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舍得付出 2022-05-15

图片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事事处处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一本亲子沟通领域的经典著作。

书里很多场景都是我们所经常遇到的,作者提供了很多练习与思考的机会及常见问题的回答。

想改变孩子,最先需要改变的其实是家长。当然改变自己也是困难的,我们习惯于用重复老套的办法去改变孩子,却怪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

改变最好还是从自身开始,如果改变没有很好地发生,要相信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存在,我们需要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改变之道及育儿之道。

01


常见毛病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家长容易犯的几大毛病:

1、否定感受;

2、给建议;

3、同情;

4、讲大道理。

举例:

孩子:玩得好的朋友要搬家了,我都不想上学了。

家长:1、朋友搬家跟你上学有什么关系。(否定感受)

2、再交个新朋友就可以了。(给建议)

3、太可怜了,玩得这么好的朋友要搬开了。(同情)

4、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艰难时刻,克服的每一次困难,未来都将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讲大道理)

现在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是孩子,你会怎么想?

理想的沟通方式是共情和同理心的沟通。

孩子:玩得好的朋友要搬家了,我都不想上学了。

家长:这对你来说真是一个糟糕的消息,你心里应该感到很难过。(共情)

02


合作而非照办

孩子慢慢有自己独立的主张了,家长却时时想让孩子照自己的话去做,矛盾看似不可避免。

孩子做了在你眼里不合适的事情,家长常见的作法是指责、谩骂、威胁、命令、警告、控诉或挖苦等。

这些方式,通常效果都不怎么好。

那么如何去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不是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尝试以下几个办法: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我看到你在墙上写字”

2、提示(会造成什么后果)。“开水烫手”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避免说大道理,避免与他人比较)。“鞋带松了”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03


慎用惩罚

惩罚有时候能起到短暂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今天的数学作业题目再做错了,罚你多做20道题。”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罚做20道题的效果怎么样,孩子是认真在做吗,还是带着情绪在做?如果又有做错了的呢,再做20道题吗?孩子一点点的学习热情被消失殆尽。

不妨试试代替惩罚的方法:

1、表达立场。不希望看到简单的题目做错。

2、表明期望。希望你做完作业能检查一遍。

3、告诉孩子怎么弥补自己的失误。更正错题,说明错误的原因。

4、提供选择。选择做作业的时间。

5、重点是怎么解决问题(避免类似的问题重复发生)。下次要细心,认真检查。

03


鼓励孩子独立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呵护太过于无微不至,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需要保护,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需要了。这种想法看似有道理,但是孩子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其实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和练习的,而不是等到孩子大了才来发展。

留意一下身边,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能干的母亲,通常孩子不怎么能干,主要是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孩子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培养。

孩子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独立。

鼓励孩子独立,不妨尝试下面几种办法:

1、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晚上想吃什么菜,吃鱼还是吃肉?”

2、尊重孩子的努力

“作业没做完,建议先把不会的留在最后做。”

3、不问太多问题

“回来了!”

4、别急着告诉他们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小明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你可以电话问问他。”

6、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努力试一试,都会有收获。”

如何与孩子说话,看似简单,但是要把话说好,实则不易。看完这本书,在与孩子相处时,可以多些提醒或多个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