣曰'游圣’,牝鸣曰'归昌’,夏鸣曰'扶幼’,秋鸣曰'养绥’”;其踪,“凤凰麒麟,皆在郊橄(郊外沼泽)”。尽管古人把麒麟的声貌行踪描摹得绘声绘色,因无实物可依,亦多系“据说”而说,其实,麒麟与龙、凤一样,乃古人“观隅反三”的幻化之物,又经迭代“箭垛式”附会,已然面目难辨,似非当下研究者所称的鹿、牛、马、鱼等物什的简单组合。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麒麟信仰由来已久,含仁怀义,性温良,有武备而不为害,行为中规中矩,俨然一谦谦君子形象。麒麟的上述诸多内涵,其实多系汉代经学大师为求时政之需的演绎之得。

  麒麟因系灵物、仁兽,所以能兆瑞。王道兴盛,则麒麟现。黄帝是“三皇”之首,仁政之先,故黄帝时“麒麟在囿,鸾凤来仪。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汉宣帝时曾将霍光等十一功臣像悬于麒麟阁上,以彰其功绩;唐武则天时,又以麒麟纹饰绣于袍服,名曰“麒麟袍”,赐三品以上武将专享;清时,绣麒麟图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之上,等等,以示尊贵与等级。

  麒麟儿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但麒麟与人事联系影响最盛者当追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鲁哀公春天狩猎获麟之事,集解服虔注曰:“麟非时所常见,故怪之,以为不祥也。仲尼名之曰'衅’,然后鲁人乃取之也,明麟为仲尼至也,”这段记述在以麒麟出现隐喻“孔子,不王之圣也”的“素王”形象时,更称孔子托命作《春秋》,“文成而麟至”。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坊间多有以“麒麟儿”、“麟儿”、“麟子”称许他人小儿聪慧、颖异之谓,”唐大诗人杜甫《徐卿二子歌》诗中有“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句;唐李山甫《赴举别所知》诗中也有“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句。

  麒麟送子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习俗上,各地多有麒麟送子之俗,以湖南最盛,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沙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放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绕行一周,谓之麟麒送子。”鳞麒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麟者。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传统“麒麟送子”图案或以小儿为中心,戴长命锁,持莲抱笙;或小儿骑麒麟,麟角挂一书;再或有小儿背后有一张伞持扇仕女护送等,并多附“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语,民间又有小儿出生后,多佩金银玉石材质“麒麟锁”之俗,以寄寓“麟子”之意,更祈小儿长命百岁。

民俗文化|麒麟送子,天上麒鳞儿,地下状元郎

  语言上,以“麟子凤雏”比喻年轻的颖异俊秀者;以“天上麒麟”称许他人之子文才卓然;“麟趾”则有子孙昌盛、贤才智者之意;“麒麟雏”指颖异的幼儿;称美自己家族中子侄之秀出者则为“吾家麒麟”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