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徽谈艺|漫谈宋朝的权力美学

 莉莉张的字影 2022-05-15

娱乐是娱乐,艺术是艺术。

感谢大家喜欢艺术史!不喜欢我不要紧,关键是能让大家了解中外艺术史,了解人类的这些精神遗产,这个才重要。

前几天去一个朋友公司做客,她公司会客厅挂的高仿书法作品,她自己竟然不知道是啥东西。我解释完,她自己都很感动。我把自己的解释,发给大家看看!

那是一幅苏轼《黄州寒食贴》原作的高仿件,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苏轼寒食贴的高仿件,现在我来讲一下这幅作品的来历。

创作背景: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分水岭,乌台诗案本身不复杂,就是说苏轼用文字攻击政府,属于文人之间的戕害。

啥叫乌台,台是御史台,乌台是因为周围有乌鸦飞!因为苏轼与司马光一起反对王安石变法,有人用文字狱的手段制造了乌台诗案,把苏轼赶出了首都。人生是一件悲事!艺术史是一件幸事,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艺术风格开始巨变。是苏轼中年书法艺术摆脱模仿走向自己风格的开始。

那幅寒食贴,就是苏轼乌台诗案后的巨著!写于被贬黄州三年的第三个月。

在黄州的第三年的第三个月,苏轼写了二篇诗文,都是名垂千史的大作!一篇是寒食贴,一篇是定风波。一篇是豪气万丈,豁达的不得了!一篇是心灰意冷到极点,悲凉之极。同一个月的二件诗文作品,文风为啥差别这么大?这就是杰出艺术家普遍能成功的地方!因为内心矛盾巨大!

我把寒食贴的一头一尾写出来!文字特别悲凉,值得一读。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二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之雪。

尾一段: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可是《定风波》又写的豁达!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二篇文章,连起来读,诗人巨大的内心矛盾,我们才会有感受啊!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艺术是教会你提高审美趣味!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詹州。

苏轼这一辈子不得志,被发配流放了三次,分别是黄州惠州和儋州。最后苏轼也是死在发配的路上。他写的心像木灰,身体随波逐流,一生的好年华,就在三个流放地渡过。多么的无奈啊!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曾经有一位中央领导问王蒙,为什么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不是鱼先知,鹅先知呢?!当时文化部部长王蒙把这段趣闻记在了他的自传《九命七羊》里。说:这种人爱抬杠的人就适合干领导!

为什么苏轼是写春江水暖鸭先知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这首是:题画诗。诗名《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大画家惠崇和尚的画题的诗,惠崇和尚画里画的就是鸭。

Provided by 刘徽

苏轼在黄州这个地方,开了几亩地,种了些菜!大家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东坡。苏东坡,这个外号就一直叫到了今天!

大家仔细看看苏轼的亲笔字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这篇《黄州寒食诗帖》就是天下第三行书!!!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苏轼是“侧握笔”,所以很多字,特别笔画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一团黑。这是苏轼书法的特点!

八大山人说过:画,是文之集也。

苏轼的字,中年圆劲。他的侧执笔,让书法墨色会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苏轼的字叫:心手相畅,重在写意。

古人写字强调:笔正,字正,心正。苏轼却偏偏是用现代人拿钢笔写字的方法写毛笔字!首先就笔不正,却是宋朝第一书法大家,艺术成就在黄庭坚、米芾和蔡京之上!(这四人号称:宋四家)

我把这二篇苏轼同一地点和相近时间内写的诗歌发上来,大家看看,一起与古人悲!一起与古人喜!

《定风波》

三月七,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己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篇诗序是说:下雨天,大家都在雨里淋着,同行的朋友都感觉很狼狈,我却没有狼狈的感觉,(己而遂晴)心情反而更好了,写首诗做纪念。

开头二句,翻译成白话:别听雨声大,我要在雨中一边走一边大声歌唱。

Provided by 刘徽

是的,就是这篇!这首诗反应苏轼才情的豁达一面!

