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金寨的这个乡镇又找到两处神奇美景

 天马行空_一画 2022-05-16
文章图片1

金寨张冲乡境内,有远近闻名的䃥眼和龙潭两瀑布。前者势壮,若横槊立马的勇士;后者神秀,若神情飘逸的少女。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䃥眼,位于张冲乡南黄树岭峡谷中,其上游燕子河之水从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中凿石穿穴奔腾而下,流至黄树岭,陡然从高约十五米的悬崖断壁上倾泻下来,形成瀑布,跌落深潭。其响声似滚滚雷鸣,令人惊心动魂;其形态如银练舞空,使人神凝情痴;更有那喷起数米高的水雾,如絮似雪。清末,书画名流张树侯先生曾在崖头题有“滚雪”二字,形象地描述了“瀑落潭中潭升雾,雾似滚雪生瀑中”的胜景,当地人称为“大䃥眼”。潭中隐立一礁石,上端有孔,方圆约一米,暗流穿击其中,此乃神活传说中“龙门”,䃥眼即由此得名。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潭中有一高出水面二、三米的礁石,被称为龙女的“梳妆台”。相传从前这里住着一个贫穷的青年樵夫,每当清晨登山打柴时,就见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梳妆台”前梳妆。日久相爱,私结终身。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一年大旱,禾苗枯萎,穷人断炊。樵夫的老母对儿子说:“龙王爷多狠心,再旱下去,我们怎能活命啊!”此话触动了一向敬爱老母的樵夫,他便把与龙女相爱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十分欢喜,立即要他去求龙女降雨,解救穷人的苦难。次日,樵夫再三恳求龙女救助乡亲,龙女为之感动,当夜将龙王身边播云布雨的云帚偷出,对空轻拂,随即下了一场大雨。人们欢呼拜谢龙王。龙王惊异,始知龙女所为,欲加惩罚。龙女吓得逃出龙宫同樵夫母子一起驾彩云奔东海而去。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此后,人们每逢久旱,皆思念龙女与樵夫,僧恨龙王,气愤地把千百斤炸药投入䃥眼,大闹龙宫,名叫“闹䃥眼”,并成为当地的习俗延续下来。清末民初,遇有大旱,六安州的官员还亲临致祭,“闹䃥眼”祈雨,一时热闹异常。建国后,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于此处建成了张冲水电站。从此,年年庄稼丰收,家家电灯通明。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䃥眼新貌成水库,龙潭旧颜有游人。龙潭在张冲西南的蟆蛤崖下。西出张冲小街,沿三里岗谷底曲折探进,约行四、五里,即可窥见龙潭飞瀑的绰约丰姿。西淠河的一条小支流,从大天门经三里岗、蛤蟆崖处,由高约三十米的石壁上倾泻下来,形成一道宽约三米、似无数银练组成的飞瀑,先是泻落到下面前伸的石阶上,再由石阶上飞溅而起,似水帘轻飚落入谷底,鼓起习习清风。夏游至此,顿感暑气全消。当地人赞曰:“龙潭瀑布四祥天”——飞瀑如银是晴天,水珠四溅若雨天,习习清风似秋天,滚雪飞花类冬天。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龙潭与䃥眼一样,瀑布美,神话亦美。传说,古时这里有一孽龙,常在春夏季喝干河水,使农田受旱。人们致祭祷告无效,愤起手执刀矛,将孽龙紧紧围住。经过激烈的搏斗,孽龙受创,翻滚挣扎,翘起尾巴,猛地向山崖甩去,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形成了今天的断岩裂谷。孽龙命绝时,口喷白沫不已,便成如今的龙潭飞瀑。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自驾线路:金寨县城——商郸线——张冲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