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zhōng dū 2 英文参考Zhōngdū LR6[中国针灸学词典] zhōngdū[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v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R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中都:经穴名 4 经穴名·中都
中都为经穴名(Zhōngdū LR6)[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郄、太阴[2]。属足厥阴肝经。中都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即中间,都即聚会,此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足厥阴经气深聚之处,故名中都。中都穴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腹痛,泄泻,恶露不尽,胁痛,下肢痿痹,现代又用中都穴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月经不调,带下,少腹痛,泻痢,盆腔炎阴暴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喉炎等。 4.1 中都穴的别名中郄(《针灸甲乙经》),太阴(《经穴汇解》)。 4.2 出处《针灸甲乙经》:中都,足厥阴郄,在内踝上七寸胻骨中。 4.3 穴名解中即中间,都即聚会,此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足厥阴经气深聚之处,故名中都。 中,指方位言,四方之中央为中,左右之间亦为中,并有内义。都,聚也,丰也;又泽中有丘日都;指流水之处;又为统率之意。中都意为穴当小腿之中,以穴位之所在与经气之所聚而比譬命名。本穴直上有足太阴之阴陵泉,下有本经之蠡沟,后有漏谷,前有足阳明之条口、巨虚。四周诸穴,具有凹下如泽之意。本穴居其当中,犹泽中之丘也,颇合“都”字之义。更以本穴位于膝踝折中处,为足厥阴肝经之郄穴,为肝之气血似水之流聚,为肝经脉气之都会与统率,故名之以中,而曰中都。[3] 4.4 特异性中都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 4.5 所属部位小腿[4] 4.6 中都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中都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5]。 中都穴位于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处。 中都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正坐或仰卧取穴。 4.7 中都穴的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先在内踝尖上7寸的胫骨内侧面作一水平线,当胫骨内侧面的上中1/3交点处取穴。 中都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正坐或仰卧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于髌尖与内踝尖连线中点下0.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取穴[6]。 快速取穴:坐位,内踝尖与阴陵泉(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阴陵泉穴)连线之中点上半横指处即是中都穴[7]。 4.8 中都穴穴位解剖中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皮肤由隐神经分布。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皮神经,由股部穿股腘管,在膝关节的内侧,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穿小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二支布于小腿内侧和足背内侧的皮肤。 4.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8]。 4.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大隐静脉和隐神经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分布。 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及大隐静脉。 4.9 中都穴的功效与作用中都穴具有舒肝理气,调经止血的功效。 中都穴有理下焦、止崩漏的作用。 中都穴有疏肝理气、固冲止崩之功,主治腹痛,胁痛,泄泻,疝气,崩漏,恶露不绝。 4.10 中都穴主治病证中都穴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腹痛,泄泻,恶露不尽,胁痛,下肢痿痹,现代又用中都穴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月经不调,带下,少腹痛,泻痢,盆腔炎阴暴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喉炎等。 中都穴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等。 中都穴主治疝气、崩漏、腹痛、泄泻、恶露不尽。 中都穴主治腹痛,泄泻;崩漏,产后恶露不尽;胁痛,下肢痿痹;疝气。 现代又多用中都穴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中都穴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少腹痛,遗精,泻痢等。 生殖系统疾病:崩漏,疝气,产后恶露不尽,盆腔炎阴暴痛。 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 其他疾病;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喉炎。 4.11 刺灸法4.11.1 刺法一般沿皮刺0.3~0.5寸。 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放散至膝部。 4.11.2 灸法可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3~5壮,灸条灸5~10分钟。 4.12 中都穴的配伍中都配三阴交、阴陵泉,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胫寒痹痛。 中都配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治胫寒痹痛。 中都配归来、太冲,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中都配归来、太冲、气海,治疝气。 中都配隐白、大敦,艾炷灸各穴,有温经止血的作用,主治崩漏。 中都配隐白、大敦、三阴交,艾炷灸各穴,治崩漏。 4.13 特效按摩用中指指腹揉中都穴,可缓解急性肋骨痛、急性肝区痛、急性眼睛胀痛。 4.14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肠澼,中郄主之。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足下热,胫寒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妇人崩中,因产恶露不绝。 《针灸大成》:四肢浮肿,中都、合谷、曲池、中渚、液门. 5 参考资料
![]() 感恩有你 中国老张 非著名艾灸从业人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