下一首《黄州寒食诗贴》就让人看了后:浑身无力,浑身发抖,悲凉无比!

宋朝书法和诗歌的审美标准,也很有趣味,叫:不露声色,无意乃佳。中国艺术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武林画派,这个画派可不是少林和尚与武当山的道士组成的画派。杭州,号武林,又曰钱塘,次称胥山。历史上的武林画派,就是大白话的:杭州画派。就像现在提海派,大家都知道是上海一样!杭州是隋朝才第一次设郡城,不属中国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但杭州绝对是中国的历史最有特点的文化名城。

南宋时,有一首诗《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这首诗,故事多多,听我说来!

诗名是临安,诗是写杭州,同一个地方为啥叫二个名?那是因为,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位皇帝被金国人抓走后,宋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宣布即位,史称宋高宗。金国人特别操蛋,把宋徽宗和宋钦总给关在五国城的菜窖里,让他们二位旧皇帝,在菜窖里坐井观天的待到死。

这个对皇帝的戏弄玩法,吓到了宋高宗赵构。为了不让金国人抓到自己,不停地安排人和金国合谈,不停地给自己找安全的地方藏身。宋高宗先是给自己找了个安全的地方住,住哪里?住渔船上。可怜的宋高宗,在渔船上,在大海上飘荡了大半年的时间,没敢上陆地。和金国谈判成功后,宋朝以现在安徽的淮河为界,淮河以南是宋朝,淮河以北是金国。史称南宋。

金国让南宋存在的条件也是要钱要钱要钱!南宋花钱买和平,南宋和金国谈判成功!南宋答应了一件让汉族人至今都觉得丢脸、羞耻的一个金国提出钱以外的条件,就是汉人见到金国人,统一称呼:叔叔。

中国历史上有二个挨骂的皇帝,一个是唐朝的唐禧宗,为了贪玩,认太监做干爹。一位就是宋高宗赵构,被认为是昏君,一是喊金国人叔叔,二是害死了岳飞。

其实历史上的宋高宗不是昏君,是一个相对称职的皇帝,不伟大,但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宋高宗和金国谈判成功后,南宋也是传了九代皇帝,国酢160年,这和北宋也是传了9代皇帝,国酢160年竟然一样!

南宋谈判成功后,定都杭州宋徽宗为了光复宋朝祖总的基业,把杭州改名:临安。意思就是临时安排的都城,以后还要打回去的!

但是,宋高宗还是奢靡之风不禁,气的诗人写下诗名临安,诗里写杭州的诗,来讽刺宋朝的王宫皇族。宋朝迁都到了杭州,从现在看:完成了一个至今看来对中国很有利的很有意义的大事!!!隋炀帝修运河,只是打通了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通道障碍!南宋迁都到杭州,是把中国自古以来的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改为了长江流域,让中国历史的南、北取得了平衡发展!这是功德无量的中国历史大事!

宋高宗和金国谈判成功后,定都临安。这才从住了大半年的渔船上跑下来!我再说一句题外话,中国的二十四史,古人一直认为只要看前四史!就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以及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国历史是后朝修前朝史,二十四史里,就这四部史书是一家之言。没有被后人篡动前朝历史,没有被国家意志改动过。

古人认为:学问,学问,一定是一家之言!这才是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体现。所以听我谈历史,首先我不胡说!你怀疑,就上百度、谷歌查查。我谈的历史基本是你们没听过的中国真实历史!

下面,我把宋朝人,也是岳飞在宋朝的同事刘清波,给他画的像,放上来!让大家见见岳飞长啥样!为啥放岳飞像上来,因为岳王庙在杭州西湖的旁边,岳飞埋在那里!去杭州旅游的人,很少会不去岳王庙祭拜的!!!

Provided by 刘徽

Provided by 刘徽

这是岳飞像,这是《中兴四将图》,我不说画的人物,就是说一个欣赏古画时,必须注意到的细节!

