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树发新枝 旧貌焕新颜——重庆老字号“大阳沟”市场发展纪实

 笛子8vxrvb7uaz 2022-05-15

Image


“大阳沟”市场——作为重庆目前唯一一家以服务品牌获得老字号认定的交易市场,历经80余年的时代变迁与历史传承,至今仍活跃在重庆母城—渝中区学田湾,成为老一辈重庆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与非去不可的购物去处。

时代变迁  大阳沟”市场承载着几代重庆人的生活,是重庆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见证了巴渝抗战、山城解放、重庆直辖后的发展变迁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随着城市功能提升、改建扩建,它所体现出的生活记忆、岁月印痕和历史沉淀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Image

“大阳沟”市场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众多小商贩以街为市,云集卖菜,因地处大阳沟而得名。据国民党时期政府的公文记载:“查大阳沟公营菜市场管理处,接收于民国35年,同年六月由本区接收,迄今已逾三载”。由此可见,“大阳沟”市场在当时就具备了作为商品市场的所有要件,是我市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场,创立距今,至少有80年之久。

1946年,“大阳沟”市场从依仁巷迁至华观楼、白龙池、正阳街一带的路边,其凌乱简陋、拥塞不堪,加之国民党军警横行、敲诈勒索,故有“臭阳沟”之称。

Image

解放后,在市、区政府的领导下,对大阳沟市场进行整顿,规划了若干个摊区:正阳街段经营日杂,依仁巷经营禽蛋、肉食品,八一路东西两段主要经营蔬菜,经营逐步做到了归市、归店,初步改变了杂乱无章、分散凌乱的状况。成为当时全市蔬菜零售的示范市场。

Image

1958年,政府沿着马路投资修建了2000多平方竹结构通蓬捆绑房屋,统一制作了木制菜摊和货柜,结束了长期以来日晒雨淋、撑棚打伞营业的局面。并在市场的中央位置华观楼修建了一座竹木牌坊,正式标名为“重庆市大阳沟菜市场”。 

1964年,市区政府继续投资修建了砖柱瓦顶钢屋架结构的房屋,并将木制菜摊统一改制成水泥结构双层式磨石菜摊。市场摊位整齐划一,市场旧貌变新颜。

1971年在大阳沟市场的基础上组建了“重庆市市中区大阳沟副食品商场”。它东起白龙池,南抵五一路,西至邹容路,北靠民族路,共经营有蔬菜、肉食、副食、日杂、水产、豆制品、花木、禽蛋、修理等13个行业,货物日吞吐量约10万斤,每天进出市场约数万人次。

Image

改革开放后,大阳沟成为重庆个体经济“万元户”的起源之地。著名的大阳沟水产品市场就最先诞生于此。有名老话“大阳沟的鱼不摆了”,便是对当时市场繁荣昌盛的诙谐赞誉之辞。

Image

1986年,恢复集体商业经营体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大阳沟副食品商场又交由市中区蔬菜公司领导。

Image

1997年重庆直辖,因建设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大都会广场,“大阳沟”市场再次拆迁并瘦身变小,搬进了大都会广场东侧的裙楼(共6层、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市场再次更名为“重庆大阳沟农贸市场”。只是面积小了,经营户也多数成为了个体户,但名声和地位依然是重庆市场的“老大哥”。

Image

2010年,随着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阳沟农贸市场”低端粗放型的交易与周边高端业态定位的悬殊日渐拉大。加上附近的家乐福、新世纪、重百等超市的日益兴旺,导致市场生意日渐冷落。在渝中区政府全力推动下,当年6月30日,对“大阳沟”市场实施了整体关闭,统一迁入几公里外的学田湾正街37号,与原学田湾市场融为一体,继续原有的经营业态与风格。至此,具有近百年悠久历史的“大阳沟市场”正式退出解放碑闹市区,摇身演变为“学田湾大阳沟市场”,两者强强联合,以崭新姿态延续着“大阳沟”市场的辉煌。

Image

历史传承  都说民以食为天,而菜市场正是城市的食之源,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仅是彰显城市品位和形象的窗口,还因为那里有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菜市场不仅是老百姓买菜的地方,还是距离居民生活最近的地方。“大阳沟”市场品牌一直延续新与老的碰撞交叠,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继续发展下去。

跟其它老字号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和技艺一样,“大阳沟市场”市场拥有以服务为内涵的历史传承,在管理主体、经营品类、经营特色和传统习惯等方面,不断地延续与传承、弘扬与光大。

Image

从管理主体看:“大阳沟”市场历史上虽多次易地搬迁和改建扩容,历经民国时期的“公营菜市场管理处”、50年代的“市蔬菜食品杂货公司”、70年代的“大阳沟副食品商场”、80、90年代的“渝中区蔬菜公司”、本世纪的“大阳沟农贸市场公司”和现在的“渝中区市场管理公司”等管理体制的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始终存在一个管理主体实施市场的日常管理。同时,历届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从市场规划、业态调整、环境打造和异地搬迁等多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和资金支持,保障了市场承上启下的历史传承。

