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助桂倍难忘,深情厚谊记心房; 如今上海遭冠祸,援沪抗疫理应当。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勿忘往事,上海七厂迁南宁》的影像,回忆20世纪的1960年,上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上海支援全国人民”,向广西支援了16个工厂,其中,南宁7个,柳州3个,桂林4个,梧州2个。 支援南宁7个厂有:上海如生罐头厂并入南宁罐头食品厂,上海合众橡胶厂并入南宁橡胶厂,上海东华制革厂入南宁制革厂,上海友谊皮鞋厂并入南宁皮鞋厂,上海第三衬衣厂改名南宁市衬衣厂,上海大中华钢精厂改名南宁市钢精厂,上海华记糖果厂改名南宁糖果食品厂。 回想我读柳州高中时的同窗王建平,也是那时随父母亲从上海迁来广西柳州的,父母亲安排在柳州针织厂。后来,他在林学系成了我的下届同学。 上海支援我们广西的事例还有很多,我的大内婶就是上海人,华东师范学院(今华东师大,下同)毕业后,支边到广西兴安,而后到南宁的,1985年调往广东省广州市,至今年老了仍定居在广州;武宣县中学的刘相国,也是上海人,华东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后支边到广西武宣,前几年不幸在武宣逝世。此种事例广西几乎各地都有,他(她)远离繁华的上海故乡,把青春、热血甚至生命都奉献给我们广西,我们应该永远牢记上海人民的无私无畏情怀,特别是他(她)们拖家带口远离故土上海,迁往偏僻的广西艰苦办厂的深情厚谊,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致敬。 ![]() 1968年秋在柳州高中校门前合影,前排:左1为作者,右1为王建平 ![]() 经过半个世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洗礼,如今只剩下南宁市钢精厂了。而南宁市钢精厂就在我于1971年2月就读的广西农学院大门(今广西大学东门)约100米的左前方,那时,我们并不知道钢精厂的前世今生。 我们在本部就读一年后的1972年4月,我们林学系又迁往江南的明阳校区办学,离开前,我们林学系一排一班同学在校门前合影留念,既与广西农学院本部告别,也与南宁市钢精厂告别。 ![]() 广西农学院林学系一排一班同学在校门合影。左起:前排 覃应先(来宾)、作者(仙榕,武宣)、林宝新(凭祥.大青山林场)、罗友昌(融安);后排 罗天锡(横县)、李新青(柳江)、李鼎基(扶绥.区东门林场)、陆水华(武鸣华桥农场)。 ![]() 作者在离南宁市钢精厂不远的广西农学院门口留影 勿忘历史,知恩图报。如今,上海新冠疫情肆虐,全国人民支援上海理所应当,祝愿上海人民早日疫情清零,回归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为实现中国梦共同战斗。 编辑:仙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