这里是中兴四将,画了八个人物。有四个是将军,有四个是将军的随从。中国人画人物画,尤其是画圣贤画时,主题人物一定是大脸,次要人物一定是小脸。所以这幅画,四个大脸的是将军,四个小脸的人物是随从!宋朝以前所有的人物画,都是按人物的官职大小,给出画里人物脸的大小。看中国画,谁的脸大,谁就是这幅画的重点!中国人说的,面子,面子就是从绘画上产生的!

因为有骨气的中国人,那时都从中国北方跑到了南宋的杭州,杭州成了那时中国名副其实的文化之乡,艺术之乡!陆游遗嘱,有诗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这就是南宋杭州城里文化人的复国心愿!!!

历史上所有的帝都,都是贵为九五之尊。九就是指帝都都有九个城门,才有泱泱大国首都的气派!首都的最高军事长官叫:九门提督。喜欢清史的影友,一定不会对隆科多这位九门提督陌生的。前几年,南京出了一款天价香烟叫:九五至尊。也是故意攀附历史,让自己卖个好价钱!

可是杭州却与所有的帝都不同,杭州有十座城门,是帝都城门历史之最。替岳飞画像的他的宋朝同事刘清波,就是因为他家在杭州的清波门,遂得名:刘清波。宋高宗赵构和岳飞的君臣关系,也不是民间传说的非要至岳飞于死地而后快。应该说:他们的君臣关系良好!宋高宗和岳飞二人之间,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他们君臣相互沟通信件有不少。我把赵构和岳飞的往来信件放上来,大家看看!

宋高宗赵构也是书法大家,受他父亲宋徽宗的影响,酷爱书法。在宋徽宗和宋高宗的时代,古人还没有写毛笔字是艺术创作的概念。宋高宗就是说自己和父亲宋徽宗一样,天天要写毛笔字。宋高宗说自己中规中矩写到五十岁,才敢打破书法里的一些平衡,才感觉自己找到一些书写的门道。

宋高宗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本来是一个王爷,担任的职务是宋朝兵马大元帅。天降灾祸,宋徽宗和他的二哥宋钦宗被金国人抓走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家一致拥戴这位宋朝兵马大元帅登基做了皇帝。和他爹宋徽宗一样,也是文艺青年因为历史的阴差阳错,走上了领导岗位。

Provided by 刘徽

Provided by 刘徽

这是几幅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台北兰千山馆藏的宋高宗和岳飞的往来信件 ,我把内容翻译给大家看看,从信件内容看,他们的君臣关系还比较好!

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

意思是:现在都进入秋天了,开始天寒地冻,岳飞你还在边关为国带军戍边,太辛苦了!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就给我写信,我会处理的。

缓急之际,全籍卿军照管。

意思是:有什么叛军的动向,就全靠你全权处理了!

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意思是:你要保重身体,你的身体好坏就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啊!这一点你记住,我就不多说了!

提供一些故事,大家自己去丰富一些艺术史的知识,起码是开卷有益。

谈扬州,必谈扬州画派!扬州画派在艺术史上还有一个称呼叫:扬州八怪。扬州八怪的八个人是艺术代表,还有七个画家,也可以称呼为扬州八怪。因为扬州八怪也是扬州画派的代名词,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汪士慎等等。

我今天提一下扬州八怪的金农,他的真迹,佳士得春拍时,朋友买了一幅,我去看过,好字!我接着讲这幅字。

金农位列扬州八怪之首,他和许多中国大画家例如吴昌硕等人一样,是五十岁后开始学画。他的书法是一怪,他自创了一种隶书体,他叫“漆书”。扬州八怪里名气最大的郑板桥也创造了一种集草、隶、篆于一体的六分半书体,人称“乱石铺街”体。广东话好记郑的书体,叫“扑街”体。

《黑龙江志氏族》篇里记过:满人姓氏爱新觉罗,传为宋徽宗宋钦总后人吗?宋朝皇帝和清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点惊人的相似,那就是这二朝的各位皇帝都是酷爱丹青妙笔,长欣赏善书法!这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皇帝都不同。

