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灯法师87岁圆寂,少林寺无人前去追悼,引发世人的强烈质疑

 夷陵书馆 2022-05-15

在很多人的青春记忆里,都留有武侠小说的印记。神秘而肆意的武林,强大又豪迈的侠客,一度满足了人们对自由、对强者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在武侠小说中,强大的隐士往往也能引发人们的极大好奇和好感。比如,能以武功对战众多武林高手、又能用佛法化解世界恩怨的“少林扫地僧”,就是其中之一。

而在现实中,也可能存在这样的人。比如能文能武、为弘扬中国武术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海灯法师就一度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但他晚年的时候,却又因为与少林寺反目成仇,87岁圆寂时少林寺更是无人对其进行追悼的事情,引发了世人对其的强烈质疑。

他是否是一个骗了国人的少林寺高手,也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海灯法师

1902年,海灯法师,或者说范靖鹤,就出生在了四川一个普通的贫苦家庭。5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病重离世,只剩他和身为裁缝的父亲相互扶持,勉强度日。

再大一点后,范靖鹤开始跟着舅父一起习武,展露了对武术的热情和天赋。而在舅父的帮助下,他也有了进入私塾读书的机会,并因为刻苦努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然而,生活的不幸在他12岁那年又悄悄降临。这一年,他的父亲被当地一位恶霸欺凌,在被毒打中丢失了性命,范靖鹤听闻后悲痛不已,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立志要苦学武艺,为父报仇。

然而,在舅父的坚持下,他也没能放弃学业,在考入绵阳南山师范学校并以绵阳市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后来又辞职考入四川省国立警监学校公费学校,过上了早上习武、白天上学、晚上诗词的日子。

而为了尽快为父亲报仇,他还到处访求名师,在1920年的时候拜川军28军的教官王体泉为师,学习钻研武功。

在学有所成之后,已经改名为范无病的他返回到了家乡江油,想要杀掉当年打死父亲的恶霸。然而此时距离事发那年已经过去了好几年的时间,他辗转打听,始终遍寻不到那名恶霸的踪迹。

在苦寻无果之后,心灰意冷的他一边不断打听恶霸的下落,一边回到成都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海灯法师与少林寺

1928年,范无病在成都的街头看到了一场由嵩山少林寺护寺高僧进行的武术表演,为此大受震撼。

为了能够学习他们表演出来的少林绝技,在之后的几天里,范无病始终追随其后,向其表达自己想要学习的心愿。但少林寺的高僧告诉他,少林寺的绝技概不外传,只有少林寺的弟子才可以学习。

范无病想到自己现在独身一人、了无牵挂,就决定皈依佛门,拜两位高僧为师。也因此,范无病被赐法名素稔,开始在两位高僧的苦心教导之下,学会了少林武功。

而在这段学习过程中,范无病还因为师父的缘故,得到了回龙寺云禅和尚和丹岩老人的指点,学会了内外桩功以及少林套路,为后来更深入学习少林武术奠定良好的根基。

1929年,在川军28军教官王体泉引见下,范无病还得到了向山东朱智涵道长求教的机会,并在他的教导下,学会了少林拳和道家功等。

范无病正式剃度,是在1937年。这一年,他在多位长老的引荐下,拜成都昭觉寺方丈、学问渊博的智光法师为师,后者为其授以“三皈”、“五戒”,并为他取了“海灯”的法名。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无病开始以释海灯的名字行走世间。

因释海灯所在的昭觉寺与宝光寺同为佛教禅宗丛林,一直保持着紧密的交流往来,所以释海灯出嫁后也一直到宝光寺向宝光寺的方丈贯一老和尚学禅法,兼教宝光寺众僧武术。几十年来,他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系。

此后,除了自身研学佛法,潜行修行之外,释海灯还大力弘扬中国武术,积极传授各种强身健体的技法,而在民众之间享有了一定的声名。

而他先后出版多本佛学著作,推动佛法在中国的弘扬和传播,也使他在少林寺中得到了一定的拥簇。

在当时军阀割据的混乱年代中,释海灯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塑造成了一代高僧,后来更是被当成了反帝反封建和抗战的代表,在广大习武的民众心目中有了崇高的地位。

而随着他所收弟子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少林寺也邀请他前往教授武艺。在诸多追捧之下,释海灯越发对宣扬自己的声名产生了欲望,甚至开始对外自称为少林寺第32代方丈,使得不明所以的群众对他更是信服。

海灯法师的“陨落”

如果说,海灯法师能够坚守初心,以正确方式宣扬佛法和武功的话,那么他就不会落到后来的境地。

在备受追捧的情况下,海灯法师渐渐也将自己称为“神话”,甚至一度声称自己可以使用不传世的气功修为来治疗各种癌症。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进行了大力吹捧和传颂。

然而,他本人最终却在1989年死于癌症,于成都去世。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

而少林寺在他生前,也从未支持过他所提出的气功修为可以治疗癌症的理论,而在他死后无不出面追悼的行为,也将少林寺与释海灯多年的龃龉显露在了世人的面前。

首先,释海灯来到少林寺传授武术的时候,少林寺就已经发现二者在武术上有着鲜明的差别,后来双方不欢而散。

其次,释海灯自称为少林寺第32代方丈,但少林寺从未公开有过证实,事实上,释海灯还在世的时候,而少林寺的方丈也只传到了29代。释海灯一直打着少林寺的名号在外招揽门生的行为,显然是他们不能够接受的。

在种种矛盾之下,二者其实也是积怨已深。这也是后来释海灯圆寂,少林寺无一人出面追悼的原因。

小结:

后来,人们在对海灯法师的一生做回望的时候,也开始意识到,海灯法师虽然的确在宣扬佛法和武术上做出过贡献,但他的成名更多是源自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源自一场造神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