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与孩子更好的沟通】

 跟领亲子伴读 2022-05-15

让孩子多读一本绘本,多看一个世界

【好好说话,不是为了让孩子好好听话】

很多过于听话的孩子未来之路并不好走,甚至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巨婴”,生活和事业都处处碰壁。有一个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优异的年轻人,当初以出色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

可也是这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整天不出门。因为这个年轻人性格存在缺陷,自卑、没主见,更不善于交际。而这一切的悲剧都来自父母教育的偏差。

小学时期,父母依旧要求年轻人听话,不过态度比之前也强硬许多。放学,他必须马上回家,不能在公园和同学玩;报课外班,他必须报父母觉得有用的围棋,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跆拳道;

朋友,他必须交父母精心挑选的、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是很听话,可是性格却开始孤僻、自卑,不愿与人交流,包括父母。高中时期,父母还是要求年轻人听话,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把他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

学业上,父母帮他选择了“有前途”的理科,之后让他报考他们挑选的大学。生活上,父母要到学校附近租房,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天气刚冷一些,父母便不由分说地让他穿秋裤,即便他感觉有些热。

学校举行秋季旅行,父母说服他不参加,原因是不安全、担心他没人照顾。结果,他成了不够独立、没有主见的“巨婴”。

大学毕业后,他无法适应职场,好几个工作都没干几天就被辞退了。正因为如此,年轻人把自已的不幸全归结于父母,内心满是抱怨和怨恨,几乎不愿意和父母说一句话。看到了吧!成为一个太过于听话的孩子,真的是一个悲剧。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深知的是,不管孩子多大,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一旦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听话,那么孩子的个性、思想就会被压抑,失去独立和自主意识,从而引起心理和人格的缺陷。

所以,父母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乖乖听话。即便你的目的不是掌控孩子,也应该多反思自己,避免采取不当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允许孩子的“不听话”,尊重孩子的需求、想法和意见,如此才能为亲子沟通打升一条通道,进而让孩子更独立、更优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