扬州在明清时,号称是徽商的第二故乡。徽商在扬州主要是盐商,在积聚了巨额财富后,徽商主要干四件事:建豪宅,修园林,盖会馆,养文人。扬州市民阶层产生了一大批依附于盐商的闲人。

为啥会出现闲人,因为给盐商干事工资高!据说盐商家的花匠或是厨师或是清客,他的工资就可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这一家人没啥事,就早上一壶茶吃饱点心,叫皮包水。下午无事就去泡澡堂叫水包皮,并有此产生了扬州三把刀的副业。

中国自古讲究君子养艺人!徽商养文人就是一例。所以徽商的后代读书人特别多,大学者也特别多。明清时的晋商,孩子从小是上柜,早早地去经商,这一点与徽商有很大的不同。大家都知道苏轼,也有些人在前几天聊过:苏门四子。苏门四子中名气最大的二位是:黄庭坚和秦观。黄庭坚是江西修水人,秦观是扬州人。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写完,苏轼再也没有写过《鹊桥仙》,自认在这一点上才华不及秦观。咱们回顾一下,这篇让苏轼都望尘莫及的经典宋词。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朝的北宋和南宋各有一件让老百姓念念不忘的大丑事。北宋是耻辱柱。南宋是风波亭。苏轼和秦观都是在北宋上了耻辱柱的人!代价也是很大,耻辱柱上的人,三代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历史就是这么捉弄人,设计耻辱柱和书写耻辱柱碑文的宰相蔡京,却被后人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就像南宋宰相秦桧设计在风波亭用断三把钢刀才将岳飞的头颅砍下一样,秦桧自己留下骂名。

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柱,不知道大家知道吗?司马光,苏轼,苏澈包括女文人李清照的父亲,当年都是被把名字钉在了耻辱柱上,要后代永远记住他们的耻辱。北宋耻辱柱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史上艺术史上的大事件!

为啥提耻辱柱?因为扬州人秦观的名字也被钉上去了苏门四子的名字都被钉上了耻辱柱。这就是中国博物馆和国外博物馆从建馆理念到馆内展品设计都完全不同的一个巨大巨大的差距。

我们自己的历史介绍的太少了,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历史不够尊重,更谈不上文化保护!我们的博物馆还停留在文物保护的初级阶段,离文化保护还有好多路要走!

宋四家,苏黄米蔡,蔡是蔡京,因为历史名声太丑,故被后人换成蔡襄。宋四家里,其实后增加的蔡襄,实际年代要比苏轼和黄庭坚他们还要早。耻辱柱的名称叫:元祐党碑。类似于我们文革时把走资派,反革命的名字都刻在上面一样,还要株连家属。

我反正是不提历史课本里的历史,那是被国家意志书写的历史,好与坏我都不评价!我嘴里只说中国真实的历史和艺术史,不说野史哈!我自己看历史读历史,估计自己不会犯错误哈!

元祐党碑,是北宋宰相蔡京亲自把他的政治对手的名字一个一个亲笔写上去,甚至连死人都不放过,司马光已死多年,蔡京还不解恨,第一个在元祐党碑上写下他的政敌司马光的名字。宋朝的文人出路在科举制度的考试选拔,蔡京他把政敌们直接碑宣三代不用,对这一批文人和他们的后代打击是巨大的!

想想我们的历史,与今天是何其相似!!!所以我真的不建议大家喜欢历史,喜欢历史的,基本都是悲观主义者和神经病!叫:看书流泪,替古人担心!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今天提到的元祐党籍碑,历史上在哪里?置于文德殿门之东壁,永为万世臣子之戒。诏臣京书之,将以颁之天下。

Provided by 刘徽

这时,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人,学艺术的初衷是什么?其实就是:面对艺术的判断力。

记得好多好多年前,有一次听某位国画老师讲仰视、平视、俯视的视角关系!他讲的视角关系,和我父亲讲的视角关系,感觉就不是一码事!国画老师感觉是在讲科学,我感觉我父亲才是在讲艺术!平视关系,就是眼睛非仰非俯,水平望过去看见的物体造型!这哪里是艺术,分明就是科学啊!

