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实施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建设概况 2
2.2设计概况 3
2.3工程结构概况 5
3、施工安排 6
3.1组织机构及职责 6
3.1.1BIM小组设立 6
3.1.2BIM小组成员职责: 6
4、施工进度计划 7
4.1BIM进度计划及安排 7
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9
5.1设计硬件设施准备 9
5.2软件资源配置表 9
5.3组织措施 9
5.4制度措施 9
6、实施措施及内容 11
6.1图纸支持及分析 11
6.2模型建立 11
6.3自建构件族库分类管理 11
6.4方案论证、技术交底应用阶段 12
6.5BIM技术实施总结阶段 12
6.6BIM文件管理 12
6.7装饰末端或节点深化 13
6.8设计方案选型 13
6.9面层排版深化设计 13
6.10BIM+应用 13
6.11BIM参赛计划 13
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12 设计文件 新建鲁南高速铁路菏泽至曲阜段站房及相关工程(装饰对内)项目施工图纸 20200901 13 企业标准 《中建八局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业指导手册》 / 14 《基于BIM的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2014版)》 / 15 项目管理BIM应用分级标准 CSCEC81-BIM-2020 16 行业标准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BIM实施标准》 T/CBDA-3-2016
2、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造价) 建筑高度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总承包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 2.2设计概况
地下建筑面积 / 主楼建筑面积 75000㎡ / 层数 地上 三层 首层 7.2m 最大层高 17.4m 地下 / 二层 8.7m 防火等级 一级 / 三层 7.8m 幕墙 面积 100000㎡ 龙骨 钢龙骨,铝型材 面材 玻璃、铝板、石材等 屋面 50mm玻璃棉 墙体 100mm保温岩棉 建筑设计年限 50年 幕墙设计年限 25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计 基本风压 0.45kN/m2 基本雪压 0.30kN/m2 自重控制 / 地面粗糙度 B类 气密性能 3级 水密性能 2级 主要分项工程 楼地面 大理石及花岗岩面层、砖面层、活动地板(防静电地板) 墙面 涂饰(乳胶漆)、饰面板安装(石材、铝板、不锈钢)、饰面砖粘贴 顶棚 暗龙骨吊顶(石膏板、铝板、铝方通)、明龙骨吊顶(硅钙板) 楼梯 地面:瓷砖面层;墙面:涂饰(乳胶漆) 电梯厅 地面:砖面层(瓷砖) 墙面:饰面板安装 顶棚:暗龙骨吊顶 窗 铝合金窗 内门 玻璃门、木门、钢制门
图2.2-1济宁北站建筑总平面图
图2.2-2济宁北站建筑剖面图
2.3工程结构概况
主体 结构形式 钢结构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柱下设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 主要柱网间距 9000×9000、9000×8000、9000×4500、9000×6800 主要结构尺寸 / 板:120mm 柱:1600×1600、1100×1100、650×650 /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结构抗震等级 五层顶以上一般构件:级 无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其它需说明的事项:
3、施工安排
3.1组织机构及职责
3.1.1BIM小组设立:
序号 职务 岗位 姓名 主要职责 1 组长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观摩工地策划及实施 2 副组长 项目总工 技术、实施总协调 3 组员 技术工程师 负责整体策划及各样板施工技术指导以及实施过程中资料收集 4 商务经理策划及实施5 设计总监 负责标准化展区、绿色施工、安全体验馆设计 6 物资工程师 负责装饰材料展示区物资供应 7 BIM工程师 负责模型搭建、项目BIM技术配合、二维码信息维护 8 技术指导 BIM总监 全面负责项目BIM技术支持 3.1.2BIM小组成员职责:
岗位/部门 BIM工作及责任 BIM能力要求 组长 监督、检查项目执行进展,负责内部BIM资源调配及外援资源协调 熟悉BIM技术操作流程,能够协调各方面BIM资源及人才 副组长 BIM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BIM应用软件、培训资料、建模操作能力培训、技术开发拓展应用管理 熟悉BIM技术操作流程,及BIM系统各软件应用原理,协调各专业小组成员分工协同工作 BIM组员 BIM模型建立、维护、共享、管理;各人员协调、配合;完成模型、制作动画,用于解决施工问题,技术交底,施工展示。 最少精通一项专业软件,熟悉BIM系统内相关软件操作流程
4、施工进度计划
4.1BIM进度计划及安排
序号 应用阶段 完成内容 开始时间 完成日期 责任人 1 前期准备 BIM硬件购置、软件安装、成员基本技能培训 2020-11-1 2020-11-15 2 培训准备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分工,统一进行培训,针对项目特点针对性培训
