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道破刘备必亡内因

 伟天英 2022-05-15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间的历史风云,描写了乱世中群雄割据,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小说中为我们刻画了许多传神的人物,其中当属诸葛亮最受世人喜爱了。

在《三国演义》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备见到了水镜先生,并和他在草庐中进行了一番促膝长谈。

文章图片1

刘备

水镜先生得知刘备想要兴复汉室之后,提点他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听了这句话之后非常高兴,想要问水镜先生卧龙和凤雏究竟是什么人?可是还没等到他发问,水镜先生,就故弄玄虚地叉开了话题。

众所周知,卧龙和凤雏便是诸葛亮和庞统了,刘备后来确实把诸葛亮和庞统招到了自己门下,并获得了他们的忠心,但是为什么得到卧龙、凤雏的刘备,还是没有一统天下,振兴汉室呢?

这就要来聊一聊,“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后面那句话了。

文章图片2

水镜先生(剧照)

龙凤皆在手

刘备和水镜先生在草庐中见过面后,二人便分开了,一直到《三国演义》第三十七章,刘备才再次见到了水镜先生。

二人相见后,水镜先生主动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刘备非常信任水镜先生,得知这乱世之中还有这样一位人才,刘备非常高兴,连连道谢,水镜先生也仰天大笑,离开了现场,他一边走一边说:“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惜哉”。

罗贯中多次对水镜先生的神机妙算进行了描写,成功地将他塑造成为了一位世外高人,而他的话也成为了刘备以及读者心中的至理名言。

听了水镜先生的话之后,刘备便开始走上了三顾茅庐的道路。

文章图片3

三顾茅庐

经过多方打听,刘备才终于得知了诸葛亮的住处,那是一年冬天,刘备拖着疲惫的身躯,找到了那位号称可以安天下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刘备一直想要匡扶汉室,他前半生也在不停地结交人才,他拜访过很多人,也结交过很多朋友,他不知道这次拜见卧龙先生的结果会是什么。

但是为了成功,他选择放下了自己的骄傲,朝着这个比他小很多岁的年轻人,抛去了橄榄枝。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确实是屈尊去找诸葛亮的。

在诸葛亮出仕之前,他不过是隆中农村一个小有名气的读书人罢了,比起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刘备的社会地位显然更高一些。

文章图片4

刘备三顾茅庐

我们无从得知,刘备去找诸葛亮,究竟是因为信了水镜先生的话,还是因为他真的赏识诸葛亮,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得到这位卧龙先生之后,他的政权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诸葛亮去到刘备门下之后,便一直兢兢业业地辅佐他,为蜀国江山的确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军事方面,诸葛亮提倡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他非常重视军队的训练,为了达到以一敌多,精益求精的目的,他拿出了八阵图,没日没夜的操练士兵。

终于得到了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也正是因为他如此看重军纪,所以后来,他的得意门生马谡犯下大错的时候,他才用军法处置了他。

文章图片5

诸葛亮(剧照)

毫不夸张地说,蜀国军队的战斗力能够发展到后来那样的地步,最应该感谢的便是诸葛亮了。

而在对外方面,诸葛亮选择了“外结孙权以抗曹、内修政理以养兵”的理念,其实诸葛亮的这一外交理念,是非常适合当时的局势的,可惜的是,刘备却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执意起兵伐吴,最终才落得了个兵败的下场。

在后来的征战过程中,诸葛亮也是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说他最后失败了,但是他对蜀国江山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容置疑的。

在政治方面,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不仅没有居功自傲,反而还带头搞起了廉政,把廉政和法律建设提上了日程,对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章图片6

诸葛亮(剧照)

在经济方面,诸葛亮积极利用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的生产措施,使得北伐军资得到了基本的解决。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汉军撤退,魏军在蜀营中缴获了大量物资,也侧面说明了诸葛亮实行军屯耕战的突出效果。在诸葛亮的努力下,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了发展,逐步达到了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

除了得到卧龙先生的支持之外,刘备还得到了凤雏也就是庞统。

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诸葛亮的好友,他的能力在当时社会同样也是不遑多让的。和一直在南阳隐居,等待时机的诸葛亮不一样,庞统一直在关心各个国家的战局。

文章图片7

庞统

其实一开始庞统是没有打算来刘备这里的,他是在被东吴拒绝之后,才不得已投靠了刘备。

正是因为庞统并没有率先选择刘备,因此庞统投靠刘备之后,刘备和庞统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隔阂。

但是再怎么说,庞统也是刘备手下的人,来到刘备身边之后,他也做了很多有利于蜀国发展的事情,比如说在献连环计,识破孙怀、高沛行刺之计,调解黄忠、魏延争功等事情上,他的贡献就尤为突出。

得到卧龙和雏凤两位人才之后,刘备曾一度以为这次以后自己便可以安得天下了,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蜀汉最终也没有逃过灭亡的命运。

文章图片8

连环计

兜兜转转得子初

那既然水镜先生都已经说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刘备二者皆得,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

这是因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做“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子初是刘巴的字,刘巴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是东汉苍梧郡太守,父亲是江夏郡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扬名在外了。

得知刘巴的才能后,刘表曾多次向他抛来过橄榄枝,但是刘巴却一直都没有答应他,建安十三年的时候,曹操南征刘表,也是在那一年,刘表去世了,他的儿子接任了荆州牧。

当时荆楚一带的名士都投奔了刘备,但是刘巴却北上拜会曹操,成为了曹操的手下。

文章图片9

曹操剧照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刘备、周瑜等人所击败,战败的刘巴原本是想跑到交州去,再想办法回曹操身边的。

临走之前,他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说:

“我本来想应天顺命,让荆州的地盘都归顺曹公,让天下重新统一的,可是世间的人要么就是太看重道义,要么就是太看重个人利益了,这不是我的智谋能改变的,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准备浪迹天涯,再也不管荆州的事情了”。

诸葛亮回信劝说刘巴说:

“你雄才盖世,已经拥有荆州的大部分土地了,天意人事,孰去孰就已经非常清楚了,你还想到什么地方去呢?”