我父亲谈中国画,讲的是平远关系,视觉先是在地面水平的看过去,主要看近景,再慢慢的水平抬高头部,看中景和远景。在把看到的画面,按照疏密关系,进行画面布局,这样的画面效果才会疏密得当!才能把很多不要收入画面的东西看清楚!

中国艺术评论第一人:米芾。他的很多艺术评论也具有极高的境界!不要看现在人的艺术评论,好多是胡说八道!要看古人理解古人的艺术评论,起码不胡说八道。

米芾这个人!我说几点大家就记住他了!福同芾。米福是个有福的人!他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因为米芾的妈妈是皇帝的乳母,他和皇帝吃一样的奶水长大,自带恩荫。有皇帝赐官给他。米芾是中国历史上写字最快的人!!!他的字很好认!!!因为字写的快,他的字都是毛笔带墨一直写到毛笔没有墨后,用枯笔继续写!然后再蘸墨继续写。我发一张米芾的字,不管你会不会写字,大家应该一看就明白的!

Provided by 刘徽

下面的小字就是黄庭坚对米芾的形容,写字快的像射出去的箭!

Provided by 刘徽

挺有趣的中国历史!我们先从一个字说起:桧。桧的本意是指圆柏。就是中国人盖房子要选的栋梁之木柏木。用桧字给孩子取名字,就是希望孩子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没错了,著名人物是:秦桧。可惜秦桧做人太次,人品太差,连累了桧字。有语曰:宋人之后,无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中国人姓秦,你问他姓什么?他会说:姓秦,秦始皇的秦。我给大家看看秦桧的字,那绝对称得上是大书法!

Provided by 刘徽

可为什么后世人却不追捧秦桧的字?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可爱之处了!中国艺术史是人格史!后世人必须:因人废字。如果你在中国历史上干的事太次,人格太差,中国艺术史就要淘汰他的字,他的文。

中国艺术史强调“德”,蔡京,严嵩,秦桧等等德不行,虽然他们都是书法大师,历史也要把他们都淘汰掉。从情感上说起,中国文人有洁癖,洁癖对文人又特别重要,因为事关文人审美的品味。

接着聊宋徽宗哈!宋徽宗出生在端午节这一天。端午节出生的孩子克父母,宋徽宗的父母从他出生起,把他一直寄养在外面。在民间长大的孩子,自然对权利世界兴趣不大。宋徽宗又是一个书画天才,从小就以善画名闻遐迩。对权利的不热衷,他的安全感完全来自笔墨画中。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的。十八岁,他的皇帝叔叔突然驾崩,没有孩子,论资排辈他去干皇帝了!我先说说宋徽宗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力体现在哪里哈!我们现在的正式文件,用的宋体字,就是宋徽宗的书法瘦金体的变型字。或者说宋体字脱胎于宋徽宗的瘦金体。

Provided by 刘徽

这就是瘦金体,宋徽宗是皇帝,唯我独尊,他的字也是盛气凌人!看看他的字的每一撇,每一个弯钩,都像是刀一样,不藏不露,分分钟感觉这些字会把人的皮肤割破。书法上,能做到不藏不露的,在那个时代就米芾和宋徽宗两个人!米芾是童心未泯,与宋徽宗的唯我独尊又不太一样。宋徽宗挺惨的!生命的最后一年双目失明。

《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菲,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天南无雁飞

宋徽宗的这首诗,反应了他对家国的无限思念。

再说一句题外话哈!咱们明朝在土木堡事变中被掠去的明神宗,待遇就好太多了!有吃有喝还和元的当朝皇帝弟弟拜了把兄弟!五年后还被礼送回朝。宋徽宗比上面那位明朝的皇帝明显的是惨太多了!

