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流行的无色钻石颜色评级体系中,D色代表最接近无色的状态,而Z色则代表最“色”的状态。那么,A色、B色和C色去哪里了呢?难道是给还未发现的比D色更无色的钻石留有一席之地?如果是为了凑齐23个色级,那为什么不是A开头、W结尾? 在1900年之前,钻石是仅限富人和皇室成员才能消费的起的奢侈品。但随着钻石首饰在美国越来越流行,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1948年,De Beers(戴比尔斯)推出了“A Diamond Is Forever”的广告活动(没错,中国版就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使钻石销量在二战结束后开始显着增长。在当时,描述钻石的术语虽然存在,但因地区而异,还未形成统一的分级体系。 乱世出枭雄,当然“狗熊”更多。随着销量的飙升,钻石经纪人和卖家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术语,试图用吸引人的、听起来更专业的描述来彼此竞争。字母和数字的使用变得非常复杂,如果一家宣称A色作为最高钻石品质,很快就会有另外一家说AA级才是最高品质,然后就是AAA级品质等等。由此产生的钻石市场混乱开始削弱消费者的信心,直到1950年代初,珠宝商打累了,开始呼吁建立标准化的分级系统。
为了避免老的钻石描述与他们的新体系之间存在混淆,Liddicoat老爷子及其同事建立的净度分类是新设计的首字母缩略词,例如VVS(very very slightly included)和SI(slightly included)。而对于颜色的分类则更加精细,因此使用字母表是有道理的。但团队为了清除相互竞争的A、AA和AAA描述的分级“余孽”,最终决定将A、B和C一起完全踢出分级队伍,以确保字母D成为正常范围内可能的最高颜色等级。 他们在1953年引入的钻石分级系统至今仍被大多数宝石学院使用,并被认为是国际标准。 PS:还有个番外答案,之所以用D,是因为钻石的英文是Diamond的原因,倒也蛮合理呢~ ![]() |
|