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
2022-05-15 | 阅:  转:  |  分享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二、课型:学歌课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用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唱《歌唱祖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X·X的演唱方法,更好地表达出歌曲壮大行进的演唱风格。

四、教学重点: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五、教学难点:①x|X·X节奏的弱起演唱。

②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ABA。

六、教学方法:赏听法,讨论法,歌唱法

七、教具:钢琴,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

出示开国大典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能说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学生说:开国大典(点击出示)

导语:1949年10月1日,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学生齐说)从此10月1日便成为我国的“国庆节”。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节日,也为了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国家的强大。国家规定10年举行一次大阅兵。

师:看过图片,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出你此时的心情。

学生说:。。。。。。

师: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在走向繁荣富强,请同学们用最宏亮的声音对祖国说一句话:亲爱的祖国我们热爱你、赞美你、祝福您、歌唱您!(课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歌唱祖国》,通过唱歌来表达你对祖国的热爱。

在学习新课之前欣赏《一二三四歌》,思考问题:

1、你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样风格的作品?

进行曲式

2、你还知道哪些具有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

3、你知道它的原名你知道吗?词曲作者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词聂耳曲

讲解进行曲风格,然后学习《歌唱祖国》.

(二)、介绍词曲作者:

王莘1918年出生,江苏无锡人.

1932年在上海先施百货任见习店员.

1935年结识冼星海等进步音乐家影响走上革命音乐之路.?

1938年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音乐.

1942年任群众剧社领导工作.

1949年率群众剧社成员进入天津市.

1950年国庆前夕孕育《歌唱祖国》.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歌唱祖国》.

1993年《歌唱祖国》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英国皇家乐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共同演奏《歌唱祖国》.

1999年澳门回归,《歌唱祖国》旋律再次回响在特区的天空上.

2001年获音乐界最高奖“金钟奖”.

2007年10月15日晨在天津逝世,享年89岁.

(三)、介绍创作背景:

1950年9月上旬的一天,王莘同志他从天津到北京去购买乐器,返程路过天安门时,他忍不住下车,欣赏被金色晚霞笼罩的天安门广场。这个时候,广场上已经有了准备迎接建国一周年的一些景象:城楼上,工人们正在试挂大红灯笼,广场上,有几支工人和学生队伍在练习走队,准备在国庆那天,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抬头看,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霞光中高高飘扬,见到这些景象,王莘脑中浮想连篇,令人心潮澎湃.32岁的作曲家灵感突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四句歌词脱口而出。他登上返津的火车,思绪如飞,边唱边写边打拍子,歌词与曲谱几乎同时喷涌倾泻:“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不久,王莘连夜一气呵成地写完第一、二、三段歌词。

1951年9月12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用军乐礼仪和阅兵形式演奏。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歌唱祖国》的曲谱,从那后,《歌唱祖国》这首歌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并流传到海外。

1964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歌唱祖国》作为尾声,将史诗在推向最高潮时结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兴奋地走上舞台,又一次指挥全场高唱《歌唱祖国》。

(四)、聆听、感受歌曲

1、听音乐思考:(课件出示)

①歌曲的演唱风格是什么?

②你认为用什么速度和情绪演唱?

③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方法:听完歌词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进行曲风格,需要用壮大行进的速度和热情豪迈的情绪演唱。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现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光明前程,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2、再听再想:

(1)、歌曲的音乐结构是:

①AB②ABA③ABC

要求学生将各乐段用对应的字母标出来

(2)、歌曲每一乐段的起唱有什么特点(强拍起唱还是弱拍起唱)

学生听后,小组讨论,小组长回答这两个问题。。。

(五)、听唱、展示歌曲

1.节奏划拍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做两拍子划拍练习

2.出示视频,学生跟唱,要求学生边听边划拍,感受节奏的变化。

3.听唱比拼:各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乐句或乐段演唱,可以唱歌词也可以唱歌谱。(出示歌曲乐谱)

4、出示AB段,学生选唱

师订正解决难点:X|X·X的演唱,英|雄·的人民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划拍解决难点节奏。

学生思考:A段和B段在演唱力度情绪上是不是完全一样?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总结:A段旋律雄壮有力,附点节奏弱起起唱,旋律呈上升趋势,深情豪迈。

B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5.师问:歌曲应用怎样的声音才能唱出对祖国的热爱?(短促、跳跃的声音,坚定有力的情绪)

6、齐唱ABA段,教师指挥学生演唱。

(六)、拓展升华歌曲

师:刚才同学们用最嘹亮的声音演唱了《歌唱祖国》,唱出了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首歌曲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谈谈你听后的感受。

学生回答问题,分组谈听后感受。。。

师:同学们都用心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由王莘作词曲的这首《歌唱祖国》全部表达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再一次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响《歌唱祖国》表达我们对祖国最深情的祝福!

九、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歌曲《歌唱祖国》,还学会了进行曲的概念及其演唱等新的知识。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去好好学习,长大后能为国家多做贡献!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6/8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