当年的金国的五国城遗址,地处现在的黑龙江省。《黑龙江志稿~氏族》有记:“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爱新觉罗就是清朝的皇帝姓。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学着看了几张古人的字看了几幅古人的画,背会了一些艺术名词,走了几个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就是在学艺术吗?为什么有人拍了一辈子照片,画了一辈子画,写了一辈子的字,却被人说到不懂艺术!艺术到底是什么?搞不懂这些,你就别去学艺术,只是浪费时间。

举个例子,你都搞不懂啥叫高级趣味,啥叫低级趣味,你怎么能去理解艺术?就像现在的一些艺术家,一开口讲话,你就想抽他大嘴巴。是非都不分,香臭都不辨。艺术有高级趣味,有低级趣味,咱们先讲高级趣味!

首先高级趣味决定了艺术的品味!各种艺术技法实际与艺术品味无关!你要想自己有中国历史上各路贵族的品味,就要先学会各路贵族的审美!你要喜欢宋代文人,就要先去了解宋四家的审美趣味!看他们的字,看他们的画,看他们讨厌什么,看他们喜欢什么!这就是中国艺术的功能之一:见贤思齐。这体现一个人学艺术的追求!

赵孟頫本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嫡传第十七世子孙。他在元朝是汉人中官职最高的大臣!但大家为什么对他的评价这么低,是有一个必须交待的当时的历史环境。

元朝把全国人分成几等,蒙人是第一等,色目人是第二等,北汉人(指黄河以北的人有汉人,契丹人,女真人)是第三等,南汉人(黄河以南的人)是第四等。法律规定,第一等人揍了第四等人,就是蒙人揍了汉人,那是白揍,汉人还手就是犯罪!

第四等人口有六千五,第三等人口有一千万,第一等和第二等人口加起来才几百万。要解决蒙人的统治问题,元朝决定启用汉人!元朝看中了二位汉人:当时的状元和宰相文天祥与赵家的最有社会影响力的后人赵孟頫。

元朝的大臣一直跑到广东的珠海才抓到文天祥,然后把文天祥客气的送到元大都(北京),废话不说了,文天祥宁死不屈自己要求英勇就义,不做二主之臣!

赵孟頫是接到元朝的用人通知后,自己启程去了元大都。赵孟頫也不是没有骨气,他在元朝做官,他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帮元世祖忽必烈写圣旨。他在元朝廷很孤立,但他一直没有停止过与蒙人和色目人的斗争。他一生是直到到六十岁老年才回到故乡,他知道家乡人不理解他,他也不愿意回家乡。赵孟頫对自己的解释是,他要在元朝为中华文化的繁衍争取机会!这是不是很像汪精卫的投降政治台词剧本:战难和也不易!(这句臭名昭著的话,拜托是汉奸文人胡兰成所写)

废话不说了!

历史上我们把这类对自己民族前途没有信心,与敌人苟苟且且的人,文化人统一叫做:学问的试金石,人格的照妖镜。就是说他们的学文都没有问题,做人上还是要被普通人指指戳戳的。

展览开放时间

Open Time

张匡龙手机摄影展:神秘与未知

发现印度和伊朗不一样的美

展览日期/Date

    May 7 - May 20

开馆时间/Open Time

    9:30-19:00

(工作日/Weekday)

    10:00-20:00

(休息日/Weekend)

展览地点/Place

原识创意空间/I.O.I Art Gallery

(蛇口南海意库2栋313)

 (#2-213 NH e-cool, Shekou)

交通

地铁蛇口线海上世界站A出口

(Metro Line #2, Shekou Direction, The Sea World stop Exit A)

联系人/Contact

    Lily/13802565701

本期展览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欢迎所有对摄影、对探知内心世界有兴趣的朋友前来交流。

- 精选文章 -

盛大开幕|张匡龙手机摄影展

揭秘印度|奇特的生意经

【手机摄影旅行】发现印度和伊朗不一样的美

神秘与未知|张匡龙手机摄影公益讲座暨摄影展开幕

因微信限制,使用苹果手机的各位

可以通过扫二维码打赏哦

(二维码是原识的小助手,请放心)

[我们在]  深圳市南山蛇口南海意库2栋313

[电话]  0755-26070461

[邮箱]  ioi_gallery@sina.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