进行BIM模型建立培训
2020-11-30 3 建模阶段 单元体幕墙精细化建模 2020-12-8 2021-1-15 4 应用阶段 应用VR技术
应用AR技术 2021-8-15 5 总结阶段 BIM小组成员技术能力提升总结、BIM成果验证、BIM应用拓展总结 2021-8-16 2021-9-30
4.2BIM应用目标
根据《项目管理BIM分级应用标准》本项目为2级Ⅰ类项目
序号 计划施工应用课题 应用目标 1 金属屋面BIM施工技术应用 配合金属屋面施工放线、施工工艺及施工碰撞检查 2 室外檐口幕墙BIM施工技术应用 配合幕墙施工放线、施工工艺、龙骨布置优化及施工碰撞检查 3 室外檐口幕墙安装BIM施工方案 定制材料下单,配合檐口幕墙安装应用实施 4 室内吊挂式吊顶铝板安装BIM技术应用 配合室内吊挂式吊顶铝板施工放线、施工工艺及施工碰撞检查 5 室内吊挂式吊顶铝板安装BIM施工方案 定制材料下单,配合室内吊挂式吊顶铝板应用实施
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5.1设计硬件设施准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技术要求 1 计算机 2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5-2609(四核,2.40GHz,10MB,6.4GT/s),8GB内存。
1T硬盘,2G显卡,22英寸LED显示器 2 移动存储 2 1T移动存储器 3 打印机 1 A3喷墨打印机 4 绘图软件 3 AutoCAD2014、3DMAX2014、Revit2016等 5.2软件资源配置表
序号 软件类型 软件名称 保存版本 1 三维建模软件 AutodeskRevit 2016 2 模型整合平台 NavisworksManage 2016 3 二维绘图软件 AutoCAD 2004 4 文档生成软件 Microsoftoffice 2010 5 动画及效果图软件3dsMAX 2014 6 漫游动画软件Fuzor 2017 5.3组织措施
3.1按照BIM组织架构成立BIM执行小组,由组长全权负责BIM系统管理和维护。
3.2成立BIM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员包括项目总工、BIM工作组组长、各部门经理,定期沟通,保证能够及时、顺畅的解决问题。
3.3各职岗位与BIM小组保持沟通,根据需要提供一切相关信息。
3.4配备足够的高配置电脑设备,购置足够的BIM软件,满足软件操作和模型应用的要求。
3.5建立BIM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分包BIM监督制度、BIM维护变更制度。
5.4制度措施
4.1BIM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工程例会和设计协调会,及时了解设计深化进展状况。
4.2BIM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确定工作内容,分配任务。各成员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需要联合解决的问题,组长联系相关方及时对问题给予处理和解决。
4.3BIM工作展开式定期召开内部碰头会,针对工作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制定短期工作计划。
分析
针对图纸分析,深化进行沟通交流,材料表及送样表,将、材质、材料进行分类建立,形成项目自有材质库,进行
进行图纸分析,相同及相近,将种类进行分工
根据业主提供图纸图纸进行结构模型建立,再根据现场尺寸进行尺寸调整结构分类进行细化建模进行项目自有构件族,针对及等,与厂家沟通后进行模型建立所有模型进行分类管理,形成自有族库。
4方案论证、技术交底应用阶段
BIM小组作为项目技术部成员,全程参与方案论证、现场技术交底工作,并及时将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BIM技术手段解决,同时总结归纳,反馈公司BIM领导小组。
针对重点部位,进行施工工序动画交底,更直观展示施工工序,施工做法及施工步骤,针对现场进行模型深化,确保模型为最终效果。
6.5BIM技术实施总结阶段
1、BIM小组成员技术能力提升总结,各相关软件应用心得总结,不足之处分析;BIM碰撞成果验证分析;
2、BIM应用拓展总结及BIM应用前景展望,下一步BIM工作思路总结。
3、BIM技术应用:样板房装配式施工,BIM样板房AR虚拟现实展示、样板房加工安装。
应用:模型及相关动画生成二维码展示,将导入手持终端进行移动端展示,。6BIM文件管理
BIM模型文件进行分类,将族库八局标准进行编号,特点对定制家具族库及材质库分类汇总,建立项目族库材质库,将族库材质库上传云端,,进行云端
6.8设计方案选型
涉及不同材料的样式变更和深化展示需求,可以制作不同方案模型进行效果图制作展示,分析方案效果进行对比。
6.9面层排版深化设计
对面层排版深化工作可以借助模型参数化功能,进行相应的图纸输出,进一步深化应用。
6.10BIM+应用
1、BIM模型进行——样板间动画漫游制作,云端,二维码,进行手持终端扫码观看,模型文件同样生成二维码,扫码使用。
4、增选BIM轻量化应用,使用移动端设备浏览项目模型和样板节点。
6.11BIM参赛计划
序号 成果申报内容 时间 负责人 1 BIM参赛成果素材收集 2021年9月初-2021年10月底 2 参赛资料编制 2021年11月初-2021年12月底 3 参赛成果名额获取及申报 2022年4月初-2022年4月底 4 参赛成果提交 2022年4月初-2022年4月底 5 参赛成果答辩准备 2022年4月初-2022年4月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