Image

从经营品类看:“大阳沟”市场始终以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肉菜禽蛋鱼等农副产品为主,一直延续了品种丰富、价格公道、鲜活新鲜、质量可靠的服务品质,坚持了满足消费的民生性质。直到现在,“学田湾大阳沟市场”作为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的示范市场,其公益性、民生性更加突出,商品质量、食品安全、诚信规范、文明经商的各项保障得到更加落实。

Image

从经营特色看:几十年来“大阳沟”市场独具特色的地方经营产品,如老四川、胖子妈、王鸭子、大阳沟板鸭、糖醋排骨、烧白、肥肠……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老顾客和一家又一家的回头餐馆。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别的市场买不到的这里买得到;别的市场卖不掉的这里卖得掉”的盛誉。目前,“学田湾大阳沟市场”的主打产品特色更加突出,每天销售的白条猪肉达到700头,白条牛肉也在500头左右,是主城猪牛鲜肉类和腌腊制品类最大、最重要的批发配送零售市场。

Image

从传统习惯看:“学田湾大阳沟市场”至今仍保持了划行归市,归口管理,分区销售的功能形态,市场功能布局更加合理;沿袭了凌晨进货备货、日间开门迎客、夜晚洒扫庭除的营业习惯,市民彼此寒暄、拉扯家常,腌腊肉、做香肠,传统习俗未改,人间烟火味依旧十足。

创新发展  “大阳沟”菜市场,这个历经变迁的“老字号”市场,通过提升改造实现了“华丽转身”,改造后的经营区,已从过去的老市场模式转变成现在的商业便民服务空间,内部环境新潮时尚,现代管理快捷高效。只要你置身其中,就能切身感受到现代气息中浓厚悠长的历史底蕴和老味道。

Image

“大阳沟”市场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更加注重弘扬与创新,因而始终保持了长盛不衰,并不断得到壮大发展。

强化市场管理。过去的“大阳沟”市场,是典型的自由市场,商户自由流动,商品自由销售,管理粗放,业态混杂,环境脏乱。如今的“学田湾大阳沟市场”,硬件设施设备齐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环境按标准化打造,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秩序井然。成为主城市民及各类采购商非去不可的理想购物场所,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外国人前往体察参观。

Image

升级市场服务。过去“大阳沟”市场,主要以出租物业收取租金为主,几乎谈不上服务。而今,“学田湾大阳沟市场”服务设施不断升级,服务内容更加充实,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包括消费维权、质量追溯、货物仓储、商品配送、车辆停放等配套服务得到充分的保障,深得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好评。

Image

创新经营模式。近年来,“学田湾大阳沟市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进行积极的探索。目前,市场开办方投入巨资,创办“菜事网”线上交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开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网络交易,尤其是各大经营户纷纷开展配送上门模式,效果十分明显。

Image

壮大经营规模。纵观“大阳沟”市场发展历史,经营规模由小到大,市场硬件由简陋到规范,一直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始终保持作为重庆最大综合性农贸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如今“学田湾大阳沟市场”面积超过2万平方,经营商品上万余种,年交易量达15多万吨,交易额突破30亿元,在全市菜市场中排名首位。

Image

实施升级改造。在市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田湾大阳沟市场”于2021年再次投入巨资,全面进行标准化改造,智慧化提升和规范化运营。目前,从业已改造后的二楼效果看,十分吸人眼球。老旧笨拙的水泥砖石摊位,变身为钢架结构搭配花岗石台面及生态板显得更加美观实用,新增和更换老旧电梯,全面改造供水、供电及消防、监控设施设备;引进智能IP广播和“智慧能源管理软件系统”,通过配置大数据屏、智能溯源电子秤、触摸查询机设备,实现农残检测信息、客流量、实时菜价、产品交易量等数据的采集发布。

Image

“学田湾大阳沟”菜市场这次全面改造中,除了注重硬件、软件的全面提升外,特别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每个主出入口悬挂了一块“药食同源”牌匾,设计展示了各类蔬菜瓜果的食疗效果,并配以古人赞美蔬菜瓜果的诗词歌赋,“紫茄白苋以为珍,守住清真转更贫,不饮吴兴郡中水,古今能有几多人”。这些饱含人文智慧气息和人间烟火味道的诗句,给人一种清风扑面的感觉,不仅让消费者购物更加舒心、放心,也给经营者营造了宽松通透、清新整洁的经营氛围,初步达到了颜值内涵双提升的效果,成为人们消费体验处和“网红”打卡地。

老树发新枝,旧貌焕新颜。重庆老字号“大阳沟”市场依旧在路上。


   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协会

① 凡本公众号原创的的信息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作品,下同),版权均属于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协会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会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协会”。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会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会联系(联系方式见下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