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绪仙姑李诚玉:活到118岁,传邵逸夫回春呼吸法,晚年打坐仙逝|李诚玉|光绪|道教|邵逸夫

 新用户88556831 2022-05-16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这是中医著名典籍《黄帝内经》中有关长寿的至理名言,书中言常人的寿命可达百二十岁而有余,这确实是我们在当代很少能够见到的岁数。

但就有这样一个人,从清朝跨越至2003年,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她便是李诚玉道教圣地武当山的传奇弟子,也是我国建国后首位仙逝的长寿道教仙姑。

一句“我去也”,是她留给世间的最后箴言,从此便打开了人们对这位道教仙姑长寿秘诀的追问。

家道没落 为人养媳

提及李诚玉,不得不感叹其坎坷的身世。李诚玉本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虽谈不上大富大贵的家庭,但也是吃穿用度一应俱全,放到现在想必也是小康生活水平。

可怎奈命运捉弄,原本富裕的家庭已是外强中干,早已不比往日辉煌,只是苦苦支撑。

无奈之下,李父将其送往当地的地主乡绅家中,李诚玉也至此有了一个新身份——童养媳。

都说女大十八变,李诚玉亦是如此,十年的时间,她便出落得亭亭玉立,秀外慧中。都说童养媳身世悲惨,李诚玉在此之前也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常人易想嫁于乡绅,日子当是一坦顺途,羡慕不来。但只有李诚玉自己知道自己的日子过得酸楚,一来是为人妾,身份卑微。

本意与夫完婚,可怎奈丈夫已娶妻,自己却只能作二房,如此一来难免受到指点与打压;二来是日日受丈夫正房的明欺暗讽;三来便是身染重病。

与丈夫成亲之后,日子虽不好受,这些与李诚玉之言皆是不足挂齿,因为痨病的折磨让她身心俱痛,无数次治疗的失败让她心灰意冷。

无奈之下,她走上武当山,诚心祈祷,上天像是听到了她的祷告,终是眷顾了她一次。

这次武当之行,李诚玉遇到了武当山道长张至慎,受到张至慎的救助,仅不费多大功夫,她的痨病便治好了,原来这位张道士不仅修仙练道,还有一身高强的医术。

至此,李诚玉便不再受痨病的日日折磨,重获了身体健康。

拜师出家 命运转折

李诚玉心怀感恩,在得到了道士张至慎救治之后,曾一度想好好报答恩人,但自己的生活也如坐针毡,拿不出什么宝贵东西来。

但修道之人早已脱离红尘,人间之物自然也皆是一场空。事实上,张至慎从未要求任何回报,道家之人,学医之人,治病救人乃是天职。

可是李诚玉感恩张至慎让自己重获健康,二次重生,她回到家中还是日日受到欺负,于是便下定决心,出家为道,拜师张至慎。

起初张至慎并不赞同,因为修道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谁人都可以成为修道的有缘人。

但李诚玉的一再坚持,决心已下,便一方面给丈夫请求,同时为丈夫寻妻,另一方面向张至慎表明决心。

水滴石穿,至是张至慎便将其收为弟子,传道授业解惑。值得一说的是谁都未曾想到李诚玉在道教修行上的天赋极高,自己又刻苦学习,精于修炼,短短岁月便已有不凡本领。

玉虚宫的生活简简单单,李诚玉日日打坐,早已适应这里的日子,生活得清心寡欲。世人皆知李诚玉有两样宝贝,一是寿杖,二是连环。

手杖是师父张至慎赠予的。说起这把寿杖,又要再次感叹这位仙姑的命运多舛,经历过痨病折磨,重获新生,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福还未到,新灾又来。

据说当时正值冬季,武当山冰雪漫天,李诚玉不小心在雪地上摔倒,这一摔导致自己瘫痪,再无正常体魄。

张至慎便将自己的寿杖传与她,李诚玉十分宝贝,日日不离手,可见手杖于她而言不仅仅是一把手杖,更是师父的关心和鼓励。

连环木制,在抛接寿杖的同时,带动手腕上的木环转动,两环动转,相互碰撞,发出阵阵的悦耳之声。

这些看似无意,却是李诚玉的独家练功之道。命运有时就是这样,给你磨难,让你绝望,却又在意想不到之时,破一道光,开一扇窗。

可以说,武当一行,让李诚玉踏上了真正的道路,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清心寡欲 长寿之道

李诚玉一生修道,2003年仙逝之时几乎达120岁高龄,在当时轰动众人,其长寿之谜也引起时人纷纷追寻。

当时的传闻一个接一个,百岁老人生黑发,百岁老人长新牙,百岁老人返老还童等等,当然传闻有时并非传闻,其弟子在其仙逝后整理的发现也验证了此些说论。

李诚玉的长寿离不开平日的练功,独特的寿杖与连环练功之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帮助。

修道之人都讲究道教养生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清心寡欲”是李诚玉的座右铭。

对李诚玉而言,清心寡欲不仅是精神层面,还包含物质层面。在精神上,她无欲,无求,无念,无乱;在生活上,她饮食清淡,所食之物皆是素类,并辅以中草药汤水。

修道之人善打坐,李诚玉也不例外,但其打坐之法有别于常人。

李诚玉在瘫痪的情况下,改变打坐之法,大盘而坐,五心朝上,侧身而卧,内视行气,终成“金盘坐功”,出现返老还童现象。

据当时的《東周刊》报道,著名企业家兼慈善家邵逸夫曾前来拜师李诚玉,并在当时得到了李诚玉真传——回春呼吸法,这也成为后世对邵逸夫长寿的猜想之一。

李诚玉仙逝之时双目有神,在诵完《清静经》之后,一句“我去也”,便去往了极乐之地。

提及长寿,很多人望而莫及,觉得翩翩然不可行。其实反观李诚玉的长寿之道,不难看出长寿讲究的是“修身养性”,“清心寡欲”。

而这些都是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所应具备的,在磨难之时,不言放弃,于李诚玉而言,瘫痪又如何,清心寡欲,脱离世间纷扰,实是其追求,这也成就了其一生的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