刘巴回答:“我受曹公使命而来,没有成功便回去,这是理所当然的,你又何必过问呢?”说完之后,他就去到了交趾郡。这件事情被传到刘备耳中之后,刘备也是非常气愤的。

文章图片10

赤壁之战

刘巴到了交趾郡,便把自己的姓氏给改成了张,然后又辗转去到了益州,到刘璋手下任职。

后来,刘备举兵攻进了益州,建安十九年,刘璋战败投降,益州落到了刘备的手里,刘备围攻成都的时候,专门向属下下达了一条命令,说如果谁危害到刘巴的性命,我将诛杀他三族。

得知此事后,刘巴深为感动,向刘备谢罪认错,并俯首称臣,成为了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虽然说在此之前刘巴和刘备一直是敌人关系,但是去到刘备身边之后,他便改掉了之前的观念,开始勤勤恳恳地为蜀国做起了事。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将刘巴任命为了尚书,建安二十五年,尚书令法正去世,而刘巴则接替他成为了尚书令,章武元年四月,刘备称帝,刘巴还为刘备起草了登基时所需要的文书。

能够得到刘巴这样的人,是刘备的幸运,但可惜的是,在章武二年,刘巴就去世了,这也印证了那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文章图片11

刘巴(剧照)

孝直离去,孤掌难鸣

这句话所提到的那位孝直,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去世的尚书令法正。

和刘巴一样,法正也是名门出身,他是名士法真的孙子,建安初年,天下在闹饥荒,他和朋友一起去到了刘璋身边做事,可惜的是,刘璋并不是一个知人善用得人,直到很久之后,法正才只当上了新郡县令。

法正在刘璋身边不仅得不到重用,而且还经常被身边的人诽谤,日子过得很不好。

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刘备的势力得以壮大,刘璋问:“应该让什么人出使刘备?”张松回答说:“应该让法正去”。

一开始法正是不愿意的,但是最后推辞不过,他还是去面见了刘备。

文章图片12

刘璋(剧照)

刘备见到法正之后,给了他极大的尊重,这次见面之后,法正便开始了向刘备的倒戈。

法正认为,刘备是一位可以被辅佐的明主,是一位真正有雄才大略的人,因此回到益州之后,他就和好朋友密谋,离开了先前的主公,归顺了刘备。

在后期的征战过程中,刘备也重用了法正,给了法正很多次出兵的机会,将他的才能放到了最大,并在自立为汉中王之后,将法正任命为了尚书令和护国将军。

但可惜的是,刘备的江山还没有稳固,法正就已经去世了,法正去世后,刘备深感悲痛,一连哭了好几天,随后还追谥他为翼侯,赐其子法邈爵为关内侯。

文章图片13

法正

法正的去世,对蜀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法正没有死,那当年刘备以倾国之力并伐吴国的时候,他或许还能站出来阻止一下刘备。

但可惜的是,法正已经去世,无人阻拦得了刘备了,结果就是刘备在夷陵大败,动摇了蜀汉的根基。

法正擅长出奇谋,刘巴才智绝人,这两个人,但凡有一个人活在世上,那诸葛亮出征,便可以无后顾之忧了,荆州也不会在关羽的马虎下失去,可惜的是两位英雄没能活到那个时候。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句话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如果说这两个人有一个人活着,那诸葛亮就可以依靠刘备对他的信任,放权给刘巴、法正,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讨伐曹魏政权上。

文章图片14

关羽

以鼎盛时期的蜀国实力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来看,蜀国打败魏国并不是痴人说梦的事情,而魏国一旦被消灭,东吴也就不足为惧了,如此,蜀国便可以达到平定天下的最终目的了。

可惜的是,这一龙一凤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在撑着蜀国的江山,庞统凋零得太快了,子初和孝直这两位稳定江山的基石,也较早地土崩瓦解了。

到最后,就只剩下了诸葛亮一个人孤掌难鸣,纵使他心中有万般计谋,万般想法,他也没能完成平天下的夙愿。

聪明如诸葛亮,他也曾说出了“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样的话语。

文章图片15

诸葛亮

看着一个又一个朋友,一个又一个人才离开人世,最悲痛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吧?

诸葛亮一生都在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即便是刘备已经离开人世了,他还是竭尽所能地辅佐着新皇帝,积极联合东吴休养生息,欲以一己之力北伐曹魏,实现汉室复兴。

但可惜的是,蜀国和曹魏的实力实在是太过于悬殊了,猛将皆失,他一人之力已经难以挽天之将倾了。最终他忧病缠身,病于五丈原,得了个空有满腹经国志,奈何命运不由人的悲情结局。

汉室难兴,